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湖南省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联合考试

更新时间:2025-02-13 14:47:47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湖南卷】湖南省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联合考试(10.5-10.6),高中\高三\湖南省\2024-2025学年上\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历史试卷-湖南省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联合考试 (图1)

历史试卷-湖南省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联合考试 (图2)


高三年级阶段检测联合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龙山文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家国
情怀的素养。材料强调了蛋壳黑陶器制作工艺技术精湛,蛋壳黑陶器屈于稀有物品,从考古
发现来看,其多见于大型墓葬,说明蛋壳黑陶器供上层社会使用,这表明当时社会阶层分化明
显故选D项:材料未出现像国家机构、监狱、刑罚等代表国家初始形态的信息,故排除A项:
材料没有将中原与周边地区进行比较,由材料得不出中原文化居于核心地位的结论,故排除
B项:黑陶器不属于彩陶,故排除C项。
2.A【解析】本题考查汉初货币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汉初允许民间私自铸币。吴国因其境内拥有丰富的铜矿所铸
钱币量猛增,经济实力超过中央政府。大夫邓通的财富也因为铸币而超过王侯。这些现象成
为汉朝统治和社会稳定的隐患,故选A项:中央政府收回铸币权才能增加财政收入,故排除B
项:汉初,商人依旧受到严厉打击,故排除C项;“与民休息”政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生
产力的发展,但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项。
3.B【解析】本题考查东晋时期农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史料实证的素养。据材料可知,东晋时期江南农业生产无论在经营类别还是经营方式上均呈
现出多样性特征,在多样性经营的状态下,生产经营主力除了由南下流民转化而来的佃户,还
有由流民领袖率领流民或由部曲主人统领的部曲和背井离乡,彼此多有亲缘、地缘关系的流
民群落等,这表明当时人口流动比较频繁,促进了农业发展,故选B项;地理环境日趋复杂不
符合江南地区的实际,江南地区地理环境相对优越,故排除A项:永嘉南渡带来了先进的生
产工具,但生产形态仍然是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模式,故排除C项;从表格中经营类别来看,
庄园农业、流民农业和部曲农业、桃花源农业的存在恰恰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势力,冲击了国家
对地方的控制力,故排除D项。
4.C【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士大夫观念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盛唐时期政治稳定,社会繁荣,文化多元开放。安史之乱后,中唐及
以后的政治环境变得动荡不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文人士大夫在这种环境下,逐渐将关注
点转向社会道德和政治伦理,以期通过道德教化来稳定社会秩序,故选C项;“文儒”的出现
只是士大夫精神价值的趋同,而不能说明民间身份趋同性的增强,故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
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故排除B项:材料与唐代科举考试内容无关,故排除D项。
5.B【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官职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历史解释的素养。官、职、差遣的分离,适应了君主集权的要求,故选B项:材料信息不能说明
官、职、差遣的分离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故排除A项;这一措施使官僚制度变得更加复杂,
加大了官员考核与升迁的难度,故排除C项;D项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
6.C【解析】本题考查元朝边疆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唯物史观的素养,据材料可知,元朝在处理其与畏兀儿族的关系时,不仅采取分封、和亲的方
式,还在各干户所设置教授,学习畏兀儿人的制度文化,这些举措有利于缓和蒙古族与畏兀儿
族的关系,达到稳定边疆秩序,强化大一统格局的目的,故选C项:材料中的这些举措不能体
现民族平等的原则,且元代实行“四等人制”,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军事实力的信息,故排
除B项;材料这些举措并不能表明元朝这一时期才开启多元的统治模式,故排除D项。
7.A【解析】本题考查清代户籍管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历史解释的素养。清代门牌“牌式易简”“用板实贴忌挂门首”“以简为炒”,便于官员和地方管
理者对居民进行查核和监督,从而确保人口登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这反映了清代户籍管理
简约务实,故选A项;门牌作为户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保甲制度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故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出地方官僚体系的信息,故排除C项;这则史料反映了清代加强社
会控制的举措,但不能说明加强社会控制的原因,故排除D项。
8.D【解析】本题考查清未新政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
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与1875一1899年相比,1902一1911年天津近代工业发展加快,
这主要得益于当时清政府推行“新政”,故选D项:材料问的是天津近代工业的原因,A项与
题目不符,故排除A项:B、C两项均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B、C两项。
9.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政权建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
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翼南区的村干部队伍吸收了地主和富农。这表
明当时根据地积极贯彻了统一战线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故选B项;当时根据
地属于抗日民主政权,不属于工农民主政权,故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并未扩大
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国统区政权建设状况故排除D项。
10.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扫盲教育,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到1957年我国扫盲教育取得重大胜利,在这一过程中,人
民群众积极参与,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充分反映了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故选B项:材
料未涉及教育体系完善的问题,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故排除C
项:1957年中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故排除D项。
11.D【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化建设成就,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总、分
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1987年,天津河西区文化、教育、科技
等领域的投入有了显著的提高。天津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增长明显,这些都体现了我国
精神文明建设成就,故选D项: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故排除
A项:当时尚未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未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排除B、C
两项。
12,A【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据材料可知,古典希腊语中的某些具有政治特色的名字,一些神祇和
英雄的名字,一些动植物、奢侈品、休闲用品的名字等都带有非希腊语的地中海不同类型居
民语言的残存,这些史实反映出古希腊文明多元性,故选A项;材料揭示了希腊语系的来
源,而不是发展方向,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地中海文明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而未体现古希
腊文明对地中海文明的影响,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民族交融的形式,故排除D项。
13.A【解析】本题考查意大利文艺复兴,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15世纪末,威尼斯拥有欧洲最繁忙的书籍生产市场,到16
世纪中叶,威尼斯共有113家出版公司,许多作家前往那里出版自己的作品,根据所学知识,
15一16世纪正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这一状况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故这一现象有利
于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故选A项: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范围
非常有限,仅限于社会上层,故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印刷技术开始传入威尼斯,
故排除C项:当时威尼斯刚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城市经济结构并未发生剧变,故排除D项。
14.C【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时期德国教育,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期以来,德国十分重视技术教育和职业
教育的发展,甚至还强制规定18岁以下学徒工或正式工必须进入工业补习学校学习,德国
的这些举措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工业生产技术的强烈需求,
故选C项;生产经验与技术革新的结合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德
国政府对工业生产技术提升的高度重视,而非德国政府对科技发明的激励,故排除B项:材
料并未体现全球工业中心的转移,故排除D项。
15.B【解析】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之际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
信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
战期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在斗争形式上,既有武装抗争,也有和平抗议以及改革,呈现
多样化特征,故选B项:非暴力不合作是印度独立运动的特征,故排除A项:这一时期亚非
拉民族民主运动并不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故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是在二战后走
向崩溃的,故排除D项。
16.A【解析】本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历史解释的素养。二十国集团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定期在一起商讨问题的国际经济合
作论坛,这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故选A项:根据材料可知,二十国集团的成员并不
集中在某一区域故排除B项:C项的“保证了”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D项表述不符合
史实,当今国际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故排除D项。
17(1)原因:地理位置重要:军事重镇历史悠久:北部草原丝绸之略的开通与发展:行政机构的
设置;文化交流的枢纽:社会经济的发展。(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示例
论题:营州与唐代民族文化交流。(2分)】
论述:唐代时期,随着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的实施和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出现,唐朝与周边少
数民族,以及域外政权的交往十分密切。草原丝绸之路在唐代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唐朝与
北部少数民族和异域政权的经济文化交流,地处草原丝绸之路最东端的营州便成为东西方
商业贸易的中转站,在唐代民族文化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域外商人将袄教、摩尼教等宗教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提取码:30lt82
  • 腾讯云盘 『 提取码:2a9k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