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河北省承德市2025届高三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

更新时间:2025-03-13 12:14:25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河北省承德2025届高三下学期统一模拟考试(一),高中\高三\河北省\河北省承德市\2024-2025学年上\历史

历史试卷-河北省承德市2025届高三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图1)

历史试卷-河北省承德市2025届高三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图2)


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一)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5.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南裴李岗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由材料所
示状况可推知,当时该地农耕定居生活较为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氏族间的联系趋
于紧密,排除A项:材料没有权贵阶层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单纯从材料出发,无法推知聚落布
局突出宗族特色,排除D项。
2.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在西北地区驻有大量军队,朝廷通常采用膝书、举书等来管理军
队和处理政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缘于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故D项正确。基层治理的
完善,监察体制的优化与材料现象构不成因果逻辑关系,排除A,B两项: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
符,故而不选。
3.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瓷器中的香炉、碗、盘、瓶多为日用品,在装饰纹样
和装饰技法上对金银器进行借鉴,浮雕,镂空等工艺大量用在陶瓷器上,说明社会需求推动生产
技术进步,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外交流减少民众生活差异,排除A项:自由雇佣劳动在
明代才出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阔工匠眼界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4.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出现理学家朱熹等人编撰的以事教的童蒙读物,
说明南宋时期理学世俗化的倾向突出,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格物致知”思想深入人心,
排除B项:材料没有传统教化方式发生变化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致良知”的理论是明代王阳
明创立的,这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5.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中央王朝十分重视土司承袭问题,《大明会典》
《钦定大清会典侧例》都对此有详细规定,这些规定的实行增强了朝廷的统治权威,故A项正确。
“开启”一说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中央与地方矛盾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D项表述
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面不选
6.B【解析】材料表明,19世纪中后期,外国史译著作大量引入中国,其中有日本学者的史译著作
虽然体例效仿西方,但内容中却有反对欧洲中心,强调落后民族要奋发图强等主张,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当时强国御侮之道受到时人关注,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维新变法取得了一定成
效,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京师同文馆促进了思想启蒙,排除C项:D项表述中“社会共识”说
法夸大,排除。
7.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北军政府设有军医服务,外国人和革命军都开办医
院,伤病者可以得到数治,这助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所述状况与政府的革命
形象无关,排除A项:材料所述状况并不能扩大民主革命的基础,排除B项:材料所述状况与新
军的革命信念并无直接的因果逻辑关系,排除C项。
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会议”“暂时推行各界代表会议制”等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表2所述史实出现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民解放战争的
胜利发展,故C项正确。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面不选:BD两项表述均与人民解放战争
时期这一历史时期不符,故而不选
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文汇报》连载了42篇关
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的主题漫画,同年?月又开辟了爱国卫生运动的
科普专栏,这表明当时国家重视社会舆论的作用,故A项正确。1952年底,同民经济得到全面
恢复,材料所述情形发生在1952年6月和7月,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社会主义改造,且两者
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
0.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中共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包括表3中城市在内的14个
沿海港口城市,故表3中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故B项正确。“四个现
代化”目标的提出是在1964年,排除A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贯彻是在20世纪50年代,
排除C项,三线建设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结束,排除D项。
1.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宫殿式建筑(公元前3000年左右)至少包含了一座神庙,还备有
完整的守卫设施,掌控着物资的储藏分配。此外,在该建筑遗址还出土了大量印泥”等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两河流域文明曙光显现,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两河流域阶级分
化产生,排除A项:材料没有当时两河流域商品经济繁荣的相关信总,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
当时两河流域统一趋势加强,排除C项。
2.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此直接控制了直布罗陀海峡即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上要道”
“葡萄牙人开始使用更安全更迅速的帆船,远征到非洲的佛得角和塞内加尔的产金地区,开始
在这些地区进行黄金、奴隶,胡椒、象牙贸易”等现象说明葡萄牙人的做法准备了远洋航行的条
件,故C项正确,材料所述时间段,亚欧间的新航路并未开辟,排除A项:欧非之间的贸易网铬
自古就有,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非洲社会发展进程的中断,排除D项。
3.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8世纪”“法国学者”“《百科全书》里勾勒出一个既承前启后又
极富特色的人类知识系统”“《百科全书》更新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是组织知识的方式,认识知
识的方式”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状况有助于启蒙思想的流行,故D项正确。材料
无法体现文艺复兴的转型,排除A项:近代科学兴起于16一17世纪,排除B项,材料没有宗教
改革深入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
4.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报和宜传画成为战争宜传的重要形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服务于政治军事需求,故A项正确。海报和宣传画并不是作战方式,故
材料无法体现作战方式的创新,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海报和宜传画在当时着眼于扩大战争
规模,排除C项:材料没有交战双方差距缩小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5.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虽然繁
荣,但投资与投机活动猖蹶,贫富差距较大,这为之后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故C项正
确。材料没有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当时美国通货膨胀有
所缓解,排除B项:D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明显不符,故而不选
6.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言论针对的是柏林危机,其背景
是美苏大国对峙的加剧,故B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7.(12分)
(1)名称:《本草纲目》。(1分)
作者:李时珍。(1分)
历史地位: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4分)
(2)【示例】名称:《唐本草》。(2分)
简要评价:反映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家和政府对药物性能功用的认识: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
布的药典。(4分)(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8.(12分)
【示例】论题:现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分)
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体现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
边倒”三条方针。在这些方针指引下,新中国先后同苏联等国建交。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
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
展。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同时,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
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
正常化,中日建交,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改革开放后,中国遵循和平发展
理念,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中共十八大以米,中国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
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综上,新中国成立后,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制定执行具体的方针政策,取得巨大成功。(9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9.(16分)
(1)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项职能:具有法人式实我和合作观
念,成为现代公司制度的萌芽,(6分)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