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教研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五次联考

更新时间:2025-04-02 16:39:11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高三、2025年历史试卷、“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教研共同体”下学期高三第五次联考,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教研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五次联考,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历史试卷-“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教研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五次联考(图1)

历史试卷-“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教研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五次联考(图2)


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可知,管种建议齐桓公善待外来的客商,为他们提供种种优越的待退.这有利于吸引各国
客商来齐国交易,促进齐国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赡贫穷,禄贤能”是指管仲在齐国内部推行政治、经济改
革,以致“齐人皆说(悦)”,A项排除:“法重于民,威权贵于爵禄”是管仲大力推行法治的结果,C项排除:“赋禄
以粟,案田而税”是管仲进行赋税制度改革的结果,D项排除
答案A
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可知,汉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为行政需求,汉代城市规模大小及其功能呈现出三等级,
与行政体系的等级划分相对应,A项正确。城市中的“市”都是商业功能区,B项排除:城市的等级划分是儒家
纲常名教和等级等礼乐观念的体现,C项排除:材料并未涉及汉代城市文明的局限,D项排除。
答案D
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相较于董仲舒的思想,孔颖达的思想明显冲破神学化的束缚,吸收
“道”学的合理成分并把其融入儒学正统思想中。孔颖达编撰的《五经正义》是在官方的要求下进行的,这标志
着其思想得到官方的政治认可,需学思想进一步发展,步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D项正确,B项错误。孔颖达的
思想仍是服务于封建统治者需要的官方学说,“君主专制趋于衰落”与材料主旨和史实不符,A项错误;C项错
在“基本完成”的表述上,材料并没有涉及佛教的思想,排除。
答案C
思路点拔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在货币流通流域仍流行着唐代,宋代的古钱,证明古钱在流通流域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C项正确。古钱的流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也是明统治者而对现实所作出的选择,且古钱的使用
不是商人能够决定的,A项排除:货币政策并不能反映当时的经济政策,经济生活的全貌,BD两项排除。
答案D
思路点拨材料中三位国人对于美国的认识不止于物质层面,都进入了制度层面,也部分涉及了精神的层面,
其认识不是浮光掠影或只言片语,而是综合性、深入性的。这些观,点给闭关锁国的中国与盲目自大的士大夫带
来巨大的震撼,他们警醒着部分国人,促使他们开限看世界,学习西方新知,激发了先进人士关注世界形势,
D项正确。A项错在“改变”的表述上,即使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依然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排除:B项错在
“全面”的表述上,他们的观点只起到警醒作用,排除:C项错在“学习西方层面的提高”的表述上,虽然他们意
识到西方制度的先进,但此时中国向西方的学习的实践尚未迈出一步,更谈不上向西方的学习由器物向制度层
而的转变,排除。
答案
B
思路点拨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湖北棉花种植的发展,基本上是适应近代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作出的调
整。随着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的加强,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的原料生产国。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纺织业的发展也
增加了对棉花的需求。市场对棉花的大量需求,推动了中国棉花种植的发展,B项正确。“经济结构的合理调
整”与史实不符,A项排除:“消失”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且与史实不符,C项排除: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是市场驱
动的结果,而不仅是列强控制的结果,D项错误。
思路点拨
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为调动各阶层人民的抗日积极性,中共在根据地建
立了各阶层参与的民主政权,C项正确,A、B,D三项均排除
答案A
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工业化推进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致使国家
有计划地增加了一些重要工业城市的人口,A项正确,BC,D三项均排除。
答案D
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两国的矛盾开始显露,无论是赫鲁晓夫
访美,还是苏联偏祖印度,这些都是两国矛盾的反映,但是中国领导人从大局出发,搁置一系列问题,力图与苏
联通过协商解决矛盾,继续维持双方的合作,这对中苏两国都是有益的,也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高超外交智慧,
D项正确,B,C两项排除。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已突破了“一边倒”的束缚,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A项错误。
答案D
思路点拔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埃及与叙利亚的贸易往来,实质上也是一种文明交流的形式.D项正确,
材料并未体现埃及在中东地区的经济地位,A项排除:B项错在“相当规模”的表述上,仅凭一幅壁画无法反映
贸易的规模,排除:C项错在“发达”的表述上,材料并未直接涉及航海和造船技术,排除。
答案A
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大宪章》是在英国国王面临危机时通过沟通而达成共识的产物。
而中世纪英格兰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是“面对王国出现的政治问题或危机,最佳的解决方式是国王通过与臣
民沟通互动形成革新方案”,共识与革新为其典型特征,这是中世纪英格兰集权君主制之下的合作性政治的集
中体现,A项正确,B,C,D三项均排除
答案B
思路点拨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事务的主导性因素变成了欧洲的对外侵略。欧
洲在世界事务中的主导作用逐渐增强。从罗马帝国灭亡到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漫长岁月中,欧洲的人口迁移
几乎都是被动的。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的人口开始大规模主动流出,欧洲不再是移民的目标而变成了移
民的起点,B项正确。A,,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答案B
思路点拔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船队的运载量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实力。中世纪
时,德国还是欧洲的大国之一,但到了近代,由于其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国家发展,与其他欧洲三丙相
比,德国商船队的运载量较少,B项正确。荷兰是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因此,①是荷兰:英国在16一18世
纪发展最快,因此,③是英国:法丙虽然发展缓慢,但有所发展,因此,④是法国,A、C、D三项均排除。
答案C
思路点拨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自身实力衰落,加上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不
断高涨,英国已不具备继续维持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的实力。但是,为了长期保持在印度的影响力,英国试图
把印度制裂为信仰伊斯兰教、信仰印度教的两个国家,甘地等人所担心的正是印度的分裂,C项正确,A、B,D
三项均排除
答案C
思路点拨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19世纪相比,21世纪时全球收入差异扩大,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因
为全球化导致了一种偏向资本所有者并牺牲劳动人口的全球收入再分配,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不均衡是最主
要的驱动力.C项正确,A、B,D三项均排除
答案要点(1)材料一:从家庭注重子女读书求学的角度作答:(2分)》
材料二:从兴办义学注重家族子弟接受教育的角度作答。(2分)
(2)相同:从重视教育的角度作答。(2分》
社会成因: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作答,如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对于知识特别是教育需求日益
增加等:(2分)从政府引导的角度作答,如宋代以文立国,提高文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扩大科举取士的范围,增
加科举录取名额等:(2分)从技术进步的角度作答,如印刷术的进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等:(2分)
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的角度作答,如在理学的影响下,文人士大夫阶层兴办义学等。(2分)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答案要点(1)信息举例:同治初年、1905年等:轮船系木质、始有汽机等:洋臣巴斯、洋匠,受成于外人、价值
不同、毛耕主持:分清权限、切要之举、接办等。
(若能提取其他信息,合理即可)》
(2)历史评述:①从列强侵路、民族危机加深、革命运动高涨的背景角度作答:(3分)
②从江南制造局船坞厂技术长期落后,涉及范围狭窄,其经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的角度作答:(3分)
③从江南制造局船坞厂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长期受外国人控制,区别对待中外船只,暴露出半殖民地色彩的
角度作答:(3分)
④从清政府预备分清权限、收回船坞仅是挽救统治的权宜之举,只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才能开辟为中国企业
带来光明发展前途的角度作答。(3分)
⑤总结升华。(2分)
答案要点
(1)
趋势
成因
农村
从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的角度作答。(1分)
从农村改革适合农村实际的角度作答。(2分】
从农村改革促进城镇经济体制改革角度分析增长
从总体增长,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始
的原因:(2分)
城镇
终低于人均GDP增长指数的作答。(1分)】
从城镇仍受计划经济体制较多束缚的角度分析低
速的原因。(2分)
(2)不正确
理由:从农村指数起点低,城镇指数起点高的角度作答:(2分)》
从当前仍存在城乡差别,广大农村仍需国家加大投入和支持的角度作答。(2分)
答案要点(1)前提:从科技发展、技术创新的角度作答。(3分)
变化:从技术将会出现重大创新的角度作答:(2分)
从技术改变生活,使生活丰富多彩的角度作答。(2分)》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①思想认识是时代的产物: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技术剑新的角度作答:(2分)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创
新带来社会发展的角度作答。(2分)
②一定时代的思想认识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从预测反映出思想解放,创新思维等时代精神的角度作答:(2
分)从预测反映出技术进步使人类对未来社会充满信心的角度作答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