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广西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卷

更新时间:2025-02-06 15:35:56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说明:开放式免费下载

【广西卷】广西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金太阳25-145C】1(11.20-11.21) ,高中\高三\广西省\2024-2025学年上\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历史-广西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卷(图1)

历史-广西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卷(图2)


高三历史考试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春秋中晚期,分封制逐新解体,由周礼所规范的等级秩序逐新松动:
楚国贵族幕地中,礼仪性随葬品减少,功能性(实用性)随葬品增多正是这一变动的结果,故选
C项:楚国疆域扩展到河南一带与材料所示转变并无内在联系,故排除A项:春秋时期最家
尚未产生,故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随柒品的类型,并没有呈现随绰品的数量,无法判断这
一转变是否受到贵族经济特权削弱的影响,故排除D项。
2.A【解析】本题考查秦汉赋税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史料实证的素养。材料显示,蚕茧,布匹、铜兵器均为川渝湘鄂等地民户赋税的构成,这体现
了秦汉时期实物税种的多样性,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B项: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秦汉税制大不相同,故排除C项,单凭材料中部分南方地区的征税信息,不足以
说明南方得到广泛开发,故排除D项。
3.C【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迁都后贵族籍贯改革,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北魏孝文帝迁都后,要求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糖
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绰平城,这些基志正是这一事件的实物证据,故进C项:材料所示是
民族交慰的一种表现,但不足以体现广泛性,故排除A项:华夏认同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
经产生,故排除B项:这些墓志上的姓氏、籍贯变更并不是胡汉通婚的产物:故排除D项
4.D【解析】本题考查唐宋科举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历史解释的素养。同唐代相比,宋代大量的庶族地主阶级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政坛,士族门阀
的政治特权地位清失殆尽,这导致宋代的门第观念较唐代大为淡化,故选D项:唐宋时期的
主要选官制度都是科举制,故排除A项:宋代科举制的发展对政治伦理的重构并无直接形
响,故排除B项;C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
5,B【解析】本题考查明朝手工业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难物史观的素养。明朝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经验,而生产技术读本的编撰
和传播,为更多的人投身于手工业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新的生产
关系萌芽,故排除A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出这些书籍中记我的是不是官营手工业的技
术,故排除C项:这类书籍中的大多数并不是由政府组织绵写的,故排除D项
6.A【解析】本题考查洋务企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
解释的素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企业大多由地方督抚办,当时国内保守势力强大,洋
务派大员的任职地点对官营制造业企业选址具有几平决定性的影响,故选A项:洋务企业
(尤其是军工企业)的资金主要米自朝廷,战排除B,C两项;金陵机器局和湖北织布局的选址
和海防建设的需求没有直接联系,故排除D项
7.C【解析】本题考查革命觉人的民主观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从材料中这位同阻会骨干的言论看,他们对袁世凯自觉接受法律制
约,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抱有一定幻想,这是草命党人在政治上较为稚嫩的体现,故选C项:南
京临时参议院并不是由普选产生的,并不代表民意,枚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政治条件,并
不是奥论条件,故排除B项:国民党是在中华民国迁都北京后才组建的,故排除D项。
8.C【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
实证的素养。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收引发了五四运动,也暴露了西方文明的虚伪,五
四运动期间,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
广泛传播,中国人民自此逐渐摆脱对西方模式的迷信,“以俄为师”,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
国情的革命道路,战选C项:张勋复辟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均不能说明西方模式在中国行不
通,故排除A、B两项,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摆脱了对西方道路的迷信,但
并没有对人民大众造成显著的影响,故排除D项
9.A【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延安保卫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
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1947年,国民党军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发起重点进
攻,西北人民解放军以较少的兵力阻击了国民党对延安的嫡狂进攻,成功掩护了党中央机关
撒出延安,故选A项:1946年夏季,全面内战已经爆发,故排除B项;刘邓大军南下是在1947
年夏季,故排除C项:从解放军投人的兵力判断,这次作战的意图在于牵制敌人,而非阻击敌
人,故排除D项。
10,B【解析】本题考查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两则表述均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问的矛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蕴含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故选
B项:这两则表述都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表述,核心内新并无不同,无法体现
不同阶段的历史使命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新气象,故排除A,D两项:中共八大召开时,中国式
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才刚刚起步,做排除C项。
11,D【解析】本题考查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说明党兑现
了其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故选D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包括但不限于经
济实力的提升和全面依法治国,A,BC三项均不是最优选项,故排除A,BC三项
12,B【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欧洲城市,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时空现念的素养。通过顺布特许状,国王可以直接控制和管理城市,面不再依赖地方领
主,这种做法削弱了地方领主的势力,增强了国王的权力和影响力。特许状使得城市成为国
王直接管辖的区域,这有利于国家治理模式的变革,故选B项:这一类特许状会削弱西欧封
君封臣制,故排除A项:当时西欧尚未产生资本主义经济,故排除项:特许状的颁布确实
有利于提高戴市自治的水平,但这不是主要目的,中世纪西欧国王须布特许状的主要目的是
获取市民阶层对王权的支持,故排除D项
13.D【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宗教改革,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历史解释的素养。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对基督敦教义的理解,都受到基督教早期典籍的影
响,他们也希望恢复罗马教廷成立前基督教的原始教义,这体现了宗教改革的复古色彩,故
选D项:材料信息本身并没有体现人文思想和理性精神,故排除A,C两项:加尔文反对封建
等级制度,为日内瓦共和国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没有迎合封建王权,故排除B项
B【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1801一190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工业、服务
业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农业人口比重减少,这说明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经济结构发生
变动,故选B项;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反映不出英国民众生活水平变化,故排除A项:材料
反映的是英国经济结构变化,未体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故排除C项:材料不能直接体
现城市化进程,故排除D项,
A【解析】本题考查美国民权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时空观念的素养。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达到高潮,国内(尤其是南方各州》对黑人
的政治歧视明显减少,材料反映的便是民权运动的成果,故进A项,19世纪0年代,美国已
经废除奴求制度,故排除B项:非裔移民增多并不是非裔选民比例飘升的主要原因,故排除
C项:D项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
D【解析】本题考查当代世界粮食安全问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由材料可知,印度、埃及,尼日利亚等南方人口大国,食品安全指
数总体排名不高,中国以外的南方国家也罕有排名靠前的,这反映出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的
粮食保障水平仍有明显差距,故选D项:该指数无法反映粮食自给率和出口率,故排除A
项:欧洲主要国家很食安全指数较为接近,并不意味着各国国内粮食价格也接近,故排除B
项:澳大利亚,新加坡等亚太地区国家的食品安全指数较高,故排除C项。
(1)表现:大量外地商贩赴云南经营边境贸易;跨境贸易范围较大、路程较远:商人出入境频
繁:大量金属器物及货币外流。(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历史作用:稳定和维护了正当边贸秩序:有利于防范敌特分子内外逃,巩固解放战争胜
利成果:便利了中越友好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为新时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积累
了经验。(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看法:边贸发展以国家统一、安定为前提:边境贸易是巩固和发展膝邻外交的重要途径:发展
边境贸易须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密防范战略物资外流和敌特分子渗透。(2分,答出一
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和中国现代的边境贸易,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
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素养。第(1》问,关于“表现”,提取材料一中
的信息,可从边境贸易的主要参与者,贸易范围(路程),商人出人境领次以及主要货物等角
度加以指出。第(2)问,关于“历史作用”,提取材料二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
政治(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和对外交往)以及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积极影响等角度进行闸述。
关于“看法”,本小问开放程度较高,既可以是对历史上边贸发展经验的总结,也可以对当代
中国边境贸易发展和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1)特点:由民问力量发起;以地方性报刊为主要载体:方言色彩,通俗色彩强烈;以社会下层
为主要受众:不追求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影响领域〔适用范围)狭窄。(6分,答出三点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提取码:30lt78
  • 百度云盘 『 提取码:4523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