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湖北省十一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含答题卡

更新时间:2025-03-27 12:11:11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说明:开放式免费下载

高中、高三、2025年历史试卷、湖北省十一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含答题卡,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湖北省十一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含答题卡,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历史试卷-湖北省十一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含答题卡(图1)

历史试卷-湖北省十一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含答题卡(图2)


2025届高三湖北省十一校第二次联考
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详解】A
碧玉龙是红山文化的代表性玉器之一,A项表述正确。红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排除B:
红山文化以陶露、玉露制作等为特色,青铜铸造技术主要是在商周时期兴盛,此时的治金技术也没有达到
相对成熟的水平,因此排除C、D。D项错误。武汉乐学教育
2.【详解】A
法律答问是秦代的法律解释,作用为解释概念术语,阐释法条含义,解答司法难题,是司法官吏借助
回答学习法令者对律令的疑间,针对法律原则和制度作出的解释,A项正确。不能仅凭题中三则法律答问
认定是秦律的主要形式,“律”“令”更加主要且具有普遍性,B项错误。“廷行事”才是秦代的判例法,
判例需为实际裁判过的具体案例,经朝廷认可而具有普遍效力,上述材料是法律答问中虚构的案情,不能
构成判例,C项错误。汉代春秋决狱开启了法律儒家化进程,D项错误。
3.【详解】C
科举制主要是选官制度,与废郡这一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并无直接关联,A错误。题干中未体现出世家
大恢对地方控制以及废郡对其削弱的相关信息,B错误。材料提到“民少官多,十羊九软”,可见郡一级
机构裤肿、官员多,财政支出大,废郡后行政机构精简,能减少政府财政开支,C正确。废郡是针对全国
地方行政机构政革,并非专门针对边地区,D错误。
4.【详解】B
秧马是辅助耕作的工具,并非交通工具,排除A项。秧马在江南地区广泛使用,说明农业生产工具改
进,体现了农业技术进步,B项正确。春秋战国以后,中国以铁型牛耕为主要的耕作方式,秧马只是作为
辅助。未改变耕作方式。排除C项:秧马是农业生产工具,和手工业繁荣无关,排除D。
5.【详解】A
里甲制是明朝初期为了规范地方权力和社会秩序而设立的制度,其核心在于通过严格的户菥和土地管
理来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控制。明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尤其是赋税制度的改革将赋役合并为银
两征收,削弱了里甲制度以人丁为基础的赋役征发功能。直接导致其崩遗,故A项正确。明末农民起义主
要在里甲崩溃后,B项与史实不符:明代宗族既是地方自治的单位,又是国家治理的代理人,利用宗族关
系有利于国家管理基层,未对明朝中央集权产生威胁,C项错误:明清时期国家对基层的控制逐步加强,
排除D项。
6.【详解】D
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京张铁路建成于1909年,A项时间不符:当时中国国内政
治局势并不稳定,B项错误:近代中国科技教有发展水平有限,“全面发展”表述错误,C项排除。詹天
佑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立志要为中国争气,从而在艰难条件下实现技术创新,D项正确
7.【详解】A
图表展示了1915-1923年(以五四运动为中心的前后时期)各地区期刊创办数量,北京、上海创办
期刊数量位居前列,反映出这两个地区在当时思想文化传播和交流方面的活跃程度较高。结合时代背景:
这一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想、新文化广泛传播,为期刊的创办提供了思想土壤和社
会需求。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上海是近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这些因素使得两地在期
刊创办数量上领先,因此A正确。B选项“五四运动后期刊创办数量迅速下降”,图表未体现时间先后变
化趋势,无法得出此结论,该选项错误。C选项“沿海省份期刊创办数量均多于内陆省份”,从图表看并非所有沿海省份(如福建等)期刊创办数量都多于内陆省份(如四川等),该选项错误。D选项“东北
地区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停滞”。图表中黑龙江、吉林等东北省份虽期刊创办数量较少,但不能就此得出
文化发展停滞的结论,该选项错误·武汉乐学教有
8.【详解】C
宜昌大撒退主要目的是保存抗战力量,并非为优化工业布局,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宜昌一地的撤退
行动,不能代表整个正面战场战略转移成功,B错误。在日军威胁下,不惜代价抢运物资与人员,体现了
中国绝不放弃抵抗,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C正确。各界积极参与大撤退,恰恰反映民众对战争形势有清
晰认识,D错误。
9.【详解】B
居民身份证制度改革提升了人口管理效率,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这反映出中国共产觉注重提升
国家治理能力,B正确: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并非转移到社会管理领域,A错误:题干重点强调社
会管理,并非围绕经济建设,C错误:题干未提及基层党组织作用,D错误。
10.【详解】B
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仅是巩凡固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A选项片面: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是背景之一,
但不是主要目的,C选项不准确:满足基层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是发展带来的结果,并非主要基于此大力
发展,D选项不符合题意。在当今国际竞争中,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
术有助于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竟争力,B选项正确。
11,【详解】C
藏克里先改革背景是3世纪危机后帝国疆域过大、军事和经济崩遗。实行君主制,“四帝共治”通过
分权实现区域管理,行省改革旨在提高行政效率和应对边疆危机,根木目的是维持帝国统一,故选C。选
项A“恢复共和”与材料“废止元首制,确立君主制”矛盾:选项B神化君主只是手段而非根本目的,且
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D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
12.【详解】B
大学通过教皇获得免税、司法独立等权利,同时依赖教会保护以对抗地方政权:世俗君主支持大学自
治,又试图将其作为国家文化中心,B项准确概括了大学在教权与王权双重影响下的有限自主性,体现社
会转型的因难:A项忽视了世俗君主的作用,C项全面普及不符合史实,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
13.【详解】B
新《济贫法》将贫困归咎于个人道德缺陷,但是社会对此看法发生转变,体现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背
景下,人们思想的转变,故选B。工业革命与贫民数量激增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排除A,议会改革材料
未提及,排除C,“全面转向”不符合史实,排除D。
14.【详解】C
材料体现了二战期间及战后,电影兼具娱乐与安抚功能,服务于社会,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故选C
A选项和D选项说法绝对,材料并不能体现技术革新与战争宣传,故排除B选项。
15.【详解】D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对乌援助政策的转变从根本上是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美
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行动一直有着地缘政治战略考量,暂停军援或是为了在俄乌之间重新调整战略布局,通
过施压乌克兰,在美俄关系、欧洲地缘政治等方面获收更有利的地位,D选项正确:A选项。材料未体
现美国国内经济困难是暂停军援的原因:B选项,乌克兰表现未达预期可能是表面原因,并非根本:C选
项,美国的根本目的并非单纯推动和平进程,背后有着自身利益的考量。武汉乐学教育(1)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明朝对大运河的整治促使袖运业的恢复:优越的交通地理区位和良好
的自然气候条件:江南经济的复兴。商品经济发展,南北方长途贸易的发展、专业化区域生产及江南地区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人口规模的增加和集中:统治者政策的推动。〔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
(2)特点:布局分散:由河流分割为汉口、汉阳和武吕,各自发展:分工明确:汉口商业、武吕行政、
汉阳手工业:街区坊制:各镇内部布局相对工整:注重防洪:以河流为依托,沿河分布,(每点2分,任
答3点即可)
17.【答案】(14分)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军事关系,配合军事行动和国际斗争,以打破外交封锁
为重要任务。(2分)
政革开放后:顺应时代潮流,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和国防军队建设,具有开放性、开拓性和务实
性,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格局。(2分)
2024年:立足国家外交布局,面向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合作,大国军事外交备
受矚目,联演联训常态化、机制化、规范化。(2分)
(2)意义:有利于塑造有利的国际外部环境,打破西方封锁;展示了中国军从文明之师、正义之师、和
平之师的形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与各国的军事互信,促进了双边和多边军事关系发展:
有利于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推
动了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
18.【答案】
(1)(6分
迁移方向不同: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迁移,
二战后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迁移人口主体不同: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迁移人口以罪犯、底层人民为主,
二战后迁移人口以技术人员为主:
迁移背景不同: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主要是由于殖民扩张,
二战后主要是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
(2)(9分)
例: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欧洲殖民者向美洲、大洋洲等地大规模移民,带去先进生产方式、技
术和文化,加速了当地开发与近代化进程。非洲黑规被强制迁移至美洲,为当地种植园和矿产业提供劳动
力,推动经济发展,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同时,人种融合促进全球文化交流,雅动世界市场形成和全球化
初步发展,移民成为全球化起步阶段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如亚非拉人才涌入美国硅谷,
推动全球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商务移民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难民、移民引发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
体系完善。武汉乐学教有
总之,从过去到现代,移民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都对全球化进程起到关提推动作用。
19.【答案】(12分)
【示例】
参考角度一:中华文明具有创新性。
参考角度二: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
参考角度三: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凝聚性。
参考角度四:中华文明具有和平性。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