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语文试卷-陕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投稿时间:2025-04-12 16:07:21

试卷分类:高三语文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高三、2024年语文试卷、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教学小助手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语文试卷-陕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语文试卷-陕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图1)

语文试卷-陕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图2)


2024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二)
语文参考答
D(A.“川藏古道”属于广义上的蜀道。B.“王国雏认为”错误。由原文“蜀道中通行最早的故道,也就是王国
维认为青钥器铭文《散氏盘》中的·周道’,在商周之际已通行,大部分路段是沿嘉陵江河谷自然踩踏形成的”
可知,原文说的是“王国维认为青铜器铭文《散氏盘》中的‘周道”,而“故道,即青铜器铭文《散氏盘》中的‘周
道’,在商周之际已通行”是作者的观点。C,“因为它是连接西北与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错误,强加因
果。由原文“明清时期,蜀道是内地通往川藏的交通要道。…蜀道也是连接西北丝绸之路与西南丝绸之路
的重要纽带”可知,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错误,文章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论述。)
C(由原文“南朝乐府诗中即有“蜀道难'这一诗题,大多描写蜀道的艰险与旅人的悲伤。唐宋时期更是留下无
数描写蜀道之旅的著名诗文,如唐代李白的《蜀道难》”可知,描写了旅人的悲伤的是“南朝乐府诗”,李白的
《蜀道难》只是描写蜀道之旅,没有描写“旅人的悲伤”。而南朝乐府诗中的“蜀道难”诗大多描写蜀道的艰险
与旅人的悲伤。)
B(A项“此时类人猿的进化也达到了这样的高峰”于文无据。C项“智力比章鱼、苍鹭低”判断无据。D项,
“主要利用外部条件”“方法单一”不符合文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也不正确。)
D(根据原文,弗拉基米尔·迪内兹说:“通常人们提到·智力’一词时,指的是·能像我一样思考’。”这是一种非
常自我中心的智慧观。前面是引用迪内兹的话,后面是作者的观点。》
(1)“原始”的含义:古老,简单,愚笨,进化不成熟等。(2分)(2)新认识:①鱼类拥有较长的进化时间。物种
丰富多样,进化较为成熟,能比较好地适应环境。②鱼类拥有一定的心智能力:有一定的记忆力、学习能力及
解决问题的能力。(4分)
D(D项中“蹲守精神'不再重要”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的表述是“年代不同了,蹲守精神固然可取,但与师父
时代的手段各不相同,许多许多,其实无高下之分”,)
(1)巧设悬念,利于激趣。“环”的意义丰富,无论实指的器物,还是虚指的意义,以“环”为题,均能给读者丰富
的联想与想象,产生一读为快的冲动。(2)“环”象征心性周圆,追求完美,以“环”为题,内蕴丰富,揭示主旨:
①作为一名退休多年的警察,窦文贵生前设“局”,抓住了从自己手中逃脱,让自己死不瞑目的逃犯老班,这样
的结局可谓圆满。②作为一名警察,窦文贵抓捕犯罪嫌疑犯时,既勇猛顽强又富有人性,赢得罪犯敬重,还设
法培养出高徒,这样的人生可谓完美。[第(1)点,2分,第(2)点4分,每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
若言之有理,的情赋分]
①第一局,让徒弟杜继宏在自己去世后,要求吊唁的来宾在签名簿上按上指印,以期抓捕混迹其中的在逃犯
罪嫌疑人:结果不少在逃案犯落网,老班没来。②第二局,告诉徒弟杜继宏,他会向局里建议:在他去世后安
排杜继宏到他所在墓园当守墓人,蹲守老班:结果抓住了化装前来祭奠他的老班。③第三局,针对徒弟杜继
宏“脾气急…沉不住气”的弱点,建议局里安排杜继宏到他所在公墓当守墓人:结果杜继宏被“磨成了一把
好刀”。(每点2分:内容、结果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
BDF(原文为:且贤良废灭,孤寡不振,而听嬖妾以禄御夫以蓄怨,与民为锥之道也,)
A(“犹可说也”中的“说”通“脱”,解脱。)
A(景公并不是真喜欢,而是因为攀子喜欢才给他的俸禄。)
13,(1)现在您不能让一个诸侯亲附,年成不好,道路饿死的人随处可见。(亲:亲附。岁凶年饥:年成不好。相
望:随处可见。每处1分,句意通顺2分)
(2)又经常地提到墨子听说了晏子的学说夸奖他的事情,这些就更明显地证明了这一点。(道:学说、主张。
称:称赞、夸赞。显白:明显地证明。每处1分,句意通顺2分)
14.C(“想象”错误,本句是写实:“不仅照亮了周围的景物,也照亮了沙岸”错误,本句是说周围的景物已模糊不
清,只有江上的渔火闪烁浮动,照亮了沙岸。)
15.①一个“藏”字,意思是雨后初晴,雨珠都挂在浓密的树叶树枝当中,难以寻觅。②运用比拟手法,化静为动,
③突出了两岸的树木被雨水洗制过后更加郁郁葱葱,苍翠迷蒙。(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的情赋分)
16.(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轻拢慢捻抹复挑东船西舫悄无言
(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
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符合语境即可)(每空1分)
17.A你就得事事维护人家(或:你就要有所付出)B尤其不应该的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④与旁人的关系好固然可喜;⑥也不必痛心疾首:⑦大可付之一笑,视为自然。(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19,①默默,表示沉默不语:微微,表示轻微。②这两个词单字重叠,加深了沉默和轻微的程度,而且音律和谐,
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③“默然”和“微笑”都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而且“默然”更具书面语色
彩,与全文语体文风格不太协调。(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A)处句子是反问句,用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即自己没有闲工夫说话。文章之所以用感叹号,而不用
间号,是为了强化没有闲工夫说话的感叹,弱化反间的意思,以便于突出鸣风在觉慧面前的谦和温顺。
(B)处句子是反问句,用反问的形式表达背定的意思,即那时候跟现在一样。文章之所以用感叹号,而不用
问号,是为了强化那时候跟现在一样的感叹,弱化反问的意思,以便于突出觉慧对鸣风的尊重和平等意识。
(选择一处作答即可,4分,酌情给分】
21.(1)句中的“人家”,别人,他人,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2)句中的“人家”指称自己,“人家”相当于
“我”。(答出一点给2分,全对给3分)
22.【写作指导】本题以“屏幕媒介时代”为背景,要求考生思考进入“屏幕媒介时代”,各种屏幕媒介带给我们的
便利和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如何选择。学生可以列举各种便利或负面影响,但不能把这个作为写作的重
点,重点是我们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有的理性思考和选择。
首先需要肯定屏幕媒介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给人们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同时应该认识到各种屏幕媒介
只是工具,工具的背后是“人”,需要提升使用者的“媒介素养”。学生需要关注“人”这个因素。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程王的儿子翟美靠能用十六匹马驾车当了景公的臣子,景公看他驾车,很不高兴。景公的宠妾婴子想要观
看,景公说:“等晏子有病卧床不起的时候。”站在国子里的高台上来观看,婴子看了以后很喜欢,于是就替翟美
请求说:“给他优厚的俸禄,”景公答应了。要子病愈后谒见景公,景公说:“翟王的儿子翟美驾车,我很喜欢,让
他驾给你看看吗?”晏子说:“驾取车马的事,不在我的职权范围之内。”景公说:“我对他驾车感到很高兴,想要给
他万钟俸禄,大概够了吧?”婆子回答说:“过去卫国人姓东野的驾车,您很喜欢,可是婴子不喜欢,您也说不喜欢,于是就不再看他驾车。现在翟王的儿子翟美驾车,您不喜欢,可是婴子喜欢,您于是也就喜欢了。垦子替他
请求俸禄,就答应了,那么,这就是被妇人制约了。况且不乐于治理人民,却喜欢调理马匹:不给贤德的人优
厚的俸禄,却给赶车的人优厚的体禄。从前我们的先君齐拉公的领土比现在狭小,他整顿法纪,推广政教,因而
称霸诸侯。现在您不能让一个请侯亲附,年咸不好,道路饿死的人随处可见。您不以此为忧,不以此为肚,却只
顾贪图享乐:不雏承先君的功业,却只讲求驾取车马的技巧,那么,您不关心百姓疾苦、忘掉国家盛衰也太过分
了。您如果以此为美,以此为乐,诸侯一定有人数法我们,您没有浮厚的道德、美好的政治范加于诸侯,却用邪
僻的行为来影响他们,这不是爱民如子,使名声显赫、使远人归附、使邻国亲近的办法。况且贤良的人被废弃,
弧儿寡妇得不到毅济,却听信宽妾的话增加赶车人的俸禄,这是与人民为敌的行为。”景公说:“您说的好。”景公
于是不再观看驾车,罢免融退了翟王的儿子覆美,而且筑远了婴子。
材料二:
司马迁在读过《晏子春秋》之后,对晏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对于这本书的成书过程就不太知道了。有的
人说是晏子自己所写,其他人续编的。有的说是晏子的后代写成的。这些说法都没有什么根据和道理。在我
看来,有可能是墨子的门徒中齐国的某个人写的。墨子崇尚节俭,晏子也是依靠节俭而闻名天下的,正是这个
原因,墨子的门徒国此对晏子怀有尊敬之感,所以就开始记遂他的事迹,以此来提高奉行本派学说之人的地位。
同时又国为《晏子春秋》中有很多内客都是在讲“尚同”“兼爱”“非乐”“非攻”“节用”,反对繁重的菲礼、长时间的
守丧,这些论断在《墨子》中都是可以见到的。其中又反对孔子,善谈鬼种的事情,“非儒”“明鬼”,这些又是在
《墨子》中可以见到的。又经常地提到墨子听说了晏子的学说夸奖他的事情,这些就更明显证明了这一点。自
从刘向、刘散父子和班彪、班固父子之后,就都将《晏子春秋》排效在了儒家经典的行列。这些人的这一举动也
过于鲁莽了。大概如果不是齐人的话,就不会对晏子的事迹记录得如此详尽:如果不是墨子门徒的话,那么书
里也不会像这样去说。以后再有整理诸子百家书目的人,应该将它编入墨家。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晏子是墨家的,而是编写这本书的人,是在讲墨家的观点。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语文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