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江西省金太阳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卷

更新时间:2025-02-07 11:51:14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金太阳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江西省9.2-9.3),高中\高三\江西省\2024-2025学年\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历史-江西省金太阳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卷(图1)

历史-江西省金太阳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卷(图2)


高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据材料可知,江西境内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的器物有与偃师
二里头文化相似的,这表明在当时不同地区间存在着文明交流,故选C项:虽然在该遗址中
发现了与二里头文化中的器物相似的,但这并不能直接证明夏王朝的统治范围扩大到了江西
地区,故排除A项:考古发现有与二里头文化相似的器物,表明当时江西地区已经与其他先
进文化区有所交流,这意味着江西地区的文明发展并不迟滞,故排除B项:虽然各地文化有交
流,但仅江西境内发现的与二里头文化相似的器物,不足以证明江西文明发展呈现多元特征,
故排除D项。
2.B【解析】本题考查秦汉社会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西汉后半期及东汉时期,几代同堂和几世不分财的观念被
视为佳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增强的体现,故选B项:虽然豪强地主在
汉代确实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几代同堂、几世不分财的观念盛行主要反映的是家庭内部关系
和伦理观念的变化,其不能表明当时社会秩序日益稳定,故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西周宗
法制已经崩遗,故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法家思想影响日益衰微,故排除D项,
3.D【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变文"形式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材料中提到的“变文”最初是唐代寺院里用通俗语言解说佛经的
文本,后来发展成全篇通用白话的人物故事且出现于都市之中,这种变化与城市商品经济的
发展密切相关,故选D项:材料主要描述的是“变文”的形式和应用场景的变化,这与民众教
育水平提升没有关联,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士大夫审美情趣,故排除B项,唐代“变
文”形式发生变化是为了适应白话文讲述人物故事,并不是为了传播佛教,故不能反映出佛教
中国化的趋势,故排除C项。
4.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湖州安吉县的农户“唯藉蚕办生事”,以及湖州地区的一些村落
“递年以桑蚕为业”,苏州太湖洞庭山地区“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这表明在
宋代江浙部分地区的农户专门从事特定的农业活动,如养蚕,种桑.柑橘和桑麻,故选A项:
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意味着农户在一个地区内种植多种作物,而材料强调的是地区专业化,
故排除B项:湖州和苏州地区依靠商贩进行销售,但这主要表明这些地区的产品依赖于市场,
而非长途贩运贸易的发达,故排除C项:湖州和苏州的农户依赖商贩出售产品,表明这些地
区开始有市场经济的萌芽,但不能据此推断出自然经济走向了瓦解,故排除D项。
5.C【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基层教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唯物史观的素养。朱元璋在地方设置申明亭公布本地犯罪人员的姓名及其所犯之罪,同时设
置旌善亭定期公布本地孝子贤孙等人的事迹。朱元璋是想用刑法晓喻民众,使大家都知法
畏法且守法,并通过公布本地孝子贤孙等人的事迹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进而稳定社会秩序,
故选C项:材料未体现“以案刑狱”的信息,故排除A项:“思退刑罚”不是主要目的,枚排除B
项:材料未体现“以德化民”的信息,故排除D项。
6.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从对康有为和张之洞主张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过
程中存在的激进与保守,改革与传统、开放与谨慎等多重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不仅
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和官员在面对国家危机时的不同应对策略和思想观念,也揭示了中
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复杂选择和巨大挑战,故选D项:材料中张之洞并未理性分析中
西传统文化,故排除A项:张之洞主张的是一种稳妥的改革方式,即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核
心的前提下,吸收西方的有用知识,这与完全反对变法的态度不同,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
是西学东渐的影响,而不是东学西渐,故排除C项。
7.B【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材料中提及1919年女性群体积极主动争取自身的权利,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民主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女性解放运动得到发展,故选B项:
材料不能表明当时女性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故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政治斗争,故排除C
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主思想的传播,不能表明当时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故排除D项
8.A【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共倾向滋
长,国民政府和日本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给根据地经济带来巨大困难,而材料中晋西根据
地于1940年10月至1941年8月商业输出额和输入额均呈增长趋势,这表明这一时期根据
地的经济困难有所缓解,故选A项: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关系遭到破坏,故排除B项:材料信息
不能表明当时根据地供需矛盾突出,故排除C项:当时党的工作重心依然是领导人民抵抗外
国侵略,工作重心并没有发生转移,故排除D项。
9.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
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周恩来的讲话强调要尊重和学习各民族的优点,提倡国际主义,
并反对投靠大国的世界主义,这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不同国家的联系,拓展中国外交空间,
故选B项:材料强调要争取世界各国的人民,而不单是要支持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A项
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当时尚未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故排除C项:周恩来这
一言论并不能表明当时中国调整了“一边倒”外交方针,故排除D项
10.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历史解释的素养。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民企产值所占的比重上升最快,三资企业
在中国出现,产值有所增多,而国企产值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这说明市场化改革释放了经济
活力,多种所有制经济互相竞争,故选D项:虽然国有企业产值下降,但这并不表明改革成
效甚微,故排除A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信息不能说明这一目标得到实现,故排除B项:这一变化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而不是
计划管理调控的作用,故排除C项。
11.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两河流域法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汉谟拉比法典》通过规定荒废土地的处理办法和赔偿措施来保障土
地所有者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避免因土地荒废而造成经济损失,这反映了古巴比伦法律体
系对维护土地所有者权益的重视,故选A项:虽然土地租佃关系在古代巴比伦产生了,但这
不能表明土地租佃关系逐渐普遍化,故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确实保护了私有产权,但
这一规定不能体现古巴比伦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臻于完善,故排除C项:材料信息未体现出
经济发展与法制进步的关系,故排除D项。
12.B【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大学教育,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历史解释的素养。神圣罗马帝国法律强调了知识传播的重要性以及臣民生活应遵循上帝
及其仆人(皇帝)的旨意,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大学的学术活动与基督教神学有紧密联系,故选
B项: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大学成为王权与教权争夺的焦点的信息,故排除A项:材料中虽然
提到了知识的传播,但主要侧重于宗教,不能由此直接得出大学“是理性思想传播的重要载
体”的结论,故排除C项:当时大学依然受到教会和皇帝的制约,并未确立学术自由的原则,
故排除D项。
13.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时空观念的素养。通过规定剧院需演出维护平等和自由原则的戏刚,法国革命政府试图
通过文化手段强化革命理念,抵制任何可能破坏公共精神和支持王政的思想。这表明当时
法国积极构建共和意识形态,故选A项,材料没有王党动员能力的信息,故排除B项:C项
的“开始出现”与史实不符,文化政治性早已出现,故排除C项,D项表述绝对,材料信息可以
反映当时理性精神遭到破坏,但并不表明启蒙理性精神被抛弃,故排除D项。
14.C【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
养。1917年4月,布尔什维克党虽然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但没有要求立即退出一战,枚选C
项:临时政府在一战期间持续参战,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帝国主义国家阶级矛盾尖锐
的信息,故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并不具备立刻建立社会主义的条件,故排除
D项。
15.B【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这些非洲国家领导人尝试将非洲传统与东方社会主义结合,形成
独特的政治思潮,这表明他们在探索一条符合自身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发展道路,故选B项:
虽然他们表现出对社会主义的偏好,但这大多只是一种探索和借鉴,而不是他们迫切想要建
立社会主义制度,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结合传统与社会主义,而不是单纯地恢复非洲
传统优秀文明,故排除C项:探索独立的发展道路并不表明当时这些非洲国家要彻底摆脱
西方文化的影响,故排除D项。
16.D【解析】本题考查新技术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美国对关键技术领域的干预、欧盟在规则建设方面的领先表明新技
术革命不仅改变了国际贸易秩序,也加剧了国家间的竞争,故选D项:材料主要讨论的是国
家干预政策在技术和规侧方面的表现,没有具体提到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稳定的影响,故排
除A项:材料虽然涉及技术和数据安全等现代经济议题,但并不能说明所有国家均已进入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提取码:30lt56
  • 百度云盘 『 提取码:2222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