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一)

更新时间:2025-03-12 12:53:45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聊城一模),高中\高三\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下\历史

历史试卷-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一)(图1)

历史试卷-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一)(图2)


10,1力T台
(1)含义:王畿或政治中心,包括镐京与洛邑(成周)及其附近地区。(2分)
历史贡献:建立了宗法分封下的政治格局,树立起“天下共主”基础上的政治认同:促
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与中原文明的扩展传播,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创建了中华民族
共同体最初的形态一西周:周人创制的礼乐文明成为后世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核,对“大
一统”思想起到了奠基与开拓作用。(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得满分。)
(2)说明:每点3分,共9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甲:周朝。周王室仍是天下共主,王室所居之地在仍被视为“中国”的核心与正统所
在,周边诸侯在名义上仍需向周王室朝贡等,后世儒家推崇的以周礼为载体的制度、礼
乐、文化等也被视为天下的典范。据此,周朝可被看作战国时期“中国”的多重含义之一。
乙:(诸侯国)国都。战园时期临淄、邯郸、郢都等城市,是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这里人口众多,财富聚集,文明发达,统治体系完善,亦被称为“中国”。
丙:中原。中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到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程
度高于周边的秦、楚、燕等,具有很强的地域中心性意义,成为各诸侯国问鼎、争夺的核心
区域。
丁:记忆中国。这是基于对历史上夏、商、周等朝代的集体记忆。三代都曾经建立起相
对统一的政权,其统治区域和辉煌成就成为人们心中“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繁衍生息的
根基。即使诸侯战乱纷争,但“中国”依然成为对过去辉煌历史的一种指代和记忆符号。
戊:文化中国。战国时,戎狄蛮夷逐渐融人华夏族,华夏族吸收新鲜血液后更加稳
定,分布更为广泛。认同并遵循华夏文化的地区和人群,都自认是“中国”的一部分。“中
国”超越了单纯的地域和政治界限,成为华夏认同、文化认同的标志。
己:一统中国。战国时期,诸侯国数目锐减,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诸子百
家学说多蕴含追求天下一统的思想,富国强兵的变法潮流体现了各诸侯国一统天下的抱
负,“中国”成为这种政治理想的象征。
17.(12分)【答案】
(1)不同: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其
他作答言之成理,亦可的情给分。
时代背景:表5中的军工企业陆续创办于19世纪中后期中国边疆危机加剧的时代:
表6中的军事工业集中创办于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与统治危机全面加深的时代,且大都集
中在庚子国难前后。
地域分布:前者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地带;后者大都分布在内陆省份的中心
地区,分布更加广泛。
创办主体:前者以洋务派为主,包括满洲贵族和李鸿章、左宗棠等封疆大吏,后者以
地方督抚为主。
创办动机:前者以“自强”为旗号,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同时,着力加强塞防与海
防:后者大都以地方督抚镇压各地起义为主要动机。
资金来源:前者官办为主,后者多为地方通过招商、集股的形式自筹创建。
所属范畴:前者属祥务运动“师夷长技”的重要内容,是早期工业化和军事近代化的
尝试:后者属清末为加强内地防务而进行的国防工业内迁
(2)趋势: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其
他作答言之成理,亦可的情给分。
社会危机加剧: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各地民众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清
朝统治风雨飘摇。
国防重点转向:从注重沿海防御向兼顾内地防御转变,以增强战路纵深和国防安全。
经济结构变动:洋务企业引进西方的工厂制度,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
发展。甲午战后和清末新政期间,中国近代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阶级结构变动: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逐渐成为推动
近代社会转型的新生力量
财政体制转型:兵器工业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反映出传统的单一财政拨款模式逐渐
向多种筹资方式转变,这是近代化进程中企业经营模式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的体现。
思想观念转变:晚清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体制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企业运营效
率。虽然成效有限,但为后来的戊戌新政和清末“新政”提供了一些借鉴。
18.(13分)[示例】
邮票里的胜利纪念(1分)
邮票作为“国家名片”,方寸之间记录着历史的重要时刻。新中国发行的六套抗战题
材纪念邮票,经历了从“小抗战”到“大抗战”的认识深化,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抗战伟大胜
利的铭记与珍视。(2分)
新中国初期,两大阵营处于冷战对峙状态,国内面临人民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的紧迫任务。第一,二套邮票多聚焦于“小抗战”视角,聚焦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和军民
的历史功绩,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投身于新中国建设。(2分)】
随着改革开放启动与时代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第
三、四、五套邮票,逐渐转向“大抗战”视角,内容与题材均有新拓展,不仅展现了两个战场
的协同配合、经典战役、华侨捐献等,还有国际合作的元素,凸显了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紧密联系。这体现了党对历史的深人挖掘与反思,对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胜利伟大意义的认识也更加深刻。这不但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还有助于
增强民族自豪感,向世界传递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坚强决心。(3分)
第六套邮票,以更加宏大的历史视野,采用经典战役事件与纪念场馆设施相结合的
方式,全面系统展现了全民族14年抗战历程。这既有助于发据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的历
史内涵,大力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又突出了中国抗战的长期性,艰苦性、民族性
和人民性,彰显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牺牲与卓越贡献,中国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3分)
综上所述,六套纪念邮票主题与内容名称的演变,是时代的产物,是对抗战胜利的历
史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激励着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2分)
【说明】示例只提示答题思路与角度,不作为雌一答案。其他作答言之成理,亦可的
情给分,
19.(15分)[答案】
(1)内涵: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3点即得满分。
从地理空间看,全球南方指代“勃兰特线”以南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太平洋岛
屿等大多位于南半球的广大区域。
从历史脉络看,全球南方是指长期遭受殖民掠夺与压追并于二战后取得民族独立的
国家,即第三世界国家。
从发展水平看,全球南方是指仍处于农业社会或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后发现代化国
家,即发展中国家。
从利益诉求看,全球南方以改变现有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为目标,
具有强烈的反帝、反殖、反霸的共同愿望。
从活动平台看,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金砖组织、G20、“一带一路”倡议等成为
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重要国际平台。
(2)认识:“全球南方”,正成长为改变世界格局、重塑国际关系新秩序,推进全球治理
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南方大家庭的重要成
员,也始终是全球南方增强国际影响力不可或缺的助推者。(2分)
从历史上看,中国长期支持并积极参与全球南方事业。新中国外交始终坚定站在反
殖,反辆一边,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50年代推动万隆会议圆
满成功,力促亚非国家团结,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成为指导全球南方国家交往的重要原
则。中国始终与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等保持密切交往,共同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
秩序的建立。同时,中国在自身财力紧张、物资匮乏的情况下,长期给予包括非洲在内的
诸多发展中国家无私援助。(3分)
从立场定位看,中国是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独立前他们有相同的历史遭遇与奋斗
历程,独立后有共同的发展雅题和目标任务,有共通的建立国际新秩序和推进全球治理
体系变革的现实目标。新中国始终将加强与南方国家的合作作为外交的优先方向,坚持
同南方国家做共商共建共享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做全球南方合作的倡导者、建设
者和贡献者,由此也赢得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广泛认可和赞誉。(2分)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中国必须坚定地继续团结全球南方国
家,坚持独立自主的初心底色、发展振兴的使命目标以及公道正义的共同追求,维护和扩
大全球南方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发展空间,共筑全球南方命运共同体。(2分)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