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历史试卷、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历史答案 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屈家岭遗址此前已发现长江中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 新发现迄今我国最早的水利设施。”可知人类在长江中游地区在农业发展、在利用自然方面 的跨越,故选B项:“早期国家初始形态”不合逻辑,判断早期国家初始形态的要素有阶缓 分化、私有制、宫殿、礼器等,而材料仅提及稻、陶器、水利设施等,故A项错误:“成熟” 不合时空,材料未涉及青铜制造业,故C项错误:题干未提及屈家岭遗址以外的其他遗址及 其共性,故D项错误。 2.【答案】A【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朝商业流通范围较广,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使得 各地往来更加方便,商业流通也更加频繁,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促进了商业的广泛流通, 故选A项:这种商业现象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故无为而治是错误的,故B项错误:长途贸易 的繁荣昌盛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故C项错误:此时为汉朝,没有工商皆本的思想观念,故 D项错误。 3.【答案】B【解析】通过“各级考试都由相应级别政府的主要首长主持”的历史现象,可 以判断科举制考试主要受各级政府官员的控制,而政府官员与国家意志密切相关,故选B 项:学在官府的局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被打破,故A项错误:公平是科举制的重要特点, 但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故C项错误:科举制虽由地方官员主持,但材料中无法反映出结党 营私的现象,故D项错误。 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张载看来,佛教讲“缘起性空”,但 却不能穷尽事物的本性,是不能作为真理而存在的,佛、道自身理论存在缺陷,穷理尽性是 儒家心性学说的根本,而穷理便是体察气化流行实有的、客观的性质、规律,故选D项:张 规通过批判佛、道对“性与天道”认识上的缺陷与不足来重振儒学之正统,但材料并未体现 对道教的批判,故A项错误:格物致知是南末朱熹的观点,张载是北宋时期的思想家,故B 项错误:“理性”偷换概念,“理性”与北宋“天理”完全不同,故C项错误。 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这些文 学作品又由不同的群体创作,故推动了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故选C项:材料是指出了文学作 品的多样性,但未体现文化观念的交融,故A项错误: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但明朝时期, 偶家思想仍然是主流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虽有小说、吸取、歌谣等世俗文化,但也有 思想家、文学家等群体,故不能反映世俗文化的兴盛,因此D项错误 6。【答案】D【解析】通过表格可以判断,淮军装备表中先进武器的时间紧跟武器的发明时 间,甚至部分武器装备先于西方国家列装,说明了淮军始终紧跟世界军事技术潮流,把握住 了时代脉搏,因此选D项:材料中是军事装备的更新,无法体现军事体制的创新,故A项错 误:材料体现了洋务运动利用工业革命的成果,但没有体现中体西用,故B项错误:准军引 进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没有扭转中外的差距,故C项错误。 7.【答案】B【解析】《卿云歌》是一首古典诗歌,敢颂舞帝禅位,歌词特点带有明显的古风 特点,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而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提侣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促进 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多数人反对这首古风色彩浓厚的国歌,故选B项:新三民主义于1924 年提出,故A项错误:材料的现象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直接关系, 故C项、D项错误。 8.【答案】C【解析】《红色中华》为中华苏维埃的机关刊物,粮食突击运动是中央苏区时期, 根据革命斗争形势需要,由于战争的紧急动员的需要开展的,故选C项:粮食突击运动跟调 动农民革命积极性无关,故A项错误: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反帝反封,夸大了粮食突击运动 的目的,故B项错误:根据图1所示,此时是土地革命时期,不是土地改革,故D项错误。9.【答案】C【解析】据材料“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可知,该动员 有利于团结国民党和广大民众,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扩大抗日整体力量,故选 C项:洛川会议召开时间是1937年8月,战争还未进入相持阶段,故A项错误:该动员是 为了争取民众抗日,没有关于“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性质”的表述,故B项错误: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于1936年西安事变时已初步建立,故D项错误。 10.【答案】A【解析】材料中呈现出来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上海从改革开放的 经济“后卫”顺利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前锋”,故选A项: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浦东新区的 开发都是上海发展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D项错误: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1994起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C项错误。 11.【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滚印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体现了阶级的逐渐诞生,反映了 这一时期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对探索国家产生具有重大作用,故选A项:滚印主要是 与国家权力有关,无法体现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了苏美尔文明, 无法反映文明的多元化特征,故C项错误:滚印是所有权和身份的标志,但不是君主制的产 物,无法反映君主专制的建立,故D项错误。 1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便是加强皇权”,可知该学 者意在强调罗马法复兴主要是由于世俗权力的现实需要,故选C项: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时俱进的法律特点、市民阶层的时代需求都会推动罗马法的复兴,但不是该学者强调的主 要原因,故A、B、D项错误 13.【答案】D【解析】法国人并非不知道太平洋的存在,如此处理或许是因为彼时他们对太 平洋地区缺乏兴趣,相反,诺曼地图大都对北美海岸和巴西作详细描绘,德塞利耶的地图甚 至将北大西洋直接称为“法兰西海”,这与法国商人和君主企图打破西、葡望断,在美洲拓 殖的兴趣相一致,故途D项:人类地理知识在探险中进步,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旨,故A 项错误:材料与法国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无关,故B项错误:16世纪法国、西、葡均未成 为资本主义国家,故C项错误。 1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霍布斯认为管理国家的技艺并非来自一般的经验,而是 从经验中提取的科学的、理性的法则,故选A项:材料均未体现B、C、D项,故排除。 15.【答案】B【解析】肯尼迪上台后更加重视亚、非、拉新独立国家的战略地位,他认为世 界环境已经发生巨变,传统西方盟友的利益固然重要,但不应该为此把亚、非、拉等新兴国 家作为对立面甚至抛弃它们。肯尼迪对第三世界的重视也是基于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活动,他 对苏联的第三世界政策以及对这些国家的外援都显得极度敏感,故选B项:传播自由主义思 想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壮大第三世界力量不是肯尼迪的目的,故C项错误:70年 代美国才进入到经济滞胀时期,故D项错误。 16.【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可以判断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群体形式出现,并形成多层次的、 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这些技术的横向关联性、综合性、交叉性极为突出,从 而使这些技术又呈现出极强的群体性,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科学转化为技术的速度加快, 故A项错误: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到了技术,没有科学的概念,故 D项错误。 17.(1)原因:统治者的重视,认识到修撰前朝史的重要性:唐朗开明包容的民族政策、“天 下一家”的思想:包含鲜明的正统观念,符合统治者的需求:南北经济联系的加强。(任答 三点即可,共6分) (2)进步性:发展“大一统”理论,扩大了“中国”的范围和疆域:突破传统的“华夷之 辨”,强调各民族多元一体:废长城,撤除华夷之间的一道藩篱:推行郡县制,使边疆与中 原逐渐一体化:因俗而治、因地制宜,重视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意义: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形成了空前“大一统”的 局面: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 的版图。(任答两点即可,共4分) 18.(1)特点:从业人数多:活动地区广:经营行业多:渗透能力强:商业资金分散:竞争 力较弱。(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 (2)原因:政治局势的动荡,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抗日战争等:交通格局的变化:外国资 本主义入侵造成经济格局的变化:自身的弱点:重农抑商的政策:农本商末的传统思想:儒 家传统观念。(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 19.(1)历程:第一阶段:1066一1166年,以土地为纽带,建立起封君和封臣关系,规范封 建权利和义务,形成贵族庄园和等级制。 第二阶段:1166一1350年,盾牌钱和《买地法令》的出现,推动工商业和市场经济发展,削 弱了封建生产关系。 第三阶段:1350一1500年,封建主义经济逐渐走向衰亡,货币和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 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共6分) (2)变化:成员关系更加平等:活动范围扩大:悠闲生活方式多样化。〔任答两点即可,共 4分】 原因:法国共和制逐步确立,人们的民主意识和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工业革命的逐步深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中产阶层群体日益扩大: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 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任答两点即可,共4分) 20.示例: 主题:改革开放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2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这三幅宜传画描绘了1978 年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新气象,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分)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和国家号召人民锻炼身体,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分):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全面展开,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民可以把农产 品自由定价,将自己生产的水果投入市场,提高收入(2分):1980年,国家开放深圳、珠 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国家主动对外开放,走向世 界市场,人民可以接触到可口可乐、芬达等外因商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2分) 宜传画作品展现了百姓审美价值,承载了特定时期的历史记忆,对研究改革开放的成就、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社会需求的变迁等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标准,如考生就其他角度进行阐释也可得分。)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