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2025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

更新时间:2025-03-12 13:16:11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陕西省榆林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检测,高中\高三\陕西省\榆林市\2024-2025学年下\历史

历史试卷-2025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图1)

历史试卷-2025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图2)


一非匹律:不达共48,共0才。
17.(14分)态考答案:
(1)主要内容:商品流通:技术传播:文化交融:人员往来。(4分)
影响:对中国:引入外来物产,丰富了民众的生活:吸收先进知识,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文化融合:活跃了
商业活动,优化了经济结构:促进了民族交融。对世界:密切了沿线各地区的联系,带动了沿线各国的经
济繁荣: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助力了人类的文明进步。(4分)
18.(14分)参考答案:
(1)理由:引进了西方的科技,治河技术发展:成立治河机构,综合治理黄河:水利法规建设的发展:提出
了黄河治本的思想。(一点2分,任答3点即可得分,6分)
(2》原因:民国:原有黄河治理体系的解体:政局动荡,长期战乱:政府重视不足、财政因难,且管理混乱: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一点2分,任答2点即可得分,4分)
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政府的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治理机构,统一管理调度;国家法制化和
科技化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点2分,任答2点即可得分,4分)
19.(12分)参考答案:
(1)变化:蔗糖产量大幅增加,价格逐渐下降:消费群体从贵族和富人扩大到普通民众,(一点2分,任答2点
即可得分,4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发展: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甘蔗种植园,扩大了蔗糖的生产规模。(一点2分,
任答2点即可得分,4分)
(2)影响:促进了欧州的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商业资本家实力增强。促进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
增强世界不同区域的经济联系,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对非洲黑奴的压追,是对人权
的严重践踏:对美洲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等。(一点2分,任答2点即可得分,4分)
20.(12分)示例一
我认为该理论过于片面,忽路了阶级斗争和改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将其制度体系、经济模式和普世价值观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全球历史的发展,1
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这一体系的核心,广大的亚非
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则论为边缘,因此该理论具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是该理论以资本主义为核心,具有片
面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的过程
中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又在和工人阶级的对立中完善其政治体制。工人阶级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建立起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除此之外,改革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1
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推动其民主政治不断完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推动其建立起资
产阶级代议制度。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向世界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智慧。
综上所述,该理论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扩张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具有片而性,其本质是在为美
国的扩张和霸权主义辩护。
示例二:
我赞同上述理论.
16世纪以来,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全球商业贸易联系的加强促
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纷纷撤起资产阶级革命,建
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联系更为紧密,对原料和市场的巨大需求驱使资本主义从欧洲
向亚非拉等地迅速扩张,在各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亚非拉等地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此同时,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用围内扩展,意大利、德国、俄国、日本、中国等纷纷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第二次工
业革命后,花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坻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至19世纪术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
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欣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这一体系的核心,广大的亚非拉殖民地半殖
民地国家则沦为边缘。
综上所述,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凭借其发达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将其制度体系、经济模式和普世价值观
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全球历史的发展。
【评分细则】
1.明确观点看法。(2分)
2.提取信息,结合史实进行阐述。(8分)
3,总结提升。(2分)
C.普通民众法律意识显著增强
D.政府对契约进行严格管理
表2中的史料记载可直接用于研究元朝
先生(许恒)每有奏对,则上自择善译者,然后见之。或译者言不速
《元朝名臣事路》
意,上已领悟,或语意不伦,上亦觉其非而正之。
《元史》
“臣素不读汉人文书,未解其意”
《庚申外史》
元朝最后一个皇太子爱猷识里达腊说:“李先生教我儒书许多年,我不省
书中何义:西番僧教我佛经,我一夕便晓。”
表2
A,汉化迟滞的现象明显
B.民族矛盾的尖锐突出
C.蒙汉杂糅的二元制度
D.草原本位的执政理念
北宋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内容包括“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罚式、聚会、主事”
七项,涉及宗族内部的行为规范和制度规定。而明代王守仁撰写的《南赣乡约》第一部分主讲乡约组织建设,
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第三部分主讲乡约聚会。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理学开始成为官方的哲学
B.心学成为道德教化的重要内容
C.以社会致化辅助社会治理
D.宗族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要单位
19世纪末列强加紧侵华,民族危机深重。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一经问世,便在知识界乃至社会各界引发热烈
讨论,众多知识分子纷纷研读并从中汲取思想力量。这反映了
A.传统学术体系的渐进调整
B.救亡与思想启蒙深度融合
C,西学东渐促进东西方交流
D.各阶层对民主模式的探索
8.1927年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会议批判并纠正了陈独秀右顿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这一决策旨在
A顺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新潮流
B.联合各阶层共同对抗国民党统治
C.实现党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探寻新的革命策略挽救党和革命
9.一篇关于共产党某时期土地政策问愿的报告中这样描述:“土地关系变化了,一个是反出为入,卖地是地主、
买地是农民。据统计,某地13家地主4年中卖出土地619亩,占土地全数的37%,有的卖出则占65%。”这
种做法
A改变了阶级关系
B.埋下了矛盾隐患
C.缩小了贫富差距
D体现了务实原则
10.1952年,新中国发起并举办了由多个国家参加的亚太和会。与会代表围绕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结束朝
鲜战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了《告世界人民书》等多项重要文件。该会议的召开主要是为了
A.展示新中国的和平外交形象
B.结束朝鲜战争以恢复国内经济
C.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D.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11.1979年4月,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广东省领导人在汇报工作时恳切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