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联考,高中\高三\浙江省\2024-2025学年下\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2024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参考答案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 首命题:衢州二中 次命题兼审校:嘉兴一中 审核:玉环中学 一、选择题1(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题号 2 3 4 5 6 答案 A D D A A B 二、选择题11(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D C C B A D C 题号 15 16 17 18 答案 A D B A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9题12分,第20题13分,第21题 11分,第22题16分,共52分。) 19.(12分) (1)市舶司。(1分)掌管对外贸易,包括征税、部分货物专卖经营(查禁走私等)、颁 发外贸许可文书。(4分,概括1分,史实叙述3分) (2)不同点:宋朝政府鼓励对外贸易,不重视朝贡;明朝维护朝贡贸易体系,严厉禁 止海外贸易。(4分) 有利条件: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明朝政府支持:宋元时期海上贸易奠定了基础: 郑和个人才能。(3分,任答3点得3分) 20.(13分) (1)因子:列强入侵:社会各阶层为救亡图存所作的努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 分) 表现:发表“八一宜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建成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4分) (2)目的: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地位: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3分) 认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悠久,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各民族共同缔造 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3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21.(11分) (1)背景:西方有禁奢的历史传统: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2分) 目的:维护旧杜会秩序(维护封建等级制度)(1分) 影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英国呢绒手工业发展,但随若商品经济发展,其执行效果并 不理想。(3分) (2)B第一产业(农业)C第二产业(工业)(2分) 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发展:(3分) 22.(16分) (1)是研究拜占庭政治经济的重要史料,是研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4 分) (2)评分标准: 标题:有价值判断2分,无价值判断1分,价值判读错误0分(题目只要有,就给一 分,如果有价值判断,2分) 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1分(只要分了段的,就有结构分) 论点: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任意角度 皆可)1分 史料:1个2分,共6分。如地理条件、历史条件及文化习俗的不同,古代文明表现 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表述:1分(最后结尾升华部分没有要求) 示例: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中华文化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茶叶和茶具传入英国等欧洲国家,迅速成为宫廷时尚,反映了中国文 化在西方的影响力。英国诗人沃勒的诗作不仅赞美了饮茶的风雅,还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 融。从中国的茶文化到西方的饮茶风尚,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使得不同民族在生活习惯、 杜会风俗上产生了新的认同。近代以来,随治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 遭受了严重冲击。如英国在将印度变为其殖民地的过程中,把英语和英国的法律体系、政 府体制等移植到印度,中国也出现了政府废除春节等现象,体现了不同文化在碰撞过程中 产生的矛盾。 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应充分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 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州蓝四安 6.下图是当今世界某国际组织的成员国示意图,对该组织的认识正确的是 A.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B.有利于国际治理机制的发展与完普 C.是首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D.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有学者认为,由商到周绝对不是后世以为的改朝换代,而是两个不同且长期冲突的文化拉锯斗 争后产生了此消彼长的新局面。下列属于周文化“新局面”的有 ①“敬天保民” ②“封建亲戚” ⑧“工商食官” ④“书同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元世祖忽必烈在潜那时期,重用汉族谋士,学习《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谋士刘秉忠曾 提出立纲常礼教、清刑法吏治、重农桑产业、知人普任、大开言路、轻徭薄赋、开设学校、教 化民众等观点,忽必烈欣然接受。对这一现象认识最合理的是 A.衢家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B,促进蒙汉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C.蒙古民族分化政策的悖论 D.服务于军事扩张下的实用策略 9.1861年清穆宗即位,次年改元“同治”,有学者认为“同治”有内外共治之意,从同治时期的 政治实践来看,军机处以宗室(恭亲王)领班,满汉南北并用,…重要或难决之攻亦每每咨 询京外督抚,凡此种种,皆为“同治”精神的体现,与康乾时期君主独断之治大不相同。该学 者意在说明 A,清政府实行民主化改革以挽教时局 B。鸦片战争后出现中央权力下移趋势 C.统治者重塑政治语境扩大统治基础 D。西学东渐影响清朝后期的政治实践 10。“反对地主资产阶级的民主,主张工人农民的民主,打破地主资产阶级经济的和政治的权力,以 除去反动杜会束缚劳动者和农民自由的一切障得,并用群众政权的力量,取得印刷机关(报馆、 印刷所等)开会场所及一切必要的设备,给予工农劳苦民众,以保障他们取得这些自由的物质 基础。”这段史料最有可能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论持久战》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D.《论联合政府》 11.20世纪60年代开始,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经过短期培训、无固定薪金、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大 量涌现,群众称呼他们为“赤脚医生”。有学者认为,赤脚医生把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从48岁拍 高到了67岁,把农村新生儿的死亡率、幼儿的天折率从20%一30%降低到3.7%左右,把农村疟 疾、流脑疾病降低到最低水平并消灭了血吸虫和天花等传染病。由此可知,“赤脚医生”的大量 涌现 A,极大提升我国的医疗科技水平 B,使卫生防疫体系深入到农村基层 C.建立起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D,为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 12.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一条线”是指从中国、日本 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需统一 战线;“一大片”是指团结“一条线”周围的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扩张势头。对这一战略说法 正确的是 A.推动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B.开始改变“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实现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13.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等级分明的种姓制度。下表内容本质上体现了 种姓 种族 职业 婆罗门 雅利安人 祭司、知识的垄断者 刹帝利 雅利安人 武士 吠會 雅利安人 农民、牧民、商人 首陀罗 原始居民 工匠等 A.种姓制度是社会分工的体现 B,雅利安人凭借其先进的文明建立统治 C.原始居民在经济上占有优势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混合产生该制度 1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创造出“中世纪”这个术语。最先将这个概念用于历史学的,是15 世纪意大利史学家弗拉维奥比昂多等.他们把西欧5世纪至15世纪的那一千年称作“中世纪”, 意指古希腊罗马文明与他们所处时代两座文化高峰之间的“中间年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世纪在文化领域没有任何建树 B.。混乱与黑暗是中世纪的代名词 C.这一认识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 D。史学家的判断最接近历史真相 15.右图是近代某三角贸易关系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 的是 A.中国、英国、印度 B.欧洲、非洲、美洲 C.葡萄牙、中国、日本 棉花白限 D.西班牙、印度、中国 16.下图是1917年10月俄国傲德萨的一个刊物刊登的一组四格漫画。 棉织物 四幅漫画标题分别为“德国人在比利时”“保加利亚人在塞尔维亚”“土耳其人在亚美尼亚”“俄 国人在俄罗斯”。该组漫面意在 MArA3MTH正 A.批判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径 B,说明巴尔干地区是一战的火药桶 C,论证推翻沙皇统治的必要性 D,反对俄国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