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2025年历史试卷、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河南省郑州市2025 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1)积极作用:①减少征收环节,降低行政成本和基层腐败:②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白银货币化: ③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④缓解赋役不均,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⑤增加财政收入,缓解朝廷赋税征收困难:⑥加强经济方面的中央集权:⑦推动赋税货币化改革,对 后世影响深远。(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原因:①山东地区商品经济相对江南地区不发达,白银流通不足:②损害士绅阶层既得利益, 受到士绅阶层抵制:③政策执行僵化,强制推行统一标准:④政策实效依赖地方官员能力,官员执行 不力:⑤中央集权弱化,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⑥历史惯性作用,适应新制度需要时间。(每点2分, 任答4点得8分) 18.(12分) (1)背景:①受日本劳动教有的影响:②清末新政和民国政府的推行: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⑤民族危机的加深。(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特点:①利用媒体广泛宜传:②思想改造与劳动实践相结合,有较强的政治色彩:③形式多 样:④重视发挥榜样作用:⑤党和国家重视。(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19.(14分) (1)变化:①律师社会地位提高:②律师从业限制放宽:③增加了相关法律规范:④律师执业人 数增加:⑤由封建性质向资本主义性质转变。(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影响:①奠定了近代德国律师制度的基础:②促进了律师职业的专业化和规范化:③保障了 司法公正和公民权利: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⑤有利于社会稳定:⑥为其他国家律师制度提供了 借鉴。(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 20.(12分)示例: 论题: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达尔文主义形成,使西方历史进步观异化为殖民扩张的辩护工具19世 纪,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生产力的飞跃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出现奠定物质基础。这种将生物进化论移植到人类社会 的理论,宜称“适者生存”是文明演进法则,使殖民扩张获得“科学化”辩护。在工业革命提供的强 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助力下,在社会达尔文主义打造的“进步”取代“落后”的合理化外衣下,西方 历史进步观异化为殖民扩张的辩护工具。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 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 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工业革命创造的物质优势,通过殖民扩张转化为地缘政治权力,再经由社会达尔文主义完成价值 体系的重构。三者形成的闭环效应,使19世纪成为西方中心论主导的历史解释范式形成期,并支持 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 (其他论题参考: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西方历史进步观的演变: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历史进步观 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挑战了进步史观的西方中心、单一标准等等。) C.北宋时期早朝坐论之礼不复存在 D.废止早朝坐论之礼降低行政效能 5.为了借助女真人建立金朝、南下灭宋的威名,努尔哈赤设立国号“大金”。皇太极继位后, 公开否认本国与金朝有直接联系,并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族名为“满族”,改元“崇德”。皇 太极的做法有利于 A.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 B.完善南北面官制度 C.缓和与明王朝的关系 D.强化满族身份认同 6.1873年,轮船招商局建立后,曾经互相视为敌手的旗吕、太古、怡和等外商祥行,化干戈 为玉帛,并声言:在江、海航线上,“见他公司有船同日并走者,必与之争拒”。这说明 A政府允许民间设厂促进航运业发展B.中国航运业的半殖民地化加深 C.经济利益推动列强与清廷走向合作D.近代化实践冲击列强在华利益 7.1921年初,赵子健在郑州铁路职工学校,向工人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情况。3月,李大钊 到郑州视察时,他鼓励工人团结起来,争当社会的主人,这表明当时 A.中国共产党注重工人教有 B.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C.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D.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成熟 8.1933年,苏区军民掀起了购买政府经济建设公债的热潮。福建红坊区5天之内推销公债100 00元:在胜利县,一个贫农自愿买28元公债,一个中农自愿买40元公债,这一举措 A.冲玻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B.反映了主要矛盾的转移 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9.下图为1964年拍摄的动画片《半夜鸡叫》的剧照,该片讲述了旧社会地主周机皮在半夜学 鸡叫,迫使长工们早起干活的故事,该动画片体现出当时的艺术创作 A.适应了土地革命需要 B.配合了意识形态宣传 C.创新了文化传播形式 D.批判了封建伦理思想 10.1978年11月10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学会用经济的方法管理经济, 要注意加强责任制,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 好起来。这一讲话 A.有利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B.表明经济责任制成为共识 C.得益于经济特区的实践 D.反映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 11.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苏美尔时期的泥板中,至少有五千块属于文学作品,内容包括 神话、史诗、故事、格言等。苏美尔城邦中还有一个相当活跃的知识阶层,他们有专门的学校, 叫做“泥板书屋”。这反映了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人文艺术的包容性 C.文明间的交流密切 D.区域文明的多元性 12. 国家 国王 事件 英国 亨利二世 推行司法改革,国王法庭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有效的 (1154-1189年在位) 行使司法权。 法国 腓力四世 向教会征税,囚禁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此之后连续七 (1285-1314年在位) 任教皇都被迫驻扎在法国阿维农。 根据上表可以推知,英法两国的举措 A.完善了西欧封君封臣制 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C.意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打击了基督教会的势力 13.1541年,马丁。路德说:“以前有30盾就已敷用,现在有100盾也不敷用。为什么?以 前一舍费尔谷物值20到30芬尼,而现在一舍费尔谷物就值90至120芬尼”。出现上述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 A.宗教改革的影响 B.农业技术的衰退 C.罗马教廷的盘剥 D.殖民扩张的推动 14,18世纪末期,美国消费的中国布料多达三百万匹,“南京布”成为美国的专有名词。而到 了1820年左右,美国消费的中国布料数量却逐渐减少。产生这一变化是由于美国 A.海禁政策的阻碍 B.种族偏见的影响 C.生产方式的变革 D.国内战争的破坏 15,1919年3月,日本外务省向媒体发布《对美舆论引导纲要,要求将山东问题报道焦点从 “权益获取”转向“揭露西方伪善”,并将威尔逊的对日妥协定性为“盎格鲁一撒克逊种族对黄种 人的集体背叛”。这一举措旨在 A.争取亚洲国家的同情 B.支持日本的对外战略 C.打玻日美的盟友关系 D.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16.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推出了针对亚非拉新兴国家的“青年领袖项目”,邀请这些地 区的青年访美、留学,亲身体验美国社会,加强与“自由世界”的合作。这一项目 A.凸显了美国改府的冷战思维 B.强化了青年群体的国家认同 C.旨在展示美国的国际影响力 D.数励了第三世界的独立运动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