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开年考试,高中\高三\辽宁省\2024-2025学年下\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2024一2025学年高三三月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D解析】“大禹五服制”中描述的理想化圈层结构是将疆域划分为“天子之国一甸服一侯服一绥 服一要服一荒服”,从畿服重地到落属下国,控制力是逐层递减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实行直接与间接 控制相结合的国家管理模式,并未建立高度集中的国家组织管理体系,D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出现于春 秋战国时期,且材料并未涉及该表述,排除A项:夏朝的统治确实是王权与神权的结合,但材料中未涉及, 排除B项:血缘关系会影响行政区划,但不起决定作用,且材料没有涉及血缘与行政区划的关系,排除 C项 2.D解析】这是对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封侯王君长,赐以衣冠、印绶,进行行政认定,体现出对民 族上层的羁摩怀柔,选D项。“消除”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直接管理,当时的直接管理,体现为 编户齐民,材料看不出,排除B和C项。 3.A【解析】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女性诗人、作家、书法家、音乐家以及深通经学的 女文士。”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文化剧烈冲突,各民族之间文化相互吸收和融合,社会风 气开放。魏晋时期随着崇尚自然、不拘名教的玄学的产生和发展,士人形成恣情任性、不拘礼俗的士风,故 能够出现材料所述的现象,A项正确。材料突出稳晋南北初时期女性的文学艺术成就,玄学研究的发达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开放,不能说是女性文学艺术人才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是 文学艺术繁荣的表现,并非原因,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选频繁,社会动荡,商品经济并未有显 著发展,排除D项。 4.A【解析】唐榈中后期,由于藩镇割据,中央权力衰做,地方权力增强,内轻外重局面深化,原来到地方 做官被视为“斥逐”,现在则主动要求到地方做官,A项正确。材料强调京官对于派往地方的后不同的态 度,反映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这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B项: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形势加剧,排除C项: 这与监察制度无关,材料主要涉及官员任职地方的态度,排除D项。 5,D解析】两广地区在地理上相互毗连.依据材料“广东巨贾潮西江而上,深入到广西的产米区”,可得 出区域内长途贩运活跃,同乡会馆也从侧面印证两地贸易往来颊繁③④正确:材料中广东商人介入到粮食 贸易中,而非粮食生产,排除①:材料与市镇经济无关,“梧州、浔州、柳州、桂林”是产米区,排除②,故选 D项。 6.D解析】清朝前期实行解协前制度,地方财政收人上交中央,再由中央按地方所需划拨款项,这体现 了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模式。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国库亏空,清政府被迫允许地方“就地筹款”,并将解 协的制度改为雄派制这意味着地方财玫自主权增加,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反映了中央集权遭到削 弱,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此时清朝地方军事势力的状况,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动乱对中央财政体 系的影响,未涉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国自然经济的发展状况,未涉及自然经 济解体的表现,不能得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排除C项。 7,D解析】华资煤多在内陆.虽然生产成本低,但运输到上海销售的成本偏高,而外国(资)煤虽然生产 成本偏高.由于被外国控制的中国煤矿多临海.所以运输到上海销售的成本却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 国(资)煤多通过海运运输至上海,华资煤多依靠内陆铁路运输至上海,或铁路转海路运输至上海,其高品 的运翰成木导致其生产成本虽然低,但市场竞争力却难以企及外国(资)煤,D项正确。当时中国经济处于 帝同主义瓜分状态,日本并没有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近代华资煤虽然生产成本 低,但是产能极小,这既反映了华资煤炭工业资本实力弱,也反映了技术落后,难以实现更大规模生产,且近 代中国工业技术处于落后地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外在煤炭市场的竞争变化情况,无法得出二者竞争 加刚的结论,排除C项。 8.B(解析】李大钊从经济上来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观察 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动,这表明当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B项正确。李大钊的文章是运用唯物史 观分析社会变迁,没有体现民主科学思想,且材料仅仅是李大钊个人的观点,无法得出“深人人心”,排除A 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国人数亡方式,无法知晓是否改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只是李大钊个人对近代思想 变动的认识,无法体现周家思想在社会的统治地位是否动摇,排除D项。 9.D川解析】据题干“抗战初期,中回的目标是恢复七七事变前的版图:伴随着战争的持久进行,国民政 府对战后版图的构想发生了较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反映了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中国 对自身权益的争取和维护意识增强,这从侧面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升,D项正确。当时的国际秩序 并不公正平等,排除A项:帝国主义并没有放松对华侵略,而是在战争中不断调整策略,排除B项:题干是 国民攻府对战后版图的构想,不能表明外交平等成为国人共识,排除C项。 10.D解析】1979年1月,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展.“五定一奖”实质上就 是包产的生产责任制,这是要突破人民公社体割的束缚,解放农村生产力的探索,选D项。“根本”说法错 误,还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排除A项。这不是基层自治.而是生产责任制,排除B项。这只是部分地区的 一种模式,看不出中央统一政革模式.排除C项。 11.D解析】亚历山大里亚位于古代埃及,但这却是一座希腊化特征明显的城市,由此体现了希腊文化 的影响,D项正确。“开创”的说法无法体现,排除A项:亚历山大里亚的兴起体现的是希腊文化的影响,而 不是移植希册的城邦政治,更没有打断埃及的历史进程,排除BC两项。 12.D[解析】根据材料“理想的城镇应为2400一1600英尺,因为直径范围太长就会看不清沿城罐传递 的信号”“5万人是最为合适的”,可得出罗马人对理想城市的人口和直径范围都有一定要求,主张保持适度 性,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交通,排除A项:“因而对城防不利”“获得自己所需的大部分用粮”,这都是从安 全的角度即防御敌人侵扰,来考虑城市的规模问题,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基黜设施,排除C项。 13.A【解析】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认为基径教徒的天职不是在天国而是在尘世间,这充分说明其主 张积极入世的态度,A项正确。结合所学,马丁·路德的主张有利于打破天主教会的权威,增强世俗王权, 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马丁·路德对基督教徒天职的认识.不涉及基督教权威,宗 教改革不否定基督教,反对的是天主教会的权威,排除C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核心思想,材料所 述为宗教改革,排除D项。 14,C【解析】由于全球贸易网的发展.作为热带饮品咖啡可以大量输人荷兰,故选C项。价格革命会提 升物价,会抑制消费,排除A项:民众消费习惯的变化是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项:劳作方式不会直接影响 咖啡消费.排除D项。 15.A【解析】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图片中间“衣着光 鲜的有线人将参观破败、混乱的贫民窟当作一种休闲方式”,体现了工业革命过程中导致的贫富差距现象, 揭示了工业革命的弊端,A项正确。本题主旨为“贫富分化”,而“工业发展忽视环保”不符合主旨,排除B 项:工业革命后,社会两极分化,底层民众生活艰难,排除C项: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是在二战后,时间与材料 不符,排除D项。 16.C【解析】根据统计图可知,1960年西欧主要国家卫生,援助、养老等公共支出占国家当年财政支出 比例均较大,说明国家通过干预手段,推动社会公共管理,C项正确。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援助欧洲 的计划.图示为西欧主要国家公共支出占比,和欧洲援助计划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不能看出西欧各国的 财政全部收入与支出情况,不能得出西欧各国财政赤字严重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区域集团之 间协调发展,排除D项。 17.【参考答案】 社仓法是朱熹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农村储粮备荒及社会救济方面发挥了相当大的作 用。(1分)它增强了救济的覆盖面和针对性,有利于帮助百姓度过饥荒,保障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于锥 护统治:诚少官府储粮的浪费,使官仓粮食储备更新,保障了国家粮食储备:行政力量介人同时发挥民间自 我管理,保特了社仓的良好运行。(9分,任答3点)同时,社仓法也有一定的弊端,如利息过高,对农民的剥 削过重。(2分)】 【解析】根据“所恩不过市井惰游辈,至于深山长谷,力精远输之民,则虽饥饿濒死,而不能及也”“既以 舒民之急”等联系所学,可得出社仓法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它增强救济的覆盖面和针对性,有利于帮助百 姓度过饥荒,保障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于维护统治:“又得易新以藏”“朱熹考虑到贫民急迫的粮食需求与官府储粮的巨大浪费之间的深刻矛盾”“已将元米陆百石纳还本府”,可得出诚少官府储粮的浪费,使官 仓粮食储备更新,保障了国家粮食储备:“系臣(指朱熹)与本乡土居官及士人数人同共掌管,遇敛做时,即 申府差县官一员监视出纳”,可得出行政力量介入同时发挥民间自我管理,保持了社仓的良好运行:“并且 定每石米收取20%的利息,实际上年化利率大体上为46%。后建立社仓以储之”“其见管三千一百石,并是 累年人户纳到息米”,可得出社仓法也有一定的弊端,如利总过高,对农民的剥削过重。 18.【参考答案】 (1)不同:京师同文馆译书以社会科学类为主,尤以法律、对外关系类偏重,总体数量少:江南制造局翻 译馆译书以翻译科技书籍为主,数量较多。京师同文馆译书成员主要是在校师生: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主要 是聘请中西人土。(3分) 相同:向西方学习:服务于洋务运动的需要。(2分)】 原因:京师同文馆以培养新式翻译和外交官为主要目标,并非专设的译书机构:洋务运动从“自强”阶 段向“求富”阶段发展.需要更进一步了解西方科技。(2分) (2)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对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需要更加深人,另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对外交涉事件日益增多,需要了解西方和培养翻译人才,这些助推了洋务运动时期的译介出版活动。洋务 运动时期的泽介活动促进了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回的传播(推动了西学东渐):助推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促 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推动中国传统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推动了中国近代出版发行事业的发展:(1点2 分,3点5分)对于西方政治制度及思想涉及较少,主要停留在科学技术层面。(2分) 【解析】(1)不同:据材料一“京师同文馆的师生共翻译了国际公法、世界历史,地理,天文以及自然科学 等各类书籍29部,其中外交7部、政法5部,数理化7部、天文2部、医学2部、历法3部,其他3部“可知,京 师同文馆译书以社会科学类为主,尤以法律,对外关系类偏重,总体数量少:据材料二“共售书超过83000 册”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英译图书的分类及数量表”可知,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以翻译科技书籍为主, 数量较多:据材料一“自开馆以来,译书为要务,其初总教习、教习等自译,近来学生则颇可襄助,间有能自 行翻译者”“师生共翻译了”可知,京师同文馆译书成员主要是在校师生:据材料二“在之后的时间里,江南 制造局翻译馆延聘中西人士,采用口译和笔述相结合的译书方法,翻译、编译出版了大量西方书籍”可知,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主要是聘请中西人士。相同:据材料一“以培养新式翻译和外交官为主要目标”和材料 二“洋务派在实我中渐渐感到,不懂得西方科学原理,就很难真正章操西方科学技术”可知,向西方学习:服 务于洋务运动的需要。原因:根据材料一“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以培养新式翻译和外交官为主要目 标”得出,京师同文馆以培养新式翻译和外交官为主要目标,并非专设的译书机构:根据材料二“1865年,曾 国藩、李鸿章设立江南制造局。洋务派在实践中渐渐感到,不懂得西方科学原理,就很难真正掌握西方科学 技术”并结合所学得出,洋务运动从“自强”阶段向“求富”阶段发展,需要更进一步了解西方科技。 (2)评价:根据材料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英译图书分类及数量”和所学得出,促进西方科技知识在中 国的传播(推动了西学东渐):根据材料二“洋务派在实践中渐新感到,不懂得西方科学原理,就很雅真正掌 握西方科学技术”并结合所学得出,助推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根据材料二“江南制 造局翻译馆延聘中西人土,采用口译和笔述相结合的译书方法.翻译、编译出版了大量西方书籍”并结合所 学得出,推动中国传统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根据材料二“从1871年江南制造局出版第一部译著到 1880年,共售书超过83000册"并结合所学得出,推动了中国近代出版发行事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江南 制造局翻译馆英译图书的分类及数量表”并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得出,对于西方政治制度及思想涉 及较少,主要停留在科学技术层面。 19.【参考答案】示例 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2分) 论述:近代以米,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逍受了 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 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2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新中国制度奠基时期,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