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语文试卷-福建省龙岩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3月教学质量检测

更新时间:2025-03-12 14:06:57

试卷分类:高三语文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2025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高中\高三\福建省\龙岩市\2024-2025学年下\语文

语文试卷-福建省龙岩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3月教学质量检测(图1)

语文试卷-福建省龙岩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3月教学质量检测(图2)


龙岩市2025年高中毕业班三月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
解析:原文“在继承、接受赠与等情况下被视为已出生,胎儿在此种情
形下具有民事主体地位”
2.(3分)》
C解析:C依材料二信息,人工智能应归入工具性主体
3.(3分)
D
解析:材料二第四自然段中提到“通过赋予人工智能有限法律人格”来
明确财产持有权和使用权的前提下,才能探讨合法性。如果不强调这个前提,只
能佐证其“可行性”,而非“合法性”。
4.(4分)
①权利与义务的有限:人工智能并不具有与自然人完全相同的权利义务,只能
享有在特定情形下的财产持有权和使用权。
②行为能力有限:人工智能的行为能力受限于其设计、技术和应用,由人类负
责监督和控制。
③责任能力有限:人工智能的责任能力与自然人的责任能力不同,以自己的财
产在一定限度内独立承担责任。
5.(6分)
正方①合理性:符合现实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从法律人格的历史演变可得
出结论,如法人、“没有脸庞”被认定法律主体。
②正当性:能清晰地界定或认定人工智能作为工具性人格的权利、义务,能更
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而不会损害以人为中心的主体制度。
③必要性:法律赋予人工智能有限人格,让人工智能拥财产权,能分担责任与
风险,不会损害以人类为中心的法律和伦理秩序。
反方①不合理:独立承担责任是法律主体的客观要求,人工智能没有自我判
断纠错能力,没有财产,无法独立承担责任。
②不正当:从伦理的角度看,将挑战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弱化人在法律
与伦理秩序中的主导地位。
③没必要:法律人格是在社会需求中是不断扩张,但现实场景没有显示出人工
智能需要作为法律主体的真正客观需求,也没有显示出既有的法律制度阻碍了人
工智能的发展。
(只列出己方观点,没有反驳对方观点理由的最高不超过3分。)
6.(3分)
B
解析:“表现人物性格的偏执与喜怒无常”错,前后态度的对比表现的
是刘独眼爱女情深,对小染一派宠溺。
7.(3分)
D
解析:这里的动作细节是刘独眼为辨识战士衣色而做的掩饰,表现了人
物的机警。
8.(4分)
①染色技艺精湛绝伦:能满足任何顾客的苛刻要求,能为八路军染出色泽完
全一致的棉衣布料,为常人所不能为。
②调色配彩经验独到:制作染液时手指蘸水探温度高低,咂吮染液辨料之多
少,经验老到,一丝不苟。
③对染色植物珍爱成痴:因人压折一小片花便怒不可遏,捣碎篓子报复泄愤,
见出对花草的极致爱惜。
④坚守传统初心不改:传统染色工艺已被新技术取代,仍终日摆弄染缸,坚
守传统工艺,传承工匠精神。
(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三点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的情得分。)
9.(6分)
①刘独眼一生为人染色无数,唯独不曾为自己染出一丝色彩,鲜明对比中体
现了其无私忘我的精神境界。
②无任何色彩的原色也是融入大地、与万物一体的颜色,包含了有无转化的
深沉哲理,也表达了真正的博爱精神。
③染色技艺高超的刘独眼留给自己的竞是原色的布,令人意外:这一选择又
与其待人的赤诚博爱相合,实是情理之中,安排巧妙。
④戛然而止,余韵悠长:小说以殓衣的原色与万物融为一体作结,有留白的
效果,耐人寻味。(答出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的情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10.
(3分)
BDF
顾群臣如寇雠,劳近以事远,求名而丧实,故其亡也忽焉。
11.(3分)
B.
解析:“德义之不修”“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知东方之既白”的
“之”是助词,用在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解析:文中未提及炀帝知晓尧、舜与桀、纣的区别,隋炀帝“肯定尧、
舜而否定桀、纣”是唐太宗的话而非魏征的看法:而且炀帝的覆亡,根本的原因
是他“恃其俊才,骄矜自用”,而不是”不能让智者勇者竭尽全力辅佐自己“”
拥有帝王的气运”。
13.(8分)
(1)即使有勇敢的士兵,明智的将领,接连不断地被消灭,没有人能够抵御他们。
(“虽”,即使:“莫之能御”,宾语前置句,应为“莫能御之”,译为“没
有人能够抵御他们”,句意2分。)
(2)推究事物的起始和终结,就像符节一样契合呀。(“原”,推究:“若”,
就像:句意2分。)
14.(5分)
①开凿运河,修筑驰道,西出玉门,东逾碣石,堑山堙谷,浮河达海:穷奢
极欲,滥用民力:②西规奄蔡,南讨流求,屡次出征三韩:好大喜功,征战不休:
③疏远猛士,猜忌忠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施政中的问题:用人不当,赏罚不明。
(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史臣评论说:古代那些先代帝王之所以能够兴起,若不是凭借至高的德行、
深厚的仁爱感通天地,建立丰功伟绩,广泛施惠利民,大力匡济艰难时局,不然
的话,就没有办法成就帝王之道了。
自从周朝国势衰微,隋朝的国运将要兴盛起来,隋文帝杨坚(武元是杨坚的
谥号)、唐高祖李渊都对王室建有大功,他们平定南方各国,摧毁东边的割据势
力,总理各种政务,平定天下三方,然后改变了百姓的歌谣,迁移了代表王朝正
统的宝鼎(意即改朝换代)。唐高祖对内安抚百姓,对外抵御外敌,每天忙得没
有空闲时间,把心腹之事托付给杰出的人才,把御敌卫国的重任交给得力的武将,
文臣武将竞相效力,众人的谋略全都得以施展。降服了扰乱华夏的外敌,扫除了
举黄旗(古代帝王用黄旗)造反的贼寇,深厚的恩泽覆盖到国内,剩余的声威震
慑到边远地区。
隋炀帝继承了前人的基业,登上了那伟大的皇位。他自恃拥有帝王的气运,
忽视帝王大业的艰难,不致力于用道义来体恤百姓,却想着向海外宣扬自己的威
风。运用拒绝劝谏的智谋,施展文过饰非的辩才,以出行没有到达更远的地方为
耻,却忘记了修养道德仁义。于是开凿运河,修筑驰道,在道路两旁种植柳树、
杞树,用金属的槌夯实道路。向西出了玉门关,向东越过碣石山,开山填谷,通
过黄河连通大海。正计划向西谋取奄蔡(古代西域国名),向南征讨流求(今台
湾),打算总领北方各族的军队,屡次踏入三韩(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三个部落
联盟)之地。于是对外疏远勇猛的将士,在内猜忌忠诚贤良的大臣,以有盗贼的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语文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