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更新时间:2025-02-24 14:31:03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2025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中\高三\江西省\2024-2025学年下\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历史试卷-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图1)

历史试卷-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图2)


江西省2024一2025学年高三2月统一调研测试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由图中的遗址名称,如良渚,河姆渡、大议口等可知该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C项正确:我国在夏朝进人奴
隶制社会,排除A项:B、D两项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之前.均排除。
2.【答案】A
【解析】材料明确提到民族交融在文化,经济、政治以及地域等多方面都有体现,说明民族交融是多元且广泛的过
程,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其速度和稳定性,排除B项:材料未着重体现其曲折性,排除C项:D项与材料所强
调的民族交融在多方面的体现相悖.民族交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并非偶然和短暂.而是一个较为长期且较为广
泛的现象,排除。
3.【答案】D
【解析】隋朝时期形成的各类专门的“户”,明确了不同人群的职业分工,强化了对人口所从事职业的管理,使各
阶层之间的流动相对固化,故选D项:材料是对不同职业类型的划分,没有体现经济结构调整,排除A项:该现
象无法抑制土地兼并发生,排除B项:社会秩序的稳定与这些职业分类并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
4.【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现象,都能体现商业活动的活跃,故选B项:文化氛围浓厚不是材料主要强调的内容,排除
A项:铜版印刷涉及一定科技,但材料无法体现其水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广告行业是否兴盛,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这些著作都涉及与西域和安南等地的交往,能直接反映明代外交活动情况,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明
朝的外交活动,未涉及对外贸易,排除A项:材料重点并非文化交流,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边疆管理的内容,
排除D项
6.【答案】A
【解析】经世致用的理念符合关注现实、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的特点,故迷A项:重农抑商主张与材料内容无关,排
除B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时期的观念.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洋人.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预备立宪过程中部分人土主张缓行的本土理论且得到响应,说明预备立宪确实存在诸多复杂因素,符合
材料内涵.故选C项:“预备立宪”是政治改革,尚未上升到“革命”,排除A项:B项表述绝对,排除:根据材料不
能得出本土理论助力立宪稳步实施的结论,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这则报道描述的是1936年的西安事变。图中有“争取中华民族生存”的字样,推知西安
事变具有民族主义的性质。又可从图中“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的字样推知西安事变又具有民主主义的
性质,C项正确:西安事变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中国
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后,排除A项:图中文字“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可知报道发表于西安事变的第
二天,可见西安事变尚未得到和平解决,排除B项:抗日并不是国人的共识.亲日派就不主张抗日,排除D项。
9.【答案】D
【解析】“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运动”和“开展了大规模扫育和扫除封建迷信,改革陈规陋习等移风易俗活
动“都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动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除旧布新”和“新中国的社会面貌也随之一新”都可
以体现“成效显著”,D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表现在私有变为公有,材料是思想改造,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为阶级矛盾向人民内部矛盾转变,排除B项:党的工作重心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七届
二中全会的召开就产生了比较明确的转移(在此之前.随着部分地区的解放,工作重心即已逐渐转移),排除
C项。
【答案】A
【解析】中国与不同国际关系行为体建立伏伴关系,能够拓展中国外交的发展空间,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外
部环境,A项正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于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排除B项:“亲、诚、惠,容"
理念主要适用于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且是十八大以后提出,排除C项:“另起炉灶”是相对于以前的国民政
府的外交政策,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答案】B
【解析】古罗马建筑在古代希腊的基瑞上发展为梁柱与拱券结构,说明古罗马建筑受希腊影响深远,又融进本土
特色,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古罗马建筑对希腊的继承发展,面非突出创新成果显著,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
关于古罗马建筑注重实用功能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主要围绕古罗马建筑与希腊建筑的关系展开,未体现风
格独特性和多样性,排除D项。
【答案】D
【解析】欧洲人不能直接大批得到亚洲商品,只能通过传统商路且经过多方转手,这就使得新航路开辟具有了必
然性,故选D项:材料只是强剥欧洲人获取亚洲商品的途径,不能得出传统商路地位至关重要的结论,排除
A项:材料的重点不是在强调亚洲商品受欧洲人青睐,而是获取商品的途径问题,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说亚洲
商品到达欧洲需经过多方商人,不能说是被多方垄断,排除C项。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世界市场相对新航路刚开辟时已得到发展,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意味着商品流动
更加频繁,更多的茶叶进入,一方面使得茶叶价格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从而冲击了咖啡
等饮品市场,B项正确:饮品竞争无法决定市场格局,排除A项: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时期的一个特定概念,
指金银大量注人西欧.使得西欧金银贬值,物价飞涨,而材料中的茶与咖啡的价格都在下降,排除C项:材料未
涉及文化交流排除D项。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美国知识分子要求国家发挥作用调节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反映出国家干预思潮的逐渐兴起,故选
A项:材料只涉及知识分子,“普避”过于绝对,排除B项:福利国家建设于二战后,排除C项:“滞胀”现象出现
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D项。
【答案】A
【解析】党卫军是德国纳粹党的特务组织和军事组织。材料“1936年党卫军领袖高视阔步的庄严人场式上,正
演奏着铿锵的战争进行曲,却被小说主人公奥斯卡的铁皮鼓鬼使神差地引向·蓝色多瑞河'的演奏”反映了德
国在二战前后的社会变迁和人们的心理状态,将原本严肃的党卫军入场式戏谑为轻松的交谊舞会,这种转变从
划面反映出德国人对二战的反思,A项正确: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欧洲一体
化的内容,排除C项: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等原因,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在0世纪五
六十年代更是出现“黄金发展时期”,并未长期停滞,排除D项。
I答案】D
【解析】材料中既提到了静态保护方式,又列举了多种动态保护形式,表明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多元且注重传承
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以静态保护为主、动态保护为辅助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保护
方式的多样性,而非创新形式提升保护效果,排除B项:材料主要围绕保护方式展开,不是强调结合时代推动文
化弘扬,排除C项
【答案】(1)表现:儒家法律指导思想的确立:引经决狱,引礼入法:礼法合流,德主刑辅:原心定罪原则:确立法
律的基本原则。(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
(2)进步之处:立法原则制度精准化:审判从轻原则:法律体系的完善:诉讼审判程序的规范。(每点2分,共6
分)(评分说明:凡是摘抄材料中的文言文材料,且不加以解读分析的,均不给分)
发展状况: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或答:“德治”“礼治”与“人治”(“法制”)逐步高度结合)。(2分)
【答案】(1)特点:总体上进展缓慢(或客:城市化率低):城市人口占比重较小: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城市进程受社
会性质,列强侵略战争,内战和政局变动等因素制约:与社会近代化水平相关。(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
(2)趋势: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城市数量、城镇人口总体平稳(缓慢)增长: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
年代初期,城市数量、城巾人口增长迅速;20世纪90年代至今,增速又进入平稳时期,但城镇人口继续迅速增
长:21世纪以来,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
原因: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
【答案】(1)变化:农业生产实我的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农业领域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建立和发展:农业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或答:劳动力结构以原住民为主到原住民、白人、黑人和混血人口
等混合)。(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
(2)举措:推广农业机械化(或答:改变农业生产的动力以及改革耕作技术):推动家庭农场的大量建立与农业
生产集约化:废除黑人奴隶制:顺布《宅地法》:推行“西进运动”。(每点2分,共8分,任答四点即可)
【答案】示例一(12分)
探究问题:古希腊人文精神是如何起源的
成果展示: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民主政治发展,在此基础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普罗
泰格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三大暂人”苏格拉底、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发展了人文主义。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宇宙起源
和人生意义进行知识上的追求,力图用现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人文主义还表现在古希腊的史
诗,戏剧、雕塑、建筑等各个方面。如雌塑《掷铁饼者》就彰显了人的力量,展现了早期人文主义精神。民众在民
主政治的参与中增强了自信,在文化熏陶中得以思想启蒙和解放。
探究小结:古希腊人文精神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第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
示例二(12分)
探究问题: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得到怎样的弘扬
成果展示:4世纪后半叶.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形成一场以复兴古希
腊罗马文化为旗号的早期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和人文主义社会思潮。所谓人文主义,其核
心是肯定人,注重人的价值,要求把人从中世纪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早期有彼得拉克,薄仰丘,但丁文学三
杰,励盛时期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美术三杰。文艺复兴运动陆后逐渐扩展到法国,英国等国家,涌
现出莎士比亚,赛万提斯等文学巨匠,无论是思想家、文学家,还是艺术家,都高举“人文主义”大旗,以其诗歌、
画作,制作抨击封建神权和罗马教会。
探究小结:文艺复兴的斗十们,以“人文主义”反对“神本主义”,突出人的价值和尊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
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评分细则】
(1)写出探究问题:(2分)
①没有探究问题或不是从材料中得出的探究问题不得分。
②根据材料,概括提出的探究问题合适准确者得2分,余者酌情给分。
(2)成果展示:(8分)
①能准确全而闸述,分析正确合理,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论据者得6分,余者酌情给分。
②闸述,分析充分,逻辑清楚、文字通顺,得2分,但论述不得超过8分。
③阐述内容不足两行者,只能得到1-2分。
(3)探究小结:(2分)
①能科学概括论述的内容,结论正确合理者得2分,余者的情给分。
2没有总结、提升,或者总结内容与论述无关者,不得分。
(4)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依据,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亦可同等赋分。
高三历史第3页(共3页)
课件、试卷下载
二零论折(30论折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 提取码:byeh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