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卷】四川省2025届四川高三金太阳10月联考(25-73C)(10.11-10.12),高中\高三\四川省\2024-2025上\语文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25届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B项,“人类很早就知道”错误,原文是“这仍未可知”。C项,“主要原因”错误,文章没有提 到这是主要原因。D项,“端粒越长,人体衰老得越快”错误,应该是“端粒越短,人体衰老得 越快”) 2.D(“使衰老细胞一个接一个地消亡”表述错误,应该是“使年轻细胞一个接一个地老化”) 3.C(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人体的衰老、健康与年龄、血液、男女性别有关,没有涉及体液) 4.①材料二首先闸释了染色体的端粒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指出端粒长度影响细胞衰老。②然后 指出以往人们只通过血液来研究端粒长度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而新研究证实,人体不同组织中 端粒长度都与健康、衰老有关。③最后指出这些研究结果的意义和作用。(答出一点给1分,答 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5.①ERV遗传信息被宿主细胞俘获,逐渐演化成人类基因组中的“暗物质”之一,并作为重要的 基因记忆被保留下来,占据人类基因组序列较大比例。②ERV古病毒受到表观遗传的严密 调控而处于沉默状态,但若降低细胞中DNA甲基化水平则会激活ERV的表达,导致机体的 衰老。③ERV反转录产物在衰老细胞的胞浆中蓄积,进而微发天然免疫通路的级联反应,导 致了炎症信号的活化,并最终加速了细胞的早衰。(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 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6.C(“人类因智慧远超它们而无法破译此语言”错误,原文是“只不过人类从诞生之日生就的 ·智慧’与这种充满灵性的语言有着天然的隔膜,因而无法破译”,并不是说人类因为智慧远超 动物与植物而无法破译此语言) 7.C(“锄强扶弱,具有正义感”错误,伊万凭着力气大,吓得俄国安达不敢狮子大开口地漫天要 价,从俄国安达手中换来了娜杰什卡,这并不能体现伊万“锄强扶弱,具有正义感”) 8.①文本一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以“我”的所见所闻来叙述鄂温克族的历史故事,使叙事更加客 观,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②文本一以“我”的视角来叙述,便于抒发作者对充满人性与灵性 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每点2分,意思答对 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9.①《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讲述鄂温克族人百年历史的书,是一本关于自然与生命的哲学命 题的书。(1分)在书中,你会看到一个神奇的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也会读到人与自然在东 北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的和谐发展。(2分)②如果你焦虑、迷茫、困顿,那么,不妨与迟子 建老师同赴额尔古纳河右岸,聆听鄂温克族人的倾诉。(1分)在这里,你会获得鲜活的灵魂 与诗意的情趣,你会敬畏这世界的每一个生命,(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 的答案,也可给分) 10.CEG[(原文标点)知其有以致治而治,则称说其美:知其有以召乱而乱,则诟厉其恶。] 11.C(A项,第二个“是”的意思是“正确的”。B项,第二个“善”的意思是“与…交好”。C项, 第二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D项,表述正确) 12.D(“就会导致治家者欺骗亲人”错误,根据材料二,“君主欺骗天下”与“治家者欺骗亲人”不 构成因果关系) 13.(1)(这样)才能够成为治理的依托,而不只是像镜子一样徒然悬挂在室内、不让它照东西啊。 (得分点:“鉴”“徒”“县”各1分,句意1分) (2)靠欺骗得来的利益不足以医治他因此遭到的伤害,靠欺骗获得的好处不足以弥补他因此造成 的损失,这岂不是很令人痛心!(得分点:“药“所亡”和“岂不哀战”的句式各1分,句意1分) 14,材料一认为治国要一心求治,研究前人的成败,善于从历史中借鉴,懂得变通。(2分)材料 二强调君主应以诚信治国,上下都应守信。(1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 案,也可得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用意深远啊!司马光命名这部史书(《资治通墓》)。把它叫作”资治”,不仅要知晓天下太 平、天下动乱的事罢了,还要用来作为努力践行、探求太平的依托。看到古代的太平景象就高 兴,看到古代的动乱就忧愁。知晓他们用来实现太平的方法去治理(国家),就会称述陈说他们 的美政:知晓他们用招致动乱的方法去祸乱(国家),就指责批评他们的恶行。文章已经读完,书 卷已经合上,喜好厌恶的情感已经倾尽,困乏无力像什么都遗忘了一样,处理事情却仍然沿用原 先的想法,听闻见识即使很多,辨析考证即使很详尽,也是程子所说的“玩物丧志”(读书沉述于 合本逐未、只讲求文宇技巧的“辞章之学”等)。 治理(国家)所依托的,正是治国之道所彰显的,(同样的措施)对那个人有好处,对这个人 不一定有好处。君王把柔和关善作为准则,但是汉元帝失去驾取的能力而酿成祸乱:臣子把忠 厚耿直作为忠诚,但是刘梧楚在殿前台阶叩头流血却心怀恶意。杭拒异族入侵扩张恢复中原故 土,属于大义,但是梁武帝却因此败亡;心怀怒气斩杀将帅,是危险的做法,周世宗却因此而(使 后周)局盛。成功的能够依托,失败的也可以依托:相同的可以依托,不同的也可以依托。所以 治理(回家)所依托的,只是在于一心一意用心专注,史实只是他们的借鉴。 “鉴”,能够辨别人的美丑,而整理衣冠、端肃仅容的人,能够得到纠正啊。但是衣冠齐整,仪 容瑞肃了,“鉴”难道对我还有用吗?所以讨论“鉴”的人,对于前人的成功,必定推究他们成功的 原因:对于前人的失败,必定推究他们失败的原因。前人成功,(我们)必定思考如果换一种情 形,怎样才能仍旧成功:前人失败,(我们)必定思考如何从前人的失败,偏差中吸取教训,来纠正 他们的过失。(这样)才能够成为治理的依托,而不只是像镜子一样徒然悬挂在室内、不让它照 东西啊。 他说的“通”是什么意思呢?为君之道在里面,国家大计在里面,百姓习俗在里面,边造防务 在里而,为臣之道在里面,臣子气节在里而,君子举止不辱使命在里面,学问格守正道不偏顿在 里面。即使处于国窘的境地,独自居住,却能够独善其身,能够教导他人,知晓道理身心快乐,所 以叫作“通”。 材料二: 臣司马光认为:诚信,是君主最大的法宝。间家需要依靠人民得以保全,人民则需要依靠诚 信得以保全。没有减信,就无法驱使人民:没有人民,就无法守卫国家。因此,古代成就王业的 君主不会欺骗天下,成就霸业的君主不会欺骗邻国,善于治国者不会欺骗百姓,善于治家者不会 欺骗亲人。糊涂的人则刚好相反,欺骑邻国,欺骗百姓,甚至兄弟之间、父子之间也互相欺骗 于是,在上者不信任在下者,在下者不信任在上考,上下之间离心离德,最终导致败亡。靠欺骗 得来的利益不足以医治他因此遭到的伤害,靠欺编获得的好处不足以弥补他因此造成的损失, 这岂不是很令人痛心! 15,B(“显得悲观绝望,菱靡颓废”错误,秦词下片结句并不显得悲观绝望,萎摩颓废,而是情感 哀婉) 16,①秦词这两句借物抒情。在词人看来,盘香的形状恰如人的百转回肠,金炉中篆香寸寸断 尽,突出了女主人公柔肠寸断的强烈情感。词人就近取壁,触物兴感,生动形象。②项词这 两句借典故抒情。词人将满腔的哀怨归咎于庭院中的垂杨,仿佛那静静的垂杨不解人意,偏 偏挡住了词人的视线。词人不怨己反怨树,反其意而用之,更突出了思念之深,(每点3分, 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17,(1)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 (2)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3)示例一: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示例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每空1分,若有多字、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均 不给分。第(3)题若有其他符合语境的答案,也可给分] 18.①自命清高②一概而论③大器晚成(每处1分,①②处若有其他符合语境的成语,也可 给分) 19,这句话是一个无疑而问的反问句,明知放问有利于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强情感的力度, (2分)强调由于每个人的功业不同,成功自然也不同,表达了作者对成功的独特理解。 (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20,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成功,这很正常,因为人生得有一个向前的目标,不然,可能很无聊。 (两处表述不当:一是关联词“而且”使用错误,二是“不然”与“否则”重复。每处2分,修改正 确即可) 21.C(A项,“现实”是名词,意思是“客观世界”。B项,“现实”是名词,意思是“客观存在的事 物”。C项,“现实”是形容词,作谓语,意思是“讲究实际功利”,与文中加点的“现实”意义和 用法相同。D项,“现实”是形容词,意思是“合乎客观情况的”) 22.(甲)希望活得痛快(乙)但什么是成功呢(丙)只是其中的一种活法(每处2分,意思答对 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字数不合要求,的情扣分) 23.【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 作文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话引用了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强调人的心中如果对人.对事 有了偏见,那么人就很难改变这个偏见。第二句话引用了弗兰西斯·培根的一句话,强调深 入人心的偏见比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可怕得多。第三句话指出了一种社会现象,人们在生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