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教学小助手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初二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1.(10分)(1)(4分)匿 韵 yān zhī (2)(2分)C (3)(2分)D (4)(2分)每种色彩,都记录了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鱼虫时无尽的风雅。或:通过每种色彩,古人记录了观察山川日月、草木鱼虫时无尽的风雅。 2. (3分)A 3.(9分)(1)微君之躬(2)悄怆幽邃(3)青青子衿(4)阡陌交通(5)天涯若比邻 (6)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7)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4.(7分) (1)(2分)示例一:做文明学子,倡低碳之风 示例二: 践行 “低碳生活”,建设“低碳校园” 示例三:亲爱的同学,今天你“低碳”了吗? (2)(2分)示例一:虽然青年人垃圾分类意识较强,但是老年人行动落实更好。 示例二:市民虽然普遍具有垃圾分类意识,但是行动落实有待提升。 (3)(3分)示例:张大妈,(1分)这可不是我小气,而是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趋频繁,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等问题太严重了,(1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现在“小气”一点,将来才能“大方”生活。(1分) 5. (3分) C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 6. (4分) 《说文解字》 《春秋》 《尚书》 《史记》 7.(2)(2+2=4分)我选《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的诗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等古时的社会风貌,让我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也更激发了我学习诗歌的兴趣。 我选《诗经》。《经典常谈》中介绍了《诗经》的来源、构成与特色,经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国人诗歌启蒙之,因此深入阅读《诗经》,不仅可以了解先秦人们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还可以欣赏其语言美,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论语》,书中记录的关于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的语句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教育,引导我成为一个有坚定志向、努力学习、善于自省的人。 在学习方面,告诫我们要经常学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在交往方面,告诫我们要宽以待人,对人忠诚,讲求义气;在做人方面,告诫我们要有仁爱之心,有理想、有志向,培养自身正气。 8.(1)(3分)描绘了一幅清新的画面:春日的天空,阴云低垂,挂在旷野之上,田野里绿草青青。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整棵树都因此明亮美丽。 (2)(3分)“晚泊孤舟古祠下”流露出诗人政治失意,独自一人的孤独与惆怅。“满川风雨看潮生”写诗人稳坐在古庙之中了,安闲自在,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表现了诗人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2种情感2分,内容1分) 【解析】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意思是: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联系注释“此诗是诗人因事而被削职,离开汴京前往苏州定居,途径淮河所做”可知,写诗人被削职独自前往苏州,“孤”字表现了诗人独自一人的孤独与惆怅;诗人傍晚泊舟古祠边静静地观看外面风吹雨打,河水起伏上涨的情景,诗人未因命途坎坷,政治上的失意而郁郁寡欢,而是静观风雨,表现了诗人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 9.(4分)(1) 善于(擅长) (2)曾经 (3)全(都) (4)告诉 10.(2分)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 11.(共4分)(1)他不能忍受州祭酒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 (2)陶渊明不通晓音律,但是收藏了一张没有琴弦的琴。 12.(3分)(性格两点2分,内容1分)①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厌恶官场、品行高洁)。请他做官,他不答应,不为五斗米折腰。 ②热爱田园生活。亲自种地。 ③喜欢喝酒。颜延之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都用来买酒喝。 ④为人率真。与客人喝酒,陶渊明若先醉,便跟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参考译文: 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陶渊明少年时志趣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曾经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来自比,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是实录。 双亲年迈,家里贫穷,(朝廷)任用他担任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州祭酒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担任主簿,他没有去就职,他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朝廷中掌管选拔官吏的人听说了,就任用他担任彭泽令。在县里,他命令把分配给他的全部公田种植上高粱来酿酒,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年终的时候,正赶上郡里派遣督邮到彭泽县来,县里的官吏告诉他说:“应该穿上官服拜见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不能为了五斗之米,辱志失节,小心谨慎地侍奉这些乡下的小人啊!”当天陶渊明将县令印绶交还官府,辞去县令职务,写了《归去来兮辞》。颜延之和陶渊明交情很好,颜延之经过浔阳,便天天去陶渊明家喝酒。每次前往,一定痛快地喝酒直到喝醉。延之要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把钱送到酒家,就能方便地喝酒。曾经九月九日没有酒,走出宅边菊丛中坐着,很久,满手拿着菊花。忽然碰上王弘送酒来,马上就喝,喝醉酒就回去。陶渊明不通晓音律,但是收藏了一张质朴的琴,没有琴弦,每逢喝酒恰到好处时,就抚弄它以便寄托自己的情感。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啦,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真率性情就是这样。 13.(3分)【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并筛选信息。A.根据材料一中的“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可知本项表述有误;C.根据材料二中的“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可知,本项“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18%”有误;D.根据材料三中的“而且,因为破坏环境导致的后果,需要数年、或数十上百年才能恢复”可知,本项“全部”表述过于绝对;故选B。 14.(3分)分类别(1分),条理清晰地说明了(1分)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分类标准及类型(1分)。 15.(2分)“至少”是“最少”的意思,起限制作用(1分),说明最少是600万公顷的土地荒漠化,强调了过度砍伐的后果严重,体现了说明文语文的准确性。(1分) 16.(2分)(1)珍爱生灵。不践踏草木,不攀折花叶,不虐待小动物,不吃珍稀动植物等。 (2)节约资源。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纸张,使用可再生的资源、分类回收废物。 (3)植绿护绿。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 (4)抵制污染。不乱扔垃圾、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不焚烧秸秆、绿色出行。 【解析】本题考查提出建议。开放类试题,根据材料一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定义“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言之成理即可。如: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拒绝一次性餐具,垃圾分类回收,参加植树造林,不乱扔垃圾,不吃野生动物,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等。 17.【答案】1. (4分) ①老吴冲进火海救出学生。 ② 妞子长大后回母校当老师(梯)。 18.(1)(3分)运用比喻修辞(1分),将“火”比作“毒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势之大(写出了环境的危险)(1分),突出了老吴奋不顾身,舍身救人的高贵品质(1分)。(意近即可。) (2)(3分)反复强调妞子的左手离上面的距离(1分),突出了情势的危急,写出了救妞子的艰难,(1分)为下文老吴牺牲自己当梯救出妞子埋下伏笔(1分)。 19.(2+2=4分) ①老吴是一个知恩图报、自食其力的人:老吴不愿白受恩惠,一直在宿舍楼打扫卫生,晚上还替学校值班巡逻。②沉着冷静:在遭遇火灾时,能沉着应对,急中生智想出办法把妞子救出来。③善良、肯舍己为人的人:不顾个人安危,救出妞子,自己却牺牲了。 20.(2+2=4分)小说通过当年爷爷当梯,救学生、救妞子;妞子长大后当梯(老师),帮山里的孩子爬出大山的故事(内容),揭示了做人要知恩图报、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甘当人梯(甘当铺路人)的主题。(主旨)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29分) 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10分) ①今年春晚的节目《满庭芳·国色》让人惊艳。②节目创意无限,节目组眼花缭乱的设计让人赞叹——演员赵丽颖化身“寻色人”隐nì( )在天地之间,寻找最美中国色。包括中国传统色——红、黄、青、白、黑五大色系里的殷红( )、蜘叶、群青、凝脂( )、沉香,色彩内在的yùn( )味通过舞蹈演绎得入木三分,画面不仅诗意盎然,而且让人有设身处地之感!③这是一种极好的文化艺术熏陶:凝脂,白色的一种,让人不禁联想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有一位纤纤素手的女子在不远处莞尔一笑,秋波含情……④通过每种色彩,都记录了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鱼虫时无尽的风雅。⑤可见,中国色的美,不仅美在名字雅致动听,还美在这些名字带给我们的美好想象。⑥它传达出了中国传统审美的意趣。 (1)根据拼音写汉字及给加点字注音。(4分) 隐nì( ) yùn味( ) 殷红( ) 凝脂( ) (2)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段中“诗意盎然、纤纤素手、秋波含情 、雅致动听”这四个短语,短语结构不完全相同。 B.文段中划线句子①的标点使用是正确的。 C.文段最后一句话“它传达出了中国传统审美的意趣”的主干是:“它传达了审美”。 D.“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下列成语在文段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眼花缭乱 B.入木三分 C.设身处地 D.莞尔一笑 (4)文段第④句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问题,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4. 综合性学习(7分) 为了号召大家携手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学校决定举办“我的低碳我做主”的主题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1)学校需要在校园的显要位置张贴一条倡导践行“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要求生动形象,具有校园气息,请你代拟一下。(不超过20个字,2分) (2)学校进行了“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的随机调查,统计如下表。请用“虽然……,但是……”的句式写出一条你从图表中总结出的信息。(2分) 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调查统计表 调查内容 青年 中年 老年 你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吗 93.7% 78.2% 68.8% 你认为垃圾分类有必要吗 80.5% 73.3% 55.6% 你开始垃圾分类了吗 40.5% 35.6% 45.3% (3)李明同学树立“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理念,白天出门发现楼道灯亮着,总是及时关掉。同一楼道的张大妈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是李明明,该怎样灵活应对呢?(3分) 张大妈:明明,现在谁家还在乎这一点电费呀,你们家也太小气了。 李明: 二、阅读理解(58分) (一)名著阅读(11分) 5.下面对《经典常谈》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全书共13篇,介绍了《周易》《诗经》等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 宋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 C. 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 D. 在古代,“诗言志”中的“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们用这样的观点去解读作品,如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6.请你参加“谈经典”的活动,并根据内容写出经典的名字,完成下表。(4分) 经典 “谈’经典 ①《 》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都搜罗在这部书里。这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②《 》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③《 》 它是中国最早记言的史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的相告的话。 ④《 》 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体例有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以人物为中心的。 7. 读过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相信你对经典一定也有自己的见解。请从下面两部经典中选择一部,说说你对这部经典内容的理解以及阅读后的收获。(4分) 《诗经》 《论语》 (二)古诗鉴赏(6分)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注:①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此诗是诗人因事而被削职,离开汴京前往苏州定居,途径淮河所做。 8(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第一、二句所展示的画面。(3分) (2)诗的后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简析。(3分)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