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语文试卷-北京市东城区2025年高三一模

投稿时间:2025-04-14 13:25:21

试卷分类:高三语文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添加收藏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高三、2025年语文试卷、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教学小助手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语文试卷-北京市东城区2025年高三一模,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语文试卷-北京市东城区2025年高三一模(图1)

语文试卷-北京市东城区2025年高三一模(图2)


①AI可生成新颖多元的学习资源,应利用这些资源,启发思考,拓宽视野。
(2分)
②人类的生命感性和思想灵性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因此在使用AI资源时应保
持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不能用人工智能代替自己的学习过程。(2分)
③AI技术有先天的不足,在使用AI资源时应审慎对待,不能完全信任人工智
能生成的学习产品。(2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6.(3分)A
7.(3分)D
8.(3分)D
9.(3分)C
10.(6分)答案要点:
①读《史记·商君列传》,赞赏商鞅勇敢果断,认为君主推行法令不必考虑大
家的意见,只和他们享受成果就可以。(2分)
②读三代之书,发现古代圣王如尧舜、汤武在治理国家时,注重通过反复说明
使百姓理解和支持国家政策,这种治理方式体现了王者之心。(2分)
③通过对比,认识到商鞅的做法属于霸道,三代之治属于王道。(2分)
11.(10分)
(1)(4分)答案要点:
①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搞好他的工具(2分)
②这句话用打比方的方式回答了“为仁”的方法(2分)】
(2)(6分)
答案示例一:朱熹的说法合理。朱熹认为子贡虽然没有达到“不器”的境界,
但也是贵重的容器。这是肯定子贡有才能,可堪大任。(3分)在材料③中,孔子
也说子贡通情达理,能够治理政事,对子贡政治能力很认可。(3分)
答案示例二:陈祥道的说法合理。陈祥道认为未达到“不器”的境界却要“器
人”,是不应该的行为。(1分)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定的用途,意味
着君子还应博学广进,追求自我完善。(3分)子贡虽不乏从政的才能,但也会讥评他人,这正是子贡未达到“不器”境界的一种表现。①这一评论的意思是这组诗歌深切地反映了人的情感,同时阐明了高义大道。
(2分)②“欲轻”两句表现了征夫远赴战场,内心的不安和烦忧,但他又抱有“功
名图麒麟”的建功信念,感情真实而复杂:“我始”两句表现了征夫身份低微、建
功无望的失落与无奈。(2分)③“丈夫誓许国”弘扬了普通人以身许国的高尚情
操:两诗中“欲轻肠断声”“军中异苦乐”等诗句则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彰显了以天下苍生为重的正义思想。(2分)】
15.(8分)(1)恐美人之迟暮譬如朝露
(2)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4)呦呦鹿鸣
渺沧海之一粟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6.(3分)B
17.(3分)D
18.(6分)答案要点:
①道伯雷尼亚的选择和经历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不断尝试、思考。(1分)
②承接上文,是“路”的具体、形象化表现,为下文写“我”对人生之路的选
择做了铺垫。(2分)
③故事启发“我”在人生之路上永不停滞,不断求索,深化了作品主题。(2分)
④故事生动而蕴藉,令人回味无穷。(1分)
19.(6分)答案要点:
①行走于天地间,可以摆脱种种束缚和限制,拥有选择的自由和精神上的独立。
(2分)
②行走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地经历、思考、成长,能够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安宁。
(2分)
③表达了对保持自我觉醒意识、不断思考和探索的生命状态的追求。(2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
20.
(1)(3分)D
(2)(3分)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菜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我读《史记·商君列传》,看到他改革法律制定命令,改变秦国的风俗习惯,诛杀议论国
家政令的秦国百姓数千人,而后他的法令得以大规模推行,没有不赞赏他的勇敢果决的。唉,
世俗的人不能与他们谋划开始,但可以和他们一起享受成果。假使天下所有的人,各自陈述
他们的认识,坚持他们各自的道理,来议论天子的政事,那么事情将受到阻碍而不能成功。
然而等我看到夏商周三代的法令典章,到了将有所变革来纠正世俗弊病的时候,那么他
们昭告天下的做法,常常叮宁急切勤勉不倦,务必使天下之人都知道君王的用心,从而打消
一些人的抵触心理,使天下人全都相信就是应该这样,然后才开始改革。这样的言辞曲折委
婉,就如平常人相互议论并追问对错一样。我开始读到后也感到疑惑,认为这些言辞近于繁
琐迁阔而缺乏决断。然而它能使天下人愿意听从,没有勉强不得已的感觉:变革的事情发生
之后,也没有众说纷纭意见分歧。这就是行王道的国君的愿望。所以我常常认为在尧舜的时
代,君臣互相理解,相处愉快没有嫌隙,虽然他们有相互讨论辨析,以此来探求是非曲直的
时候,也没有什么可值得奇怪的。等到商汤和周武王讨伐暴君,他们也是反复陈述自己用兵
的理由,来让天下人都能明白,这也是当时形势造成的。由于天下已经安定,君与民形势相
差很远,国君想要有所作为,而百姓私下里对于国事有不同的言论,反对国家的政策,命令
他们也不肯听从。在这个时侯,用刑罚驱使,用威势胁追他们,天下人谁敢不听从呢?然而
君王从容不迫地慢慢地告诉百姓,使他们相信然后服从。这样做的如果不是拥有王道的思想,
谁又能耐心地对待百姓而不厌倦呢?盘庚迁都,天下人都在叹息不高兴。盘庚向他们称颂先
王商汤品德高尚才智过人,尚且有五次迁都,才来到今天这个地方,现在如果不继承先人的
做法,恐怕上天会抛弃你们的生命。后来又怕大家不服从他的命令,就又说道:“你们不与我
同心,我早晚要治你们的罪,你们的祖先和我逝去的父亲也将告诉我们的先皇商汤说‘对我
的子孙大开杀戒。’”盘庚用来使天下人不觉悟的心开悟的话,以及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告诉
他们的话,像这样详细啊。
商酰却不这样做,他认为要使你们获取利益,那就没有必要顾虑自己的所作所为,因而
对于众人的异见也不必强求一致,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昭告天下人的,然而他所作的事业也终
于有所成就。因此后世的评论,认为三代治理国家都是优柔懦弱不果断的,然而这就是王道
和霸道的不同之处吧。夏商周三代的君王,只是不能忍受看不起百姓而欺负他们,所以天下
发生变动时,他们同百姓商议,借以观察民意的指向,遇到不听从命令的,就反复宣讲使他
们明白,用尽所有的言语来安抚他们不服从的心理,因此他的百姓亲近爱戴他们。啊,这就是王道和霸道的不同做法吧!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语文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