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语文试卷、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统一模拟考试(一),教学小助手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语文试卷-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统一模拟考试(一),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解析】C选项的表述是充分条件,按文意,必要条件意味若如果有现代科学,那么一定存在高度发达的人文文明, 但高度发达的人文文明并不会导致现代科学的产生, 2.C 【解析】C项中,李约瑟问题是逆事实设问是席文的观点,它与“我的名字为何没有出现在今晨的报纸上?”的相似也 是席文的观点,在选项中没有提到,且作者在文本中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差别,表明李约瑟问想的探讨是有意义的,两 者并非同一类型的存在。 3.D 【解析】D选项谈的是借鉴的方面,而非李约瑟问题提到的本土文明和科学发展的关系。 4.B 【解析】由直线与曲线的交点可知,尽管公元前一世纪之前西方科学水平先升后降,中国一直上升,但曲线始终在直 线上方,所以西方科学水平依然高于中国。 5.(6分) ①假说法(提问法):李约瑟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齐尔塞尔研究的起点也是提出问题。(2 分) ②比较分析法(比较史学方法):劳埃德与席文合作,利用比较史学方法研究李约瑟问题。(2分) ③文献研究法(引用法):本文作者通过对前人的研究结果(文献)进行分析展开研究。(2分) 6.A 【解析】孙悟空虽然提到“到了什么年纪,做什么事”,表明他后来不做音乐是因为年龄增大的缘故,但并不代表他 丧失了对于普乐的热爱,文中他因为玄类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自己、一眼就看出玄奘切音手法不对、面对自己的老吉他 涌出泪水等细节,都表明他始终热爱音乐,所以最后那一曲才会如此动人心魄,故选A。 7.D 【解析】孙悟空说“莫采他”,后面紧接者说“诗酒且图今日乐”,表明他当时及时行乐的兴致,“功名休问几时成” 只是说不急于追求功名,并非看淡一切荣辱得失,所谓“虚无超脱”更是于文无据,毕竟他之后还与众神酣战,并不 超脱,故选D。 8.(5分) ①开始是漠然的:初见玄奘时,被问及《大闹天宫》,他亮不动容,显得很祺然。(1分) ②然后有所触动:玄奘让他联想起在花果山乐队的样子,进而勾起了对当年演奏的怀念:后来他听到玄奘弹奏,认出 了自己以前的吉他,内心深受触动,鼻子发酸,甚至流泪。(2分) ③最后重燃热情:他拿起吉他,“那只野性的猴子复活了”,他对于普乐的热情复活了。(2分) 9。(6分)(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的第二个活动板块“普用多媒介”提到,在利用不同媒介进 行宣传时,应当配上具有针对性的宣传语。) ①追求快乐:《大闹天宫》的创作过程是欢乐的:音乐叙写的故事主人公也是快乐的。 ②當于生命力:创作者用《大闹天宫》记录了自己富于生命力的青卷体验:作品中的主角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也展现 了生命力。 ③自由无拘的生活状态:《大闹天宫》是创作者自由即兴的创作:孙悟空在花果山的生活也无拘无束。 【解析】“佛狸”是拓跋春的小名,文中和“佛狸祠下”都是此意。 12.B 【解析】“一匹布责人八百梨”意为用一匹布换人八百个梨子而非八百棵梨树。 13.(8分 (1)敌人戍守的将领逃走,(王玄谟)于是围攻滑台,多日没有攻下。 (“奔走”,逃走,逃跑,1分:“积旬”,多日,几十天,1分:“克”,攻克,攻下,1分:句意1分) (2)至于谋略,就是好像可以预先筹划的,但预先筹划的,是军队进退的大概罢了。 (“若”,至于,1分:“豫筹”,预先容划,预先打算,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 14.(3分) ①王玄谟刚俊自用,不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②王玄谟贪财好杀,失去人心。 ③王玄谟只会用语言标榜勇气,浮于表面。 ④王玄谟的谋略只是纸上谈兵,不具有实用性。 (一点1分,答出三点即满分)】 15.B 【解析】“不得从容”是指天色已晚,众人游玩结求,恋恋不舍地离去,遗⑧无法再于夜色中继续缓缓游玩了。这 并非是出游时的迫切心情。 16.(6分) ①晁诗“离愁”只是诗人记叙出游的吲引子(1分),诗人为了消愁而与友人游览虎丘,在游玩中感到心旷神怡、流连 忘返,冲淡了离愁(2分)· ②徐诗“离愁”是全诗抒情的核心(1分),诗人思念友人,因离别而愁苦,希望与他常有书信往来,聊解愁情(2 分)。 17.(8分) 【答案】 (1)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3)提到弦乐器的古诗文皆可,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弦弦掩抑声声思:李凭中国弹箜篌: 提到管乐的古诗文皆可,如:乘醉听箫鼓:谁家玉笛暗飞声: 18.(4分) A这其实是“霰”(这就是“霰”) B.地面冷层海 19.(4分) ②“即使”改为“如果”, ④去掉“由”。 20.(4分) ①从语义上看,原句中连用三个“不是”,表示强调,说明叶三实果子的情况与其他类果子的确有不同,而改句将 三种情况放置在一起,并无强调的效果: ②从句式上看,原句三个短句,错落有致,灵活生动。 ②乙处破折号表示话您转换,将叶三与其他卖果子的人进行对比,叶三喜欢到处跑,了解各处好果树,其他卖果人 不下功夫也不知道路,突出了叶三对于卖果职业的热爱与投入。 (一点2分,两点4分) 22,(4分)(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第一个板块“丰富词语积累”提到,要关注新问语,分析 新词语的来源和含义。) ①“树”是自然条件,“熟”是结果,“树熟”体现了两者间的逻辑联系。 ②“树熟”是果子在树上成熟的简化说法,语意简洁,表意清晰。 (一点2分,两点4分) 23.(60分) 【审题指导】阅读材料为一句话,出现了两个“理想”,首先需要厘清这两个“理想”的含义:第一个“理想” 是个人对未来自身发展和生活目标的一种憧做和褐望,前面用“你”进行修饰,其中主观意愿的部分要高于客观实 际的部分:后一个“理想”以“最”作为修饰,表明是综合考虑了所有情况后得到的最优解,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在这句话中,对于前后两个“理想”关系,用了一个不确定的词“未必”进行诠释,台在提示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 进行思考。 【立意角度】 ①如果考生认定“你理想的”的确不是“最理想的”,则可以从主观意悠和理性思考的辨析入手,探讨人应该 以理性思维克服主观意愿的狭险性: ②如果考生认定“你理想的”可以优于“最理想的”,则可以挖掘主观能动性所创造的无限可能,探讨对于自 我选择的追求与坚持,即便结果不够理想,但也是心之所向,无怨无悔: ③如果考生意识到“你理想的”与“最理想的”之间存在转换的可能,则可以讨论我们如何不断结合客观实际 与主观意愿调整目已的“理想”,最后买现"你理想的”与“最理想的”问一。 【参考立意】 ⊙我之所想,或非理想 ②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③以我所欲,参诸实际 【评分标准】 作文评价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趣意, 符合试思的材料。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 句式、修辞等。具体评分细则参考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的作文评分标准。 建议起评分44分. 第一档(54-60分):立意深刻且鲜明,紧扣关健词“理想”,能体现理性思耕,逻辑清晰,语言富有感染力,结 构严谨,文章亮点突出。 第二档(48-53分):立意鲜明,紧扣关健词“理想”,逻辑清晰,语言生动,结构严谨,文章有亮点。 第三档(43-47分):围绕关健词“理想”,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第四档(35-42分):缺乏整体审题意识,虽涉及“理想”这一话思,但偏离材料内容,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 完整。第五档(34分及以下):文章没有明确中心,结构散乱。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