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中\高三\陕西省\陕西省商洛市\2024-2025学年下\语文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商洛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检测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突出了女性自我意识的缺失”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二倒数第二段可知,杜丽娘在梦中追求 爱情意味着她在精神上跨越了封建礼教的界限,体现了她女性意识的觉醒) 2.A(“所以她表现出了比其他人更明显的反抗精神”于文无据) 3.C(祥林嫂的反抗属于对封建礼教的深信不疑,她坚信“一女不能嫁二夫”的贞操观,所以才拼 死反抗,这不属于女性意识的觉醒) 4.①女性自我意识在男性话语权的背景下被放逐,失去了自我的有力支撑,女性失去自我,这导 致了女性深层的精神伤痛和内心人格的分裂与冲突。②女性被束缚在既定的“模子”里,被迫 成为温顺的玩偶,女性因自由受到束缚而感到痛苦。因此试图反抗,女性意识逐渐觉醒。(每 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5.①勇敢地反抗、斗争,打破性别定位的不平等体系,追求自我存在的价值,体现了对传统束缚 的反抗。②不迎合社会定义下女性该有的特质,始终扮演自己的角色,追求自己的独立性和 特殊性,体现了女性的独立意识。③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冲破束缚,积极向上,追 求自己的渴望,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人格精神力量。④女性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价值 和身份地位,追求生命意义,体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 言之有理即可) 6.D(“为了把汾河公园建成国家4A级景区”理解错误,文章并未交代这是治理城区全部汾河段 的目的,只是说“如今,汾河公园成为一座4A级景区”) 7.D(“文章结尾段运用对比的手法,主要是为了表达我'对晋祠的喜爱和赞美”分析错误,文章 结尾段并没有运用对比的手法,结尾段主要是为了突出晋祠对人们的深刻影响和与人们的情 感联系,体现了晋祠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8.①引出晋祠:他们的文字吸引读者关注晋祠,使读者对晋祠产生兴趣,引出文章下文内容 ②增添文化底蕴:作为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学者,梁思成与林徽因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 代表性,为晋祠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③丰富文章内容:引用他们的观点和感受,丰富了文 章的内容,使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晋祠的魅力。④强化情感共鸣:他们对晋祠的喜爱和赞叹 之情,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对晋祠的向往和热爱。(每点1分,其他答 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9.①历史价值: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始建于西周时期,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变 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②建筑价值:建筑风格独特,拥有“三 宝”“三绝”“三匾”等众多国宝级建筑和文物,展示了古代高超的建筑技艺和艺术成就。③文 化价值:是三晋文化的重要象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众多历史人物和文化名人相关 联,体现了晋祠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地位。(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BDF(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匈奴强劲,骑兵众多,所以按兵不动等待敌人疲劳,是战胜敌人 的主要策略”。“匈奴之强”与“兵骑之众”相对称;“为”表判断) 11.D(D项,降低/无,没有。A项,受制,被动/制服,主动。B项,统领、掌管/通“倘”,假使。C 项,介词,表对象/介词,表被动) 12.C(是李陵自己援引范盡、曹沫来自比,作者白居易认为李陵与范蠡、曹沫不同) 13.(1)但是汉武帝却不制止他,居然认为他十分英勇,听任他的所作所为。(得分点:不之禁,宾 语前置:壮,意动用法:听,听任。得分点每处1分,句意1分) (2)然而李陵却私下里仰慕(效仿)他们的行为,这是严重地失去了做臣子、儿子的道义啊。 (得分点:窃,私下里:臣子,臣子、儿子:是,这,判断句式。得分点每处1分,句意1分) 14.白居易侧重在分析李陵,用为臣子的忠、孝、智、勇四大原则去一一揭破李陵的文过饰非,错 在李陵一人。(1分)何去非侧重于分析君臣各自的职责,指责武帝不加判断,听任臣子所 为,(1分)指责李陵不自量力,轻敌而败,君臣二人都有过错。(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善于统领将领的人,不会把他的将领交给敌人;善于做将领的人,不会把自己交给敌人。主 上把他的将领交给敌人,他的将领也不会拒绝,这是受制于人的将领:将领把自己交给敌人,主 上却不禁止,这是听任他人的主子。因此,听任他人的主子没有决断,受制于主上的将领没有权 变,这两者的过失是一样的。 汉武帝召来李陵,想让他为贰师将军李广利负责韁重粮草的运输,但是李陵讨厌被他人领 导,自认为所率领的都是荆楚地区的勇士、奇才、剑客,愿意能够自己掌管一支军队,统领五千步 兵进入单于地界,却不需要用骑兵。被称为骑兵的,是匈奴人的优势兵种和擅长战术。在广大 的草地与平旷的原野上,奔跑、冲击、驰骋、践踏,在千里之内随时出没,这不是中原的士兵所能 抵挡的。因为匈奴强劲,骑兵众多,所以按兵不动等待敌人疲劳,是战胜敌人的主要策略。但是 我们却想凭借五千士兵,身披铠甲,肩负粮草,徒步深入敌营,鞭策、指挥疲惫的士兵,像是成为 赶赴敌营的客人。这是李陵在轻易把自己交给敌人。但是汉武帝却不制止他,居然认为他十分 英勇,听任他的所作所为。在上,没有统帅,在后,没有援兵,让他们竭尽几十天的精力,跋涉几 千里,来与敌人角斗却希望他们能成功。李陵确实是勇敢的,虽然他所打败的勇力,就足以在天 下显杨,但最终因为寡不敌众,自己被俘虏成为降将,玷辱国家,败坏家声,被天下人耻笑,这是 汉武帝把李陵送给了敌人。所以说:汉武帝与李陵二者的过失是相当的。 材料二: 《论语》说:“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是做臣子、做儿子最珍贵的东西。”所以古代的君子, 奉行并不断追寻着这四个方面,一旦失去了它们,就不配做君王的臣子、父母的儿子了。汉代的 李陵出任上将,出兵征讨匈奴,我私下认为,他不为国家的事业而牺牲是不忠,活肴投降匈奴是 不勇,放弃先前的功鲼是不智,招致后来的祸患是不孝,四个方面没有一个是可以的,因而使自 己的宗族灭亡了,可悲啊! 唉!丢掉国君的使命,挫伤国家的威风,不能够称作忠;向匈奴屈服,束手就擒成为俘虏,不 能够称作勇:丧失战功在前,不要自己家庭的名声在后,不能够称作智:(只顾)自己免除罪行,而 将灾祸转移到母亲身上,不能够称作孝。他却引用范蠡、曹沫来自比,又是多么荒谬啊!况且会 稽的耻辱,不是范蠡的过错,鲁国蒙受羞辱,曹沫一定会讨回损失,所以这二位不死。然而李陵 苟且价生逃避死亡降低身份,使自己受制于强敌匈奴,即使他真有拳拳报国之心,文有什么作为 呢?那吴国、齐国,是越国、鲁国的敌国:匈奴,是汉朝的外臣,作为大汉的将军,被单于活捉,这 是助长敌人(的气焰)而严重地侮辱了国家啊。况且这二位即使不死,也不会有李陵投降的恶 名;这二位如果被活捉投降,也不会有李陵延及父母的祸患。考察这几件事的始末,李陵的事与 这两位的事并不相同,然而李陵却私下里仰慕(效仿)他们的行为,这是严重地失去了做臣子、儿 子的道义啊。 所以不是该做的事,君子不会轻视自己的生命;到了该栖牲的时候,君子不吝惜自己的生 命。可惜啊!李陵不死,就失去了君子该行的正道。所以陇西的士大夫们以姓李而感到惭愧, 难道不是这样的吗?不是这样的吗? 15.A(诗人“乐于贫”是因为对当时晚唐的昏暗社会现实非常熟悉,正是因为诗人“乐于贫”,所 以常常饮酒作乐,琴书相伴) 16.“怕”,害怕,惧怕。诗人说自己害怕做世间的偷取俸禄的无耻之人。(2分)“怕”字并不是表 现诗人的儒弱,而是表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极度厌倦和排斥心理,(2分)这从侧面表现了 诗人耿直、高洁、傲岸的性格。(2分)(言之有理即可) 17.(1)朝闻道夕死可矣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示例一: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示例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并序》) 示例三: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凭箜篌引》) 示例四: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听颖师弹琴》)(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等均不得分) 18.(甲)不容小觑(乙)害人不浅(丙)言过其实(每处1分) 19.经常晒晒被子,不仅能杀菌、抑制螨虫繁殖,还能让被子蓬松柔软,还原被子的保暖性。(每 处2分,修改符合要求即可。第一处语病:关联词语序不当,前后主语一致,关联词“不仅”应 放在主语后。第二处语病:搭配不当,“增大…保暖性”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增大”改为“恢 复”或“还原”或“增强”) 20.①“你”为泛指,指代大众、科普对象:②创设轻松自在的对话情境,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亲切 而自然;③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提示读者结合自身经验理解知识。(每点1分) 21,①除了潮②不仅是活的尘螨③晒被子要选择适当的时间(每处2分,符合语境即可》 22.①“温床”即具有良好温湿条件的育苗设施,此处用于比喻有利于螨虫滋长的环境。②“乐 园”即充满快乐的园地,此处用于比喻螨虫喜爱的常年不晒又潮又脏的被子。③两个比喻生 动而贴切,使得科普知识的分析生动具体,易于理解。(每点1分,答对三点得4分;其他答 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23.【写作提示】 【材料解读】 这段材料指出了当下越来越多人选择远行旅游来追求诗意生活的现象,然后通过一个 反问句引发思考,即诗意生活是否只存在于远方。这暗示了人们可能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只 有去到遥远的地方才能获得诗意,但也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和诗意的多种可能性。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