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八年级语文阶段练(五 六) (《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
二、8.新调子屈原的辞西域和北狄的军歌9.江西派10.古诗十九首11.吕不韦的门客卦数《淮南子》12.用故事来说明或补充原文13.传道授业解惑14.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一、选择题 1.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那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阶级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 2.下列关于《诸子第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发达的时代。 B.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他拥护周代的文化和制度。 C.道家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主张“避世”,在此基础上老子建立了“为我”的学说, D.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禁止各家学说,独尊儒学,让思想渐归于一统。 3.孟子说人性是 A.恶 B.善 C.贪 D.礼 4. 墨家说天下大害,在于人的互争,天下人都应该视人如己,相互帮助,这是“ 主义。 A.非攻 B.和平 C.兼爱 D.互利 5.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的是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6.旧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 的忌日. A.苏秦 B.新尚 C.屈原 D:张仪 7.《离骚》各篇多用“ ”字足句,句逗以参差不齐为主。 A.啊 B.焉 6之 D.兮 二、填空题 8.孔子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 他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只要学生缴相当 的学费就收: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名贵的古籍,并教他们《礼(乐》等功课。孔子 是第一个将学术 的人,一个人开辟了 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 9.孔子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以这种姿态创始了所谓 ,他把周文化的代表《 作为学生的必修科目。 10.孟子说,人都有 :这便是 等善端,只要能够将这些加以扩充,便成普人。这些善端,又总称为“不忍人之心”。 11. 诸子百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派有 、道家、 、阴阳家。战国末 期,秦相 尝试统一百家思想,救门客合撰了《 12.杨朱将“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独普其身”的态度理论化,建立了“。”的学说,他主张“ 三、简答题 13.阅读《诸子第十》,为什么说孔子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3分) 14,墨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请你简单说说墨家的思想主张。(4分) 四、阅读题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甲】 他觉着生平说了许多教:当世的人君总不信他,可见空语不能打动人,他发愿修一部《春 秋》,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明 得多,他觉得修成了这部《森秋》,虽燃不能行道,也算不白活一辈子。这便动起手来,九个月书 就成功了, (节造自《经典常谈·(春秋》三传第大事,有副改) 【z】 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他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只要缴相当的学 费就枚: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名贵的古痱,并教他们《礼(乐》等功课:这些 从前是只有贵族才能够享受的,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他又带着学生,周游列国, 说当世的君主;这也是从前没有的:他广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般的老祖 宗。…孔子是个博学多能的人,他的讲学是多方面的。他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 为国家服务的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之外,更注重 人格的修养。他说为人要有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够推己及人,这所谓“直”“仁”“忠即“怒”; 一面还得合乎礼,就是遵守社会的规范。凡事只问该作不该作,不必问有用无用:只重义,不 计利。这祥人才配去干玫治,为国家服务。 (节选自《经典常谈·诸子第十》,有测改) Q)孔子,名 ,字 ,春秋末期 家、 家、 家。语段甲中提 到的《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 通史。(6分) (2)下列有关“诸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公孔子推崇西周的文化和制度,用《诗(书(礼《乐》等教导学生,后来这些书成为儒家的 专有品。 B.荀子说人性本恶,反对功利,认为人们可以渐渐改善学好,最终达到圣人的境界。 C庄子主张绝对的自由和平等,认为一切都应顺应自然,社会上、政治止的制度,硬教不齐 的齐起来,都是在伤害人性。 D.墨子出身于下层社会,是平民的代言人,反对周代的文化和制度, (3)下列关于国学经典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三传”是《左传》《毛诗传》城毅梁传》。 B.《战国策》由汉代蒯通编定,主要记录战国时期苏秦、张仪等策士在各国间游说的故事, C,《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先河,叙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首尾三千多年的历史。 D.除官体诗外,乐府诗、近体诗都属于诗的范畴。 (4)从两个选段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6.阅读选段,回答问题。(14分) 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着的一个人。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相传便是他的忌日:他是 授水死的,竞渡据说原来是表示批他的,标子原来是奈他的。现在定五月玉日为诗人节,也是为 了纪念的缘故.他是个忠臣,而且是个缠锦排恻的忠臣:他是个节士,而且是个浮游尘外清白 不污的节士。“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的身世是一出悲刷。可是他永生在 我们的数意尤其是我们的同情里,原”是他的号,“平”是他的名宇。他是楚国的责族,怀王时 候,微“左徒”的官。左徒好像现在的秘书。他很有学问,热悉历史和政治,口才又好:一方面参 费国事,一方面给怀王见客,办外交,头头是道。怀王很信任他。 当时楚国有亲秦亲齐两派:屈原是亲齐派。秦国看见屈原得劳,便派张仅买通了楚国的贵 臣上官大夫、新尚等,在怀王面前说他的杯语,怀王果然被他们所感,将屈原放逐到汉北去,张 仗使劝怀王和齐国绝交,说秦国答啦割地六百里楚和齐绝了交,张仪却说答应的是六里。怀 王大怒,便举兵伐秦,不料大败而归。这时候想起屈原菜了,普他召回,教他出使齐国。帝齐派 智时抬头。但是亲秦派不炎又得势:怀主终于牡泰回骗了去,拘留着,就死在那里。这件事是 楚人最痛心的,屈原更不用说了。可是王的儿子顷襄主,却还是听亲秦派的话,将他二次放逐 到江南去。他流浪了九年,秦国的侵略一天紧似一天:他不忍亲见亡国的惨象,又想以一死来感 悟顷襄王,便自沉在泪罗江里, (节选自《经典常谈》,有副改) (1)结合选段和生活常识,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吸习俗:(4分) (2)说说屈原投江的原因。(3分) (3)结合选段,分析屈原的人物形象。(3分)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