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5年历史试卷、陕西省高考适应性检测(三),教学小助手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2025届陕西省高考适应性检测(三),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考点:西周分封制度 解析:材料通过考古发现证明西周在今宁夏地区进行分封,设立诸侯国,从都邑城址中出土 的文物和文宇说明西周统治范国随着新的考古遗迹的发现向西北拓展,故选A项。从材料中 不能看出边疆是否长期稳定,排除B项,也不能得出西周的等级秩序和文化格局,故排除C、 D项。 2.答案:D 考点:汉代法律与儒家思想 解析:《王杖十简》记载年七十授予王杖,比六百石的官职,得出入宫廷而不趋俯,犯了低级 刑名以上的罪,不得以二尺告劾(汉官仪“亭长持二尺板以动贼”)。《王杖诏令册》记载了汝南 郡男子王安世因为凶恶狡猾,殴打鸠杖主人,折断了鸠杖,最终被处以弃市(即杀头)的案例。 由史料可知,汉代对年老者授予王杖(鸠杖),持杖者享受特权,政府严惩殿辱受杖者的行为。 汉代推行尊老敬老的政策和优抚制度,是儒家思想的体现,《王杖十简》《王杖诏令册》作为政府 政令具有法律效力,故选D项。材料不能说明汉代治国政策是严刑峻法,排除A项。材料只涉 及敬老尊老的内客,无养老相关内容,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优抚政策为社会保障的主 要内容,排除C项。 3.答案:D 考点:唐代对外交往(劳育) 解析:材料中明确提到唐朝工匠(如樊淑、刘洗等)在阿拉伯帝国都城已格达从事绘画、织 造等手工业活动,直接体现了唐朝手工业技术向西亚地区的传播,故选D项。材料仅涉及何拉 伯帝国(大食),未体现“范国扩大”,排除A项。材料侧重技术输出,而非政治或文化友好关系, 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具体贸易形式(如朝貢、市舶等),排除C项。 4.答案:B 考点:宋代社会生活 解析:材补列举的宋代节日体现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上至贵族下至农妇、普通民众,反映 宋代文化的世俗化、大众化趋势,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信仰多样性,排除A项。材料主要 强调节日的世俗化发展,“赠礼”一定程度上或可推动节日经济发展,但不能体现出异常繁荣, 排除C项。材料中传统节日的寓意与理学思想无关,排除D项。 5.答案:C 老占,明清货币休系变化 解析:从示意图中可提取信息:16C-18C,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在民间的普遍使用 与供给的大幅增长共同促进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故选C项。中国被迫放弃抑商政策是在甲 午中日战争后,排除A项。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商品仍以手工业制品为主,贸易结构没有明显 变化,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生产方式相关内容,排除D项。 6.答案:A 考点:中国古代的医药学发展 解析:材补时空定位于清朝,在中外药材贸易中,大黄备受欢迎,但其出口以原材料为主且 价格便宜,并被俄国中转而获利,这说明清朝的药材出口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故选A项。材 料中中俄贸易为平等贸易,并非朝贡贸易,排除B项。材料中只涉及中药材大黄的出口,并无 中医受到欧洲医学理论影响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药材出口不能等同于医疗卫生体系的优 化,排除D项。 7.答案:A 考点:近代的救亡图存 解析:雏新变法后,陕籍雏新团体分化后的教育实用派阁培棠参与科举,阁培棠虽是雏新人 士,但仍参加科举以期范展政治抱负,这体现了传统入仕手段仍是雏斯人士进行经世救国(全 民醒悟,振兴中华)的方式,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民众对教育的认识相关内客,排除B项。材 料时空是维新变法后,并未体现学堂选官制度,排除C项。间培棠参加科举未中进士,仍给官 职,并不能说明陕籍维新人士得到重用,排除D项。 8.答案:D 考点:近代的救亡图存运动 解析:1928年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尚未改变,基于 改变“病夫”形象和效亡图存“强种救国”的时代使命,国民政府直辖的武术机构中央国术馆成 立,并宣扬“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掀起了武术运动风潮,故选D项。国民政府成立中 央国术馆,将武术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其要旨在于强健民众体魄、款亡图存,武术是传统运动,不 是新式娱乐方式,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武术运动与现代科学结合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 涉及对西方竞技体育运动的抵制相关信息,排除C项。 9.答案:A 考点: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 解析:材料时间定位到20世纪40年代,由材料中“冀鲁豫边区的村选”和“村长成分”可以 确定是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村长成分”里中农和贫农占主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乡村政 权逐渐转移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乡村政权民主建设的成效显著,故选A项。材料中未涉及经 济方面的减租减息,排除B项。材料时间定位是1942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于1937 年,排除C项。材料只是涉及村长成分,无从体现乡村政权组织形式的完善程度,排除D项。 10.答案:B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解析: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新婚姻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在婚姻关系中男女 平等。材料中新娘子讲话,体现了女性在婚烟中地位的提高,《结婚证书》体现了新婚烟法的实 施,新娘新郎头戴劳动的白头巾,就明他们投身国家劳动生产,婚礼中上方的毛主席画像和人们的欢笑都表明对斯政权的认同,这些都表明人们对新的国家政权的认同,故选B项。新郎斯娘 在婚礼中头戴白色的劳动头巾,表明了对劳动生产的重视,但并不能反映劳动生产对日后婚姻 关系的雏系,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封建婚姻观念的彻底结束,在落后偏远地区,封建婚烟 观念仍有影响,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婚姻关系中的男女平等,并未涉及政治地位,排除D项。 11.答案:A 考点:改革开放 解析:改苹开放后,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商法的发展,商法的发展则为解决商业等相关 事件提供了法律依据,适应了改革深化的需要,故选A项。依法治国方略是1997年提出,1999 年写入宪法的,材料中的《保险法》《票据法》为1995年通过,时间不匹配,排除B项。材料仅体 现出中国国内商法的发展情况,未涉及是否借鉴别国经险,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经济结构 的转型相关内容,排除D项。 12.答案:B 考点:雅典城邦的海外殖民 解析: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雅典统治众多属邦,财政收入中 属邦贡赋约占70%以上,由此可知,雅典以海洋霸权巩固经济基础,故选B项,排除A项。材料 重在对外战争,并非海外贸易,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出贡赋问题,没有呈现矛盾缓和,排除 D项。 13.答案:A 考点:中世纪商业的发展 解析:3世纪,威尼斯垦殖加快,其国海造陆由私人行为转为政府统一管辖,并规定了许可 证制度,这说明政府统筹能力增强,又由于材料设问是深层次原因,故可知与商业发展有关,选 A项。材料没有体现封建领主之间的斗争,排除B项。技术进步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 深层次原因,排除C项。文艺复兴在14-17世纪,排除D项。 14.答案:C 考点: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 解析:材补展示了从马丁·路德到德意志民族进入全球史的历程,其中关键词“邦国主权” “国家主权意识”“德意志民族”的发展历程呈现出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故选B项。《咸斯特伐 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近代国际关系体系开始确立,排除A项。主权国家只是这一趋势 的某一个现象,不能够反映出整体趋势,排除B项。政治格局是指世界范国内形成的基本政治 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 15.答案:D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解析:马克思强调私有财产的重要性,思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 式中找,这说明两人都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故选D项,排除C项。材料中没 有说明哲学的作用,排除A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符合知识,但不符合材料内客,排除B项。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