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5年历史试卷、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教学小助手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广东省茂名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A.高门士族衰落导致门第观念淡化 B.禅让制发展促进寒门庶族蝎起 C.地方豪强制据造成内轻外重局面 D.军事将领推动权力结构的重组 4.《旧唐书》记载,大历四年(769年)正月十八日,皇帝救令有司:“定天下百姓及王公已下每年税钱, 分为九等…其见官,一品准上上户,九品准下下户,余品并准依此户等税。若一户数处任宫,亦每处依品 纳税.其百姓有邸店行铺及炉治,应准式合加本户二等税者,依此税数勘责征纳。”这() A.扩大了赋税征收对象 B.强化了抑制工商业的政策 C.体现“以贫富为差”原则 D.放松了对农民人身控制 5。北宋以前,类书知识体系围饶皇权与礼法制度构建,未单列“儒学”门类。南宋类书由官修转为私撰,分 类更具活力,“儒学门类普遍设立。促成这一变化是〔) A,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B.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C.书院制度普递建立 D.重文轻武政策实施 6.明代中期起,江南成为全国最大的棉布生产基地,但产地与销售场所脱节。这一时期,江南棉布的主要 销售通道之一是经运河,过江涉淮而北走齐鲁大地,供应京师,达于边塞九镇,以山东临清为转输中心, 据此可知,当时() A,江南本地民众消费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B.山东已成为商业资本的集聚地 C.运河沿线地区成为全国贸易网络核心 D.跨区域贸易推动北方市场发展 7.1853一1855年,上海燥发小刀会起义,以间粤籍水手、船工及商帮成员为主力军,宣称“挞夷当灭”,要 求“士农工商,各安常业,勿得畏惧播迁”,并“仍与各国照常通商”。这反映了() A.农民阶级救亡图存的深索 B.传统从业者对变局的因应 C.中外民族矛盾占主导地位 D.无产阶级将登上政治舞台历史 8.1916年,从3月“洪宪帝制取消至7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恢复期间,南方护因军与北洋系围绕袁世 凯退位、总统继任、约法恢复等中央权力归属问题展开激烈争斗,最终形成“黎府段院”这一暂时稳定的权力 格局。这表明() A.权力争斗既有妥协又有合作 B.北洋军阀在政治上分崩离析 C.地方割据势力削弱中央权力 D.维护民主共和成为国人共识 9.1947年7月,毛泽东指示:除做好必要的军事准备外,还要研究并确定到国民党区域工作的各项政策, 包括如何征集粮食和发动群众,如何利用与对付国民党的保甲、税收机关及区乡政府人员,如何对付地主 武装等。该指示() A.说明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B.旨在扩大对国民党政治军事压力 C.反映了革命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D.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黑暗和腐败 10.新中国外交话语的历史生成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二次重大外交活动: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就中印两国在 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以及参加万隆会议。这集中反映了新中国 () A.坚定地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开展全方位外交的策路和决心 C.实现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提出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特区货币"是改革开放之初国家计划在深圳经济特区发行的一种可与外币自由兑换的地方性货币。相 关方案的制定一波三折,中央反复权衡、慎重考虑,最终决定不予实施。这一决定() A,强化了中央对特区的管理 B.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推进 C.着眼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 D.打破了原有经济制度的栓格 12.奥古斯都时期的婚姻法对结婚并生子的夫妻给予一定特权作为奖赏。己婚并做了父亲的男性成年公民在 接受政府任命时有优先权:生有了三个孩子的女自由民和生有了四个孩子的女被释奴对商业和法律事务拥 有独立处置权,不再需要监护人的监督。这一规定客观上() A,提高了女性的法律地位 B.使法律开始渗透进家庭私人领域 C.弱化了公民非公民区别 D.打破了社会上层的传统家庭秩序历史 13.英国东印度公司为给日益扩大的殖民和贸易活动提供稳定的资金,规定1657年以后要通过扩大发行信 用债券的方式,利用信贷基金、英格兰银行等代理机构进行公开筹资,从而形成一种比较长久的资本结构。 这说明() A,商业经营形式发生重大转变 B.资本输出成为殖民扩张主要形式 C.近代金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D.玫府在海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14.在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下,只有议会才是国民的代表,国民只有在议会或者只有通过议会才能 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思想,但矛盾却由此产生,因为议会主义原理在法律上规定议员不应该接受其选举人的 任何约束性指令。这反映了代议制() A,政党政治与阶级基础脱节 B.法律至上与民意表达割裂 C.权力分立与效率低下并存 D.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对立 15.1941年至1945年,苏联科学院组建勘探团队进行矿产勘探与开发,发掘了多种新的产资源,为苏联 重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期间,苏联生产的高品质燃料油,满足了重型装备对燃料的需求。此举 旨在()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增强军备竞赛的优势 C.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 D.适应卫国战争的需要 16.如表为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中的占比情况。由此可知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