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历史试卷、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一模,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1)原因: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大量户口依附于豪强地主,导致政府 控制人口低于实际人口。(4分) 价值:上述数据属于政府实际控制人口,并非当时全部人口:但上述数据来源于官修正史等文献史料,对研 究不同时期政权掌握的人口数量与变化趋势、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等问愿有较高价值。(6分) (2》原因:出现“康乾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疆域进一步开拓并巩固: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 物推广种植:推行“摊丁入亩”等赋税制度改革。(6分) 问题: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危机和社会危机加重:过度开是土地,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4分) 17.(20分) (1)特征:大国协调、欧洲均势。(4分) 影响:打击了俄国,使其国际地位下降:英俄关系受损,促成英法结盟,法国地位上升;冲击了维也钠体系。 (6分) (2)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美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俄国趁机侵占中国大片领土。(5分) 俄国从克里米亚战争中吸取了失败教训,不断进行社会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进一步推动了俄国工业化的进程。(5分) 18.(15分)评分标准 分值 答愿情况描述 13-15分 论题明确,提取三条及以上信息,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8-12分 论题较明确,提取信息不少于两条,史论结合,论述较充分,表述较清晰, 1-7分 论题不明确,提取信息单一,史论脱节,论述不充分,表述不清晰。 A.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B.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 C.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需要 D.努力实现国家统一的追求 6.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国民对于政治上的自觉,实为政治进化的总根源…觉些什么 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人民大 众的第一次全面觉醒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7.下图所示的新中国“一五”“二五”期间工业城市布局,主要体现了 A.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国民经济在地域上已经均衡发展 C.工业建设主要服务于军事目的 D.有利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系统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探索道路角度看,与该理论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的是 A.“三三制”原则 B.新民主主义论 C.过渡时期总路线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1980年前后,出国考察热持续升温,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对日本、美国、德国等国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综 合考察,同时国外经济学家也频繁应邀来访,各种经济学派的思想和著作开始系统地介绍到国内。这一现象 可以说明 A经济改革意识不断深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C.中外经济思想相互吸收 D.已经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10.下图是16世纪至19世纪初的某贸易航线图。据此判断,甲乙航线跨越的是A.地中海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11.德国先后颁布了1883年《疾病保险法》,1884年《意外伤害保险法》和1889年《伤残老年保险法》。三 大保险法的颁布,意味着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这实际反映了 A.应对工业化社会的桃战 B.家统一提高了基层治理的能力 C.推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D.战争背景下缓和社会矛盾的努力 12,从20世纪30年代起,拉美各国采取保护性关税、许可证制度、扶持民族工业、兴建国有企业等措施发展 经济,到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已初步成为西方“核心地区”(北关、欧洲、日本工业带)之外的第一个 新兴工业带。据此可知,拉美这一时期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摆脱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 B.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 C.借鉴了不同经济模式的优势 D.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 13.经过长期实践,苏联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核算全国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其中数学家康托罗维奇因对资源优化 配置理论的贡献,获197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苏联在这一领域的成就,主要是源于 A.计划经济对资源精密分配的要求 B.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的经验 C.发展科技以提高国家实力的需要 D.人民的教有水平普遍提高 14,唐代杜环所著的《经行记》现已失佚,仅有杜佑《通典》所转引的1500余字存世,所载被俘工匠中没有 造纸工匠,因而有学者不同意造纸术经怛罗斯之战西传的看法。近年也有中亚学者研究指出,在恒罗斯战役 前,造纸术就以和平方式传入中亚,10世纪时传入叙利亚、埃及和摩洛哥等地。据此,下列最合理的理解是 A.文献记载和历史研究必须经考古发现证实 B.中亚学者研究结论形成较晚因而更加可靠 C.对造纸术经怛罗斯之战西传的看法应存疑 D.战争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契机 15.从南宋到清末的700多年间,学术界和政界对王安石变法大多持否定态度,甚至把北宋亡国归罪于王安石 变法,到清末民国时期,梁启超等人积极研究并大力赞扬王安石变法。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某种程度上也受到王安石“新法”的影响。该材料最能说明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是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