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卷/山西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

更新时间:2025-02-04 21:43:57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大西北

收藏操作:

免费说明:开放式免费下载

历史卷:金太阳山西卷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9.19-9.20),高三\山西省\2024-2025上\历史, 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历史卷/山西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图1)

历史卷/山西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图2)


高三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七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先秦的传世文献《国语》记载:“昔伊、洛(黄河支流的古称)竭,而夏亡。”而殷墟甲骨卜辞和清
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尚书》中均将夏朝称为“西邑”。汉代亦有文献称禹为“西夷人”。下
列相关认识中,最为合理的是
A.夏朝的灭亡源于气候变化
B.战国竹简文书更真实可靠
C,商汤的功绩被后人所夸大
D.夏文化的地域性特征突出
2.西周时期,诸侯分封的低级贵族也可领有世袭的封地,并可以自行在封地上设置官员,建立武
装,征派赋役。到战国中后期,被秦、赵等国君主授予爵位的新贵族,名义上也有封地,但一般
只被授予“衣食租税”的征税权,不再被授予封地的行政权。这一转变
A反映了国君集权的趋势
B.导致选官方式发生变革
C.是政治权力下移的体现
D.完善了贵族的等级秩序
3.西汉初年,政府崇尚“无为而治”,默许民间自行铸造钱币。文景时期,部分诸侯王靠铸钱聚敛
起的财富成为其发动叛乱的倚仗,一些宠臣也借助国家矿山铸钱敛财,富逾王侯。这可用于
说明
A货币铸造业技术门槛偏低
B.休养生息有助于改善民生
C.货币发行权关系国家安危
D.财政危机推动了币制改革
4.三国时期,吴地朱然墓中的随葬漆器(多刻有“蜀郡作牢”或“蜀郡制”的标记)装饰一改蜀郡漆
器流行的抽象图案风格,以描绘当时贵族的世俗生活为主,这些漆画被称为“最能代表三国时
代水平的漆画”。促成这些器物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是
A.吴蜀伐魏联盟的建立
B.区域贸易往来的频繁
C.贵族阶层审美的倾向
D.江东经济优势的确立
5.唐文宗时期,长安左街使奏称:“伏见诸街铺,近日多被杂人及百姓、诸军诸使官健起造舍屋,
侵占禁街。”唐宪宗时期,有记载称,“长安坊中有夜拦街铺设祠乐者,迟明未已”。随着临河地
区漕运兴起,在长安城郊沿河地区乃至城门内外出现了新的“行市”。这反映了长安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17.(1)主要特征:土司均由中央委任,采用中原王朝的官号;都是实职而非虚职(均掌握地方实
权):无权主动变更领地范围:世袭掌握领地内的管辖权。(6分,答出三点即可)
(2)发展:超规格设置驿站和卫所(军事机构):从外地引入大量军事移民;军事屯田活动的开
展(农业开发的加快)。(2分,答出一点即可)
意义:强化了中央对黔东地区的控制:促进了黔东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族交往、交
流和交融:为改土归流创造了一定条件。(6分,答出三点即可)
18.(1)特点:主要线索从英雄人物个体事迹深入到朝鲜被日本殖民的整体进程:情感倾向既有
对英雄人物的赞颂,也有对近代朝鲜亡国的沉痛反思:创作主体包括民间艺人、知识分子和
青年学生;戏剧命名相对隐晦:剧种多样,剧目丰富:呈现出阶段性和鲜明的时代性。(4分,
答出两点即可)
影响: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揭露了日本在东亚扩大侵略的野心;讽刺、谴责了北洋政府的
卖国行径(如部分接受“二十一条”),推动了反帝运动的发展;为传统艺术形式注入了时代元
素,促进了话等新式戏刷的传播。(4分,答出两点即可)
(2)因素:民族危机(民族矛盾):东亚政治格局(中朝宗藩关系的解体,近代条约体系的传
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思想的传播(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国内政局的演变。(4
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9.(1)历史作用:牵制了国民党军的力量,策应了主力红军的长征;强化了陕甘根据地的军力,
为中央红军在陕北落脚奠定了基础:保存并锻炼了一批优秀的军政干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
的成熟(摆脱共产国际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4分,答出两
点即可)
(2)时代背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国民党军继续对红军及其根据地开展“围剿”活动;
日本加紧侵略,华北的抗战形势紧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领导地位的
逐步确立。(6分,答出三点即可)
(3)主观原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代表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红军具有
不惧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地解决了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
误,红军发扬了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精神;红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
患难与共;党中央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领导地位。(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
言之有理亦可)
20.示例
论题:3一6世纪中国北方疫病频度的变化是社会局势变动的缩影。(2分)
阐述:疫病的暴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3一6世纪的中国存在诸如社会动荡、人口流动频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繁、生态环境破坏、气候变迁等加刚疫情传播风险的因素,但不同时期疫情暴发的频度明显
受到了社会局势的影响。东汉末年、三国曹魏时期以及北魏时期,黄河流域处于相对统一的
状态,疫情暴发的周期明显较长,尤其是曹魏和北魏时期,中国北方获得统一后,小农经济逐
渐恢复,少数民族大批归附或大规模封建化,人口流动性下降,疫情的破坏作用明显减轻。
西晋虽然实现了短暂统一,但民族关系紧张且爆发了八王之乱,社会动荡不安,政权防疫机
能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十六国时期及北朝后期,社会动荡不安,人口流动频繁,致使疫情频
发:隋初发动了讨伐南朝的大规模战争,客观上也造成了人口大规模、大范围的流动,疫情暴
发频度较此前只是稍有缓解。(8分)
综上所述,3一6世纪中国北方的疫情呈现出多发性、反复性等特点,而社会局势的安定与否
对疫病暴发的频度高低有着较为密切的影响。(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提取码:30ltxx
  • 百度云盘 『 提取码:3090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