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四川省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入学考试

更新时间:2025-02-22 12:25:26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四川省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入学考试,高中\高三\四川省\2024-2025学年下\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历史试卷-四川省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入学考试(图1)

历史试卷-四川省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入学考试(图2)


2025届高三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1.C【解析】红山文化遗址中玉器构成比较一致等现象,说明当时社会尊贵身份或高等级身份
的形成,玉器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征,说明红山文化具有一定的礼制规范雏形,故选C。夏朝开
始进人早期国家阶段,排除A:红山文化位于辽河上游,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排除B、D
2.A【解析】由该官吏的生平大事中的“攻韩”“攻赵”“攻魏梁”“攻荆”等信息可判断,他经历了
秦统一进程的重大活动,在藏政远交近攻的策略下,逐步推进国家统一进程,故选A。材料信
息与B、C、D三项无关
3.D【解析】与两汉三国时期相比,东晋南朝的世家大族为世代把持高官,将九品中正制选官
标准演变为主要看中家世,受此影响,户籍记载信息趋于复杂,能说明其门第家世的信息大量
增加,故选D。豪强地主在东晋以前就控制了选官权,排除A:B、C两项与材料现象无关
4.C【解析】宋朝前期丞相任职平均年限不断缩短,说明更换丞相的频率提高,由此可说明丞
相权力被削弱,而君主权力强化,故排除A,选C。宋朝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但这与
材料现象无直接联系,排除B:宋朝制度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排除D.
5.B【解析】析产分家、赡养父母“按月计日”现象与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多代同堂状况相矛盾,
大家庭的这种解体倾向主要是由人口增长过快,人多地少导致的,这与明请时期人口增长加
速相符合,故选B。商品经济的活跃会对析产分家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对
簿公堂说明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是析产分家争夺财产的表现,排除C:明清时期基层教化加
强,排除D。
6.C【解析】材料表明当时反对变法的声音非常强烈,导致光绪帝不得不谕令两广总督审查并
销毁《新学伪经考》,故选C。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A项:瓜分狂潮始于1895年,排除B:戊
戌维新发生于1898年,排除D。
7.C【解析】美国在甲午中日战争前的侵略重心不在中国,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输出成为列强
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美国在华设立银行;一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财,实力大增,一战后
在华设立银行数量增多,故选C。1894年前甲设立银行最多,后数量呈现变化,说明一战后
加大了侵华力度,但经过一战国力衰退,这符合英国的侵华特征,排除A:乙在1894年前设立
过银行,后加大对华资本输出,这符合法国的侵华特征,排除B:甲午中日战争前丁在华银行
数量少,但甲午战后迅速增加,到一战期间及之后数量猛增,体现出独霸中国的态势,这符合
日本的侵华特征,排除D。
8.A【解析】四种货币政策并用局面的形成,是出于稳定区经济秩序和促进苏区与非苏区之
间物资流通的需要,故选A。1935年国民党发行法币,排除B:打退国民党第四次“围剥”是在
1933年,排除C: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于全国抗战时期,排除D。
9.B【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针对此类情况,恢复发展经
济和稳定社会秩序是当时的主要任务,故选B。当时物资短缺,不能按市场规律办事,排除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决策,排除C:实施国家工业化是从“一五”计划时
开始的,排除D。
10.D【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年2
月《四川日报》的报道是为了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选D。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是在
1980年后,排除A: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展开,排除B:1992年十四
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
11.A【解析】抓住“公元前18世纪”“西亚”等明确的时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材料信息
符合古巴比伦王国的特征,故选A。埃及文明产生于东北非,排除B:波斯帝国兴起于公元
前6世纪,排除C: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7世纪,排除D
12.D【解析】行会是手工业自治组织,通过斗争和增加市议会代表人数,增强了行会的政治影
响力和对城市的管理能力,诚少了贵族对城市的剥削,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A项的信息,
排除A:民族国家形成于16世纪,排除B: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于16世纪,排除C。
13.B【解析】以维萨里《人体结构》为代表的著作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发展,促使人们对自
然界和人自身认识的深化,这是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表现,故选B。1517年德意志宗教改革
兴起,排除A:启蒙运动是在17一18世纪,排除C:材料信息与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无直接
联系,排除D
14,A【解析】材料现象表明报刊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关注工人状况,这是工业革命背景下社
会矛盾加剧,呼吁工人阶级斗争的体现,选A。材料中的报刊主要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
但不能说明资产阶级立场的报刊也支持工人阶级斗争,排除B、D: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
年,排除C。
15.B【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材料中英国的举措是加强对非
洲属地经济侵略的表现,故排除C、D,选B。工业革命后,列强逐渐放弃黑人奴隶贸易,转而
全面侵入非洲,排除A。
16.B【解析】漫画内容体现了美国黑人为摆脱学校种族隔离而竭力斗争的情形,这是美国宣
布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对黑人的岐视仍广泛存在的反映。美国黑人
针对长期以来公共场所和学校的种族隔离制度,在马丁·路德·金的呼吁下掀起了轰轰烈
烈的民权运动,迫使国会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故选B。其他三项在时间上均与
民权运动兴起的时间不符,排除A、C、D
17.【解析】解答第(1)问,注意从主张收权的主体力量、收权活动的时间状况、收权面临的国际形
势,收权的方式等角度分析特点。解答第(2)问,注意从联合国宗旨、参与国际法的国家数
量、国际法关涉的空间范围、国际法涉及的领域等角度指出概沉:从世界大战影响和二战后
国际格局、世界经济发展、新兴国家发展,以及人类面临的挑战等角度分析原因。解答第(3)
问,注意从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构建斯的国际秩序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等角度提出
建议。
(1)特点:从部分有识之士倡导并推动到政府和民众共同参与:持续推进,但历经曲折;注重
利用国际形势:修约运动与外交收权相结合。(每点2分.共8分.如回答“借助国际法收权”
亦可给分)
(2)概况: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尊重民族自决成为基本原则:融人国际法体系的国家不新增
多;适用领域从领土空间到领海和外层空间;人权、海洋、气候等领域的国际法日益完善,但
未涉及一些新领域,未充分体现南方国家权益。(6分,任答三点)
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国际格局演变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推动:世界殖民体
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人类发展面临诸多共同问题。(6分,任答三点》
(3)建议:注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健
全全球治理体系。(每点2分,三点5分,其他答案若合理也可的情给分)
18.【解析】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次”,可从电视节目与国家经济发展、电视节目受众群体、
电视节目内容、电视传播技术、电视传娱发展趋势等角度选取信息,并发掘出所选“第一次”
之间的联系以确定主题:阐释主题时,注意证据的多雏性、充分性和逻辑性。
示例
“第一次”:第一次播出商业广告、第一次卫视上星和组织第一次直播综艺节目。
主题: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推动了电视业的进步。(3分,主题应与所选“第一次”密切
相关)
闸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推进经济体制
改革,活跃社会经济和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四川电视台播出了第一则商品广告。随着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国力明显提高,科技事业取
得新进展,为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四川电视台“上星”以形成全方位的电视信号覆盖,
并不断丰富电视节目类型,推出了直播综合性大型文艺节目等。(9分)
19.【解析】解答第(1)问,注意充分获取与分析材料信息,从户籍制度对国家基层治理作用、强化
中央集权、保障土地与赋役制度实施、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国家强大等角度分析。解答第
(2)问,注意从宋朝户籍制度的划分类型、财富标准、地籍与户籍关系、户籍管理变化等角度
分析举措。
(1)作用:限制人口流动,构建邻保制度,维护地方秩序;抑制士族势力,强化中央集权;保证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推动唐朝强盛。(每点2分,共
8分】
(2)变化:户籍明确,有主客户之分,并按职业划分生产经营户:依据财富差异划分户等:地籍和
户籍分离;乡官逐步淡出户籍管理(或乡村地主参与户籍管理)。(每点2分,任答三点7分)
课件、试卷下载
三零论后(30论坛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提取码:30lt25
  • 百度云盘 『 提取码:gnhz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