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2025年历史试卷、山东省潍坊市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山东省潍坊市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1)调整:刺史由初期无固定治所到有固定治所:刺史监察对象由郡守等品秩较 高的官史扩大到州内所有朝廷官史:刺史品秩提升,以卑制尊的现象被打破:刺史权力 由监察权扩大到了行政权和兵权集于一身。(6分) 社会现实:地方豪强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发。(4 分) (2)关系:西汉初年,刺史位卑权重,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维护了中央集权, 促进了西汉强盛局面的到来;东汉后期,刺史权力膨胀,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为东汉 衰亡埋下了隐患。(4分) 17.(12分) (1)变化:从侧重反映日军侵华带来的苦难与仇恨到聚焦根据地建设(民主政治 建设、经济生产建设、歌颂抗战英雄)。(2分) 原因:抗日战争局势不断变化:民众民族意识日益觉醒:抗战力量不断增强;增强 军民抗战信心。(6分) (2)价值:抗战歌谣作为第一手史料,对于研究抗日战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抗战谣作为历史的文化载体,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传承抗战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4分) 18.(14分) 示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积极参与国际 竞争;国家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全方 位外交。(4分)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从以初级产品出口为 主转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加:贸易伙伴逐渐多元化: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利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 新秩序的建立,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见证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 就。(4分) 19.(15分) (1)特点:主要面向第三世界国家:以“发展援助”为幌子,穆透西方文化价值 观。(4分) (2)政策:对留学生收取全额费用,追求经济利益。(1分) 评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出现“滞胀”现象,西方国 家采取政策削减政府开支。(2分) 该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国家留学教育的繁荣,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维护其在世界竞争中的有利位置;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了西方国家留学教有 质量下降: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财富和人才的流失。(6分)》 这一政策的实质是借助留学生教育进行资本掠夺。(2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得 分不能超过该题赋分。 4。黄宗卷指出“学校之法废,民凿凿而失教故入其境,有违礼之祀。有非法之服。 市悬无益之物、土留未掩之丧,优歌在耳,廊语满街,则学官之职不修也”。据此可 知,黄宗羲认识到 A.学校承担社会教化的重要性 B.维护儒学正统地位的必要性 C.国家推行礼法结合的迫切性 D.变革君主专制制度的艰雄性 5.1858年,曾国藩痛斥徐继畲在《瀛资志略)中详述英国政治制度与科技成就的行为 是“长英国志气,灭中国威风”。1867年,曾国器耗费数月重读此书,他的思想与 实践均受其影响。曾国藩的这一转变主要是为了 A,解放思想变革政治制度 B.融合中西方思想文化 C.吸纳西学应对内忧外惠 D.论证洋务运动合理性 6.图2为近代中园某时期新增通商口岸的分布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图2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转变 B.先进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开始早期现代化尝试 7.1926年5月,《工人之路》发行纪念“五册”运动的专刊,其中有“欢迎赤色职工 国际代表和各国工会代表来华”“庆祝中国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广东第二次全国 农民代表会开蒂”“全世界无产阶级大联合!继续五升的精神”等标语。这些标语 A.旨在为国共合作营造奥论氛围 B.有利于藏发工农样众的革命热情 C.反映了马列主义得到各界认同 D.表明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性 8.1956年2月,全国民主妇联等13个单位向包括职工、手工业者、工商业者在内的各 阶层家庭妇女发出倡议,争做“五好”家庭(家庭邻里团结互助好、家庭生活安排 好、敏育子女好、皎励亲人生产工作学习好、自己学习好),这一活动在全国迅速展 开。此活动意在 A.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B.提升工人的文化素质 C.构建新型伦理关系 D.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 2007一-2009年,中国在非洲建立了30个疟疾防治中心,并派遭122名抗疟专家为其 进行技术指导。2007一2011年,中国向非洲提供了价值7.571亿美元的医疗援助, 包括医疗机构和疟疾防治中心的建设。上述举措 A.展示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B.解决了非洲医疗设施不足问题 C.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D.加强了中非之间经济技术合作 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史家乘笔直书,敢于犯颜直谏,把美德视为通往荣耀、荣 誉、权力的真正途径。提比略统治时期(公元14一37年),罗马史家热衷于阿谀奉 承,将源自赞美诗的各种技巧融人历史书写中,把新任元首颂扬为德治的典范。对 此解释合理的是 A,社会动荡促使王权加强 B.以德治国成为社会共识 C,道德沦丧导致政权更迭 D.政治环境影响历史写作 成书于12世纪的《熙德之歌》是西班牙第一部用本土语官书写的长篇史诗,展现 了西班牙对抗外族人侵的集体记忆,同时探讨了荣誉、忠诚与家族伦理的冲突。该 史诗反映了 A.市民阶层的壮大 B.民族意识的增强 C,封建王权的加强 D,人文主义的兴起 近代早期,英格兰警役(负责收税与治安)主要由在财产、老住户身份等方面有优 势的乡村精英担任,他们在服行国家职能时,时常基于地方利益与中央政令发生神 突。17世纪后期,大量一般村民开始出任警役而众多乡村精英逐渐退出,警役的官 方属性逐渐超越社会属性。上述变化表明当时英国 A.基层自治制度已经确立 B.国家权威深人基层社会 C.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乡村人口大量流人城市 表1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820一1913年GDP总量的对比情况(单位:百万国际元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