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3月一模),高中\高三\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下\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二、非选择题(16和17题中答案中加粗字体为得分关键词。) 16.(14分) 现象:东汉史书中关于良吏的记载具有极大共性:地方良吏坚持以儒家民本思想为指导, 有效解决了地方虎患,百姓得以安居乐业。〔2分)如,刘陵注重“修德政”,刘平为官 任贤选能,罢黜贪官污吏,净化官场风气等都体现了儒家的民本和谐理念,有效提升 地方治理水平。(2分) 阐述:以“猛虎渡河”等纯巧合的自然现象来构建地方良吏形象的书写模式与当时的时代环 境密切相关:西汉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汉武帝接受了尊崇儒术 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2分)德政、民本、孝廉教化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 组成,深刻影响汉代官吏的选用标准(或答出汉代选官制度等内容也可得分)。(2分)。 古人对老虎渡河等纯巧合的自然现象做了夸张化、神秘化的处理是出于神化仁政与天 人感应思想的目的。(2分) 结论:地方官吏的优劣关系到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要注重对官吏的考核监督,提升 治理水平。汉代尊崇儒术,地方官吏的执政理念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儒学深刻 影响着汉代史书的修撰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任意两个角度得4分) 17.(12分) 从背景角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列强侵略加剧,国内 革命形势高涨,清政府面临严重统治危机(2分)。为维护统治,清政府推行清末新政 (2分)。日俄战争使清政府意识到立宪改体的优越(2分) 史实角度:考察情况:变革政治体制,采用君主立宪,参与国际竞争。(2分) 评价角度: 积极影响(2分) 开阔了眼界,进一步打破了天朝上国的固有观念,促进了国内的思想启蒙:推动了立 宪进程、政治民主化进程,清政府着手预备立宪的政治改革,推动近代化进程。 局限性(2分) 根本日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推出的“皇族内阁”等举措,表明其缺乏真正推行宪 政的诚意,使得立宪运动逐渐失去民心,最终也未能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评价分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即可) 18.(11分) 变化:中国服饰风格从单一到多元:民族特色日益突出并逐步影响世界。(一点2分,两点3 分,共3分) 原因:改革开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2分)思想解放,审美观念的变化:(2分)中国综合 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2分》 认识:中国服饰风格的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也展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全 新的精神风貌。(2分) 19.(18分)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国家抵起瓜分非洲狂潮,英国借助特许公司加紧 侵咯,加强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竞争。(2分) (政治代理人角度)条约中领土割让及管理等信息,反映出公司服务于英国在西非的殖民 拓展和行政管理,成为英国在尼日利亚殖民地的实际统治者:(4分) (贸易垄断角度)唯一开采权、关税及许可条例,反映出公司在该地区处于开发和贸易垄 断地位,成为英国在西非市场的开拓者和资源的掠夺者:(4分) (殖民争夺角度)打击法国贸易站及橡胶、棕榈油原料出口,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驱逐法 国入侵团队等信总,反映出该公司排挤竞争对手,成为英国争夺西非的总先锋。(4分) (表现和本质需要对应正确,否则该角度不得分) 皇家尼日尔公司在帝国主义国家瓜分西非过程中充当了英国政府代理人的角色,保 证了英国利益的最大化,(2分)加速了非洲被瓜分的进程。(2分) 3.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 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 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 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 4.陈寅恪认为,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的唐王朝仍延续国祚一百余年,东南八道财 赋的供给是重要原因:黄巢起义断绝了汴路运河的交通,导致大唐帝国的土崩瓦 解。该材料强调的是 A.江南日渐成为经济重心 B。交通建设促进国家运作 C。中央专制集权仍需加强 D。藩镇割据维护政权稳定 5.敖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 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墓印颁 行”。由此敖书“勒楷书写本”,经物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旨在 A,加强基层行政治理 B.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C.完善文书传递系统 D.巩周统一政治格局 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 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 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C.工商业发展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动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发展 7.清末有诗云:“诏书夜下走单车,江表诸侯尽辟易。南天自保诸侯策,北地谁清帝 室尘?”时人谓:“沿江沿海安堵如故,皆张刘二制军调护之力。”材料所反映的 事件 A.推动湘淮官僚集团蝇起 B.动摇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C.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D.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8.图2是陕甘宁边区的一副宣传画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