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历史试卷、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教学小助手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1)西汉:强调道德:(1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2分) 唐代:强调社会等级:(1分)封建官僚制度的成熟(或是宗法分封、儒家思想的影响)。(2分) 宋代:强调务从简朴:(1分)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奢靡之风兴起,理学影响。(2分》 (2)“妖服”是一种与传统风俗、礼法秩序、主流价值观念等相背离的个人或群体的服饰行为:(2分) 其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关系密切:(2分)体现了个性解放的思想。(2分) 17,(12分) (1)理由:能 史料性质角度:材料一的日记属于一手文献史料,可以从侵华日军的角度反映百团大战的战况, 对佐证百团大战的特点有一定的史料价值。(2分) 史实的角度: 材料一所记载的八路军向石太线、并陉附近铁道等交通线发动袭击的信息,有助于佐证 材料二中百团大战以进攻交通运输线为主要目标的特点: 材料一所记载的八路军发动袭击的时间是凌晨和“突然…袭来”的信息,有助于佐证 材料二中八路军突袭作战的特点: 材料一所记载的铁路运输中断、列车不能正常前行等信息,可用于佐证材料二中百团大 战取得较大战果的特点。(任意答对一个方面得2分) (2)分析:史料价值角度:材料三的宜传画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具有较高的史料 价值。(2分) 史实角度: 图1可用于佐证中国共产党巩固统一战线和坚决抗战的决心: 图2反映了中共在敌后开展游击作战,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图3反映了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在敌后进行政权的建设,团结妇女共同抗战。(能准 确的指出图片所对应的史实并进行适当的叙述,2分,答对三个方面给6分。A江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D.经济型市镇的繁荣 5.清代初年,一些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由中学西学相通相合的看法,转向“西学中源”说,即 认为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西学中源”说 A反映了学术思想上的天朗上国观念 B.体现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达和进步 C.开启了古代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潮流 D.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 6。《天演论》出版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名词很快成了报纸文章的热语,风行全国 谭用同在看到有关进化论的文章后,向人推荐“好极、好极”:革命党人也承认:“自严氏: 书出,而物竟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这反映了 A挽救民族危亡刻不容缓B.清政府已成为众矢之的 C.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进化论成为全社会共识 7.1900年3月上旬,英国公使窦纳乐主持召开五国使节会议…不但要求中国政府在《京 报》上顾布取缔义和团的上谕,而且威胁说,如果中国政府不同意这项要求,各国公使将建 议他们的政府直接出兵干涉,“代为测平”,这反映了 A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B.义和团被中外势力仇视 C.西方列强的利益完全一致D.中国主权遭受严重侵犯 8.图2为某战争形势图。此战役 连云港 黄 江 双堆集同 海 苏 合肥 图2 A共产党展开反攻B.为渡江战役奠定基础 C,推翻国民党统治D.打破日军“速胜”论 9.表1为中国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情况表。 A优先发展了重K业B.实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D.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0.在美索不达米亚东北部的莫耶,从公元前7000年地层处,考古学家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 遗址,从其中出土了石制锄头、人工种植的大麦、小麦和各种豆荚,还有驯化的山羊和绵羊 的骨头:从同一地层还出土了大量野驴和瞪羚的骨头及蜗牛、橡树子、阿月浑子等采集物。 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两河流域 A产生世界最早的农业B.人们出现定居的生活 C.处于文明的起源时代D.农业生产模式的调整 11.欧洲宗教改革时,马丁·路德等人以《圣经》为依据,提出“在极端的情形下面,世俗 统治者执意不听从教会的道德指导,有良知的基督徒甚至得放弃对国家的忠诚,负起建立新 政治秩序的革命责任。”该思想有利于 A.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B.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D.彻底摆脱了宗教信仰 12.1784年,塞缪尔·格雷格在英国曼彻斯特创建第一家水力驱动纺纱厂后,欧洲商人开始 劝说美洲加勒比地区的甘蔗种植园主扩种棉花。其中加勒比地区的圣多明各棉花种植业出现 爆炸式增长,而其迅速扩张主要得兰于非洲奴隶的进口,在18世纪80年代每年有近3万奴 隶被运到圣多明各,这体现了 A英国“世界工厂”地位B.“三角贸易”的繁荣 C世界分丁体系初步形成D.自出贸易理念兴起 13.1929年1月,众议员霍利和斯穆特联名提出了新的关税法议案,对农产品和若干种工业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