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福建卷】广东省福建省部分学校金太阳2025届高三12月大联考(25-198C)(12.19-12.20) ,高中\高三\广东省\2024-2025学年\广东省福建省部分学校\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1.C2.A3.C4.D5.B6.A7.D8.C9.D10.B11.A12.D13.C14.D 15.B16.B 17.示例 两宋时期,理学兴起并逐新成为官方哲学,岳範书院作为著名的教育机构,成为理学发展与 传播的重要场所。张拭在书院讲论理学,朱张之会相互辩驳,促进了理学不同学派之间的交 流,有利于理学的发展、完善与传播,岳麓书院也因此获得进一步发展。 明代,由于程朱理学僵化,因理学而兴的岳麓书院也一度沉寂。明代中叶,王守仁及其弟子 在书院讲论心学,推动了心学的传播,岳麓书院也再次繁荣。微信搜《高三答案公众号》 清代,统治者厉行思想文化专制,文字狱盛行,新思想无从发展。岳麓书院被收为官学,虽然 规模扩大,但在学术思想上已不复宋明盛况。 所以说,岳麓书院的繁荣离不开古代思想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是古代思想教育发展的反映。 (8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的唯一标准答案) 18.主要观点:中国在明末清初之际已出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启蒙运动:早期启蒙思想家提出 新思想,但新思想受封建专制影响未能壮大:明清启蒙学者的思想批判了封建思想,预示中 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4分,答出两点即可》 历史意义:为中国思想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祝角和研究方法,推动了该领域的深入发展:运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方法,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为后来的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 支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革命的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 19.(1)原因:税制由中央确定(税权具有单一制传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张居正为内阁首 辅,有一定实权:皇帝和太后的信任和支持:张居正与秉笔太监交好。(10分) (2)特点:针对抗战形势实际需要:中央财政的实力和权限得以加强:成效比较明显:征税内 容偏重实物。(8分) (3)合理化建议:财税政策的出台、实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灵活运用财税工具 (有利于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合理减轻企业税负,为国家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作 贡献,加快财税立法的建设,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6分,答出三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0.示例 论题: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步。(2分) 阐述: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早期代表主要包括17世纪的英国革命、18世纪的美国革命和 法国大革命,这些革命既体现了共同的资本主义发展需求,又展现了不同的革命特点。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议会斗争与妥协,推翻封建专制,确立君主立宪制,成为和平 与渐进变革的典范。18世纪的美国革命则在反对殖民压迫中高举“自由危机”旗帜,表现为 民族独立战争,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暴力和彻底变 革为手段,推翻封建君主制,确立了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现代政治制度,其激进性在西方革 命史中尤为突出。这些革命有其共性,都以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符合时代 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诉求,如英国重在政治权利, 美国强调民族独立,法国则注重社会平等。这些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确立,并为其他文明 的社会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8分) 综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也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成为世界历史进步的重要里程碑。(2分) 示例二 论题:西方资产阶级展现了资本主义的多样性和共性。(2分) 阐述: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通过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这些革 命展现了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多样性与共性。 17世纪的英国革命以妥协和渐进为特色,通过议会斗争推翻封建王权,确立君主立宪制,为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保障。18世纪美国革命因“自由的危机”而爆发,成为 民族独立战争的典范,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建立联邦制共和国家。18世纪法 国大革命则以暴力为主要手段,彻底摧毁封建专制制度,推动民主政治理念普及,同时为后 来欧洲各国的革命提供了范例。 这些革命的共同点在于,均以资产阶级利益为核心,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而区 别则在于方式和目标的差异,英国重在政治权利的平衡,美国聚焦民族独立,法国强调社会 变革与平等。这些革命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为现代民主制度莫定了基础。 (8分) 综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深刻影响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改卷唯一标准) 课件、试卷下载 三零》近(30论后) www.30Lt.com 5.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总制院更名为宜政院,以帝师领院事,设院使等官,其最高长官为朝 廷大臣,第二位者用僧侣,从帝师中辟举。宜政院为从一品衙门,与中书省等同为四大中央政 府机构,官吏铨选、机务处理都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必经过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 A.对西藏地区的监督得到了加强 B.对西藏民族事务的重视 C内地与边疆实现了一体化管理 D.行政用人原则复杂多变 6.明朝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册称为“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 人口、田土、房屋。清初,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仍互为表里,清朝入主中原之初就进行人丁编 审,并在康熙七年(1668年)废止了黄册制度。这一变化 A.客观上有利于商业发展 B.强化了国家对百姓的控制 C反映出户籍管理的混乱 D.使土地成为赋税主要标准 7.表1所示为19世纪40年代年前后部分中西士人的相关论述。据此可知,他们都 表1 论述 出处 “且火机(蒸汽机)所施不独舟也,又有火轮车。车旁插铁管煮水,压蒸动轮,其 [英]郭士立《贸易通志》 后竖博数十车,皆被火机拉动,每一时走四十余里,无马无驴,如翼自飞” “其不通河道者,甲月火烟车陆运货物,一点钟可行二三十慰”“其车路皆穿凿山 林别徐《四洲志》 岭,剧成坦逢” “(美国)又有火轮车,中可住千人,一时能行八,百十里,故国内多铁钻镜之路” 魏源《海国图志》 A.阐述了西学东渐的理论依据 B.加速了传统中国的补会转型 C.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广泛传播 D.介绍了铁路运输的突出特点 8.新文化运动之初,新旧双方围绕着“国性说”展开激烈争论。一方认为,作为“国性之灵魂与特 质”的孔子之道具有永恒性:另一方则认为,国性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又是不斯变化的,旧时 代的国性要接受新时代的改造,对于曾经被奉为神圣信条的孔子之道来说也是如此。新旧双 方的争论在当时 A.彻底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B.纠正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之处 (C,促进了思想界对儒学的扬弃 D.直接导致尊孔复古逆流的破产 9.1943年1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提出了“劳力与武力结合”“战斗与生产 结合”的方针,并强调“我们有打仗的军队,又有劳动的军队。打仗的军队,我们有八路军、新 四军:这支军队也要当两支用,一方面打仗,一方面生产”。这一方针的实施 A.促进了不同阶级的团结 B.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提高了抗日武装战斗力 D.夯实了根据地的物质基础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