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2025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考试(一)

投稿时间:2025-04-12 15:18:37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添加收藏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高三、2025年历史试卷、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考试(一),教学小助手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考试(一),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历史试卷-2025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考试(一)(图1)

历史试卷-2025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考试(一)(图2)


(1)背景:丝绸之路开通及发展:政府对交通重视:商业发展需求:两处地理位置重要:技术水平
支持等。(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得6分)
(2)(7分)
修考示例
研究主题:丝绸之路上多元的社会风貌(1分)
说明:
①悬泉置土砖砌筑坞堡、灰区、马最、动物骨骼等,反映了以农业和奋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
(史料1分,说明2分,共3分)(也可用其他史实说明,如:使者往来、出土文物多样,反映出对
外交往频繁,官方重视与西域联系,政治生活较为活跃。“少酒薄乐,弟子谭堂再拜请”史料表现
了日常聚会等生活场景,并有娱乐活动,展现出民间生活的丰富性。)
②苏丹哈纳驿站的客房、餐厅、浴池等设施,显示出人们注重生活品质,有较为完善丰富的生活服务设施,(史料1分,说明2分,共3分)〔也可用其他史实说明,如:性畜棚的存在表明畜牧
业在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石结构建造”“镌有塞尔柱苏丹的名字政府征收通商税”体现了塞尔
柱王朝时期的君主制度、社会组织有序等。)
参考示例二:
研究主题: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传播(1分)
说明:
①汉简“小浮屠里(地名)七门西入“等内容,反映出佛教文化在丝绸之路的传播。(史料1分,
说明2分,共3分)(也可用其他史实说明,如:出土的丝织品等文物见证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
化交流等。)
②苏丹哈纳驿站建筑采用石结构,城门呈尖拱状,中央矗立清真寺,体现了伊斯兰文化特色,
反映出伊斯兰教在丝绸之路传播的历史。(史料1分,说明2分,共3分)
18.(12分)
(1)兴建原因:民众休闲娱乐的需求:中外联系和交流的加强:清末新政的推动:西方动物园的影
响。(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得6分)
(2)历史意义:开创中国近代动物园先河,为各地动物园的兴建提供蓝本:一定程度上推动农业科
技发展,传播近代科学知识:促进社会观念转变:提供新型公共休闲娱乐空间。(每点2分,答出
任意3点得6分)
19.(15分)
(1)发展状况:
①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时期:上海援建东北国营钢琴厂。
②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③改革深化期:产品出口并获国际金奖。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受国际市场影响大,停产与资本重组,狠难转型,
⑤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每点
2分,时期和发展状况各1分,答出任意3点得6分,完全、直接抄材料均不给分。)
(2)因素:国家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推动: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家精神:企业品牌价值:区位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每点2分,答出任意4点得9分,总分不超过9分)观点不符合要求且论述完全不合理、或在观点、论述中出现不当言论0
分,
观点基本符合要求,无正确论述2分。
观点不符合要求,有一定合理论述2分。
观点符合要求,空泛论述无史实依据或是史实运用错误4分。
观点符合要求,空泛论述没有给出明确具体史实但逻辑合理5分。
观点符合要求,能够运用1个史实进行基本论述,逻辑性不强6分。观点
符合要求,选择了多个史实论述但有基本史实论述不深刻6分。观点符合
要求,能运用1个史实进行流畅论述,有一定逻辑性8分。观点符合要
求,选择了多个史实进行论述较为合理8分。
观点符合要求,不常见于一般认识,但史实运用和论述较为合理能够自我
支撑,鼓励创新8分。观点符合要求,能够较为合理运用2史实进行论述逻辑较为合理910分。
观点符合要求,能够运用2个及以上的史实进行流畅论述,行文逻辑合理
11-12分。
满分要求:全文不能有知识性史实错误,关键史实、名词或关键论述不能
有错别字,如有酌情扣1-2分。
全文如存在字迹非常潦草,存在大量涂改、病句等情况在基黜档位上的情
扣1-2分。注意:关于参考示例外的观点和论述,请结合要求的情给分,不得随意给0分,务必认真对待
学生的学习成果。
参考示例一:
观点:“加长版20世纪”的界定具有合理性,其起止标志反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
要阶段和特征。
阐释:起始标志的合理性: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电力、内燃机等新技术广泛
应用,推动生产力大幅提高。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全球化全方位展开,世界各地的
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工业实验室的出现促进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
展的重要驱动力。现代公司制度的形成,有利于集中资本和资源,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提高生
产效率,这些变化共同开启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
结束标志的合理性:2010年北大西洋两岸国家深陷大衰退,这反映了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多深
层次问题。长期以来,西方国家过度依赖金融创新和消费拉动经济,积累了大量债务和泡沫。此次
衰退使得经济增长难以恢复到1870年以来的平均速度,显示出全球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挑战和困
境,也标志着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的结束。
在这一“加长版20世纪”中,全球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繁荣与危机的交替,从技术创新、经
济组织形式变革到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再到面临重大经济困境,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因
此“加长版20世纪”的界定能够较好地概括这一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历程。
参考示例二:
观点:“加长版20世纪"是西方中心视角,20世纪全球经济史应从全球多元发展重新定义。
阐释:德龙界定的“加长版20世纪”,以北方国家(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米呈现经济巨变,缺乏
对全球多元经济的全面考量。2010年北方国家经济式微、逆全球化抬头,德龙论述更像是对北方
经济主导时代的总结,未涵盖全球经济的多元动态。
苏联经济发展体现了全球经济多元性,却被德龙忽视。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实施五年计划,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快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二战胜利奠定基础。二战后,其经
济模式影响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经济阵营,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地位重要,深刻影响
全球经济走向。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同样关键。这一时期,众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深索适合国情的
发展道路。部分国家发展民族工业,实现经济初步增长,如亚洲“四小龙”凭借出口导向型战略迅速
姐起,改变全球经济区域格局。
中国经济发展是全球经济多元发展的典型。新中国成立后构建工业体系,改革开放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