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广东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百日冲刺”联合学业质量监测

更新时间:2025-02-23 14:48:03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2025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百日冲刺”联合学业质量监测,高中\高三\广东省\2024-2025学年下\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历史试卷-广东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百日冲刺”联合学业质量监测(图1)

历史试卷-广东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百日冲刺”联合学业质量监测(图2)


广东省2025届高三“百日冲刺”联合学业质量监测·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2
4
6
8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C
D
A
B
D
C
D
B
C
C
D
B
A
B
1.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世代据为已有,父死子继。在禅让制下,部落联盟首领由推举产
生,体现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而世袭制下,权力在家族内部传承,“天下为家”,故选C项:新石器代替旧
石器是生产工具的变革,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与材料中政治制度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
变化无关,排除A项: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主要是离周时期政治统治模式的调整,侧重于对地方诸侯控制方
式的变化,没有触及政权传承从公到私的本质,排除B项:“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标志着原始社会向奴隶
社会的转变,体现的是政权由公选到私有的本质变化,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以及
封建统治不断强化过程中的地方管理制度变革,二者所处社会形态和变革核心不同,排除D项。
2.D据材料“汉武帝时期共发动了三次全面反击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次战役对句
奴造成了重大打击,基本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王朝的武力威胁,使得汉朝能够更专注于内部发展和对外交往
故选D项:虽然这三次战役对匈奴造成了重大打击,但匈奴势力仍然存在,故“彻底”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A项,征战匈奴的三次主要军事行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边疆,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汉朝发展,但“各民族”一词
表述过于夸张,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三征匈奴后汉朝并未立即度落,排除C项。
3.C根据材料可知,《魏书》通过精确记录西域诸国的地理方位,物产,风俗以及与北魏王朗的关系,塑造了北
魏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形象,加之对《汉书体例的模仿,独立成传的书写设置,凸显了对西域的政治关注和疆
域认同,也是对汉王初经营西域这一历史记忆的传承,体现了大一统思想对史书编纂的影响,故选C项:魏晋
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是时代主题,“·华夷’界限的逐步固化”与其相悖,排除A项:北魏时期虽然存在与西
城的军事互动,但“频繁”无从体现,排除B项:“两汉对西城的有效管理”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D项。
4.D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明确提到运清商旅,往来不绝”,“白是天下利于转输”,这直接反映了大运河在促
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商业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故选D项:虽然大运河的开通确实加强了南北地区的
联系,但此选项更侧重于政治方面的作用,同时隋阁并未实现长治久安,面题干描述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和文
化交流,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时间是南宋,排除B项:隋朝的建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C项
错误。
5.A据材料“政府开办众多的官办学校,方便檬古人和色目人学习汉文化及入仕为官:同时以经义取士取代
辞赋取士,确立了理学在科举考试中的正统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作为少数民族统治政权,开办官
学,教授汉文化,以经义取士,将传统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相结合,有利于理学的发展与传承,故选
A项:元朗时期官办学校和民间书院同时存在,且材料仅涉及官学的教授内容,没有明确民间学校教育的具
体内容,排除B项:科举考试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但“有效”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仅涉
及官学的教授内容,没有明确各地区之间不同区域的文化内容及交流表现,排除D项。
6.B在传统中国,民间信仰始终与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受社会经济变化的深刻影响。从材
料可知,当地百姓四时土俗,年中行事几乎都与桑蚕事业有关,说明桑蚕业与当地民生休暇相关,结合所学,
可以推断当地农家经营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升,桑蚕业甚至已由家庭副业逐渐成为主业,传统的农业结构发
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耕技术,不能说明农耕技术衰退,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的解体主要
表现为耕织分离、纺织分离等,但材料均未能体现,故C项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故排
除D项。
7.D1860年10月,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发捻”是指太平天国和捻军等农民起义军。为了换收列强对
镇压农民起义的支持,清政府不惜违背刚刚签订的《北京条约》的部分内容,提前开放九江和汉口等商埠,体
现了清廷希望中外共“则发捻”的意图,故选D项: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提前开放商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
项:材料中并未能体现统治阶层重视对外贸易,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发展是清政府面临的内忧,但这
不是清政府急于开放商埠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
8.C据材料“劳工阶级要联合他们全世界的同胞,作一个合理的生产者的结合”可知,该知识分子强调无产阶
级的联合,体现了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进行生产关系变革的理念。而科学社会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联合和
争,通过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该知识分子是在宜扬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故选C项:反对北
洋军阀专制统治主要是通过政治斗争手段,如武装起义,政治运动等,材料中宣传的是劳工联合思想,不能直
接反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的劳工阶级的联合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是民主
科学思想,排除B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是1924年开始的,与材料中的1918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
9.D据材料“全面分析中日双方存在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并结合钢要上册第23课所学《论持久战》可
知,这些论述总结抗战以来的战争形势,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
导理论,鼓舞了中回人民抗战的信心,故选D项:“粉碎了日本速决战的企图”的是松沪会战,排除A项:汪精
卫成立伪南京国民政府在1940年,在材料时间之后,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国各民族一切抗日力
量团结起来,共同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路线和策略,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10.B从1952年到1956年,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占比大幅下降,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
占比大幅上升,到1956年资本主义经济占比为0。这表明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故选B项:
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排除A项: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形成了独立完整
的工业体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展示的是经济成分的变化,面不是经济建设成就,排除D项。
11,C21世纪初,广州的国际商务活动及旅游业发展迅猛,酒店设计也逐渐趋近国际化风格,这说明广州对外
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对外开放深人发展,故选C项:材料说的是广州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并不是“重点发展
旅游产业”,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对外开放,并不是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排除B项:广州的杜会经济发
展变化在一定程度有利于解放社会思想,但“根本变化”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
12.C根据材料可知,在汉漠拉比在位的第33年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包括挖掘水渠,恢复苏美尔和阿卡
德,击败了马瑞和马勒吉温的军队。这些事件充分说明当时国家组织动员能力的强大,所以选项C正确,
选项A错在“建立”,这时候是汉漠拉比在位的第33年,B、D两项都是对材料部分内容的推导,不能全面反
映材料的信息,排除。
13.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已把控了东西贸易新航线,其他回家只能向
高韩度地区探索新航路:英国,荷兰,法国的做法反映的是西葡贸易垄断面临着挑战,D项正确:A项是新航
路开辟的原因,排除:欧洲海外殖民扩张拉开序幕是在葡萄牙、西班牙开辟新航路时期,此时已经开始进行
殖民侵略,排除B项。图中所示内容是在16,17世纪开辟新航道,C项“开辟最短的做亚航线”不是英荷向
高纬度地区探索新航路的目的,排除。
14.B据所学可知,城市化率的高低限一个国家的工商业发展水平和国内政治状况等多种因素相关。1500年
左右,意大利城市化率相比欧洲其他国家处于较高水平,但随着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欧洲贸易中心
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所以意大利的城市化率此时量现下降趋势,直到1870年,意大利实现了国家统一,
工商业得以恢复和发展,城市化率又得以提高,B项正确:在1500一1800年里城市化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但到了1900年就处于题干所举的四个国家中的第二位。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德意志,况且
德意志在18世纪以前长期分裂,直到1870年才实现统一,所以19世纪后期,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
速,城市化率水平得以迅速提高,所以图表中甲折线是德意志,A项错误:图表中丙折线的城市化率不断提
高,甚至到了1900年城市化常达到了61.9%。据所学可知,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
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自然到了1900年,城市化率就是当时欧洲第一位,所以丙为英格兰和威尔士,C项
错误:丁的折线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700一1900年处于较低水平。据所学可知欧洲贸易中心在16
世纪之后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葡萄牙利用这一时机城市得以发展,但葡萄牙在18世纪以后迅速衰落,封
建经济根深蒂固,资本主义缓慢发展,城市化率就处于较低水平,所以丁是葡萄牙,D项错误。
15,A马克思在这里批评的是19世纪某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做法。他们试图通过实验性的小规模社区来实
现社会主义理想,而不是通过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他们甚至向资产阶级寻求资金支持,面不是依靠工人
阶级自己的力量。马克思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它忽视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根本矛盾,也
忽视了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和组织力量,其意在强调阶级斗争的必要性,做选A项:材料内容是马克恩对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批评,并没有对资产阶级进行描述,也不能体现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这两项均与材料主旨
不符,排除BC两项:马克思批评的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策略不当,面非强调空想社会主义的软弱,排除
D项。
16.B据图中相关信息,“印度斯坦”“巴基斯坦”在“蒙巴顿”党的牵引下,披着“自治领”的“马鞍”,但是实际上
二者完全是断裂开来的,“自治领”成为掩盖印巴分裂,对立的遮羞布,这说明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一手策
划了印巴独立,同时也深刻地埋下了二者之间分裂,矛盾和冲突的隐患,故选B项。CD两项是英国推出自
治方案的背景,并不是作者漫画的意图,排除,A项与漫画主旨不符合,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背景:中央集权加强:农耕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理学的影响。(4分)
影响:积极: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改善民生,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后世提供了经验和借
鉴:(4分,两点即可)消极: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2分)
(2)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科举制的发展:宋词、话本众多,世俗文化流行:城市生活丰富多彩。
(4分,两点即可)
18.(1)作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创建苏维埃政权:推动马克思主义普遍
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6分,三点即
可)
(2)特点:政府主导:以经济问题为核心:措施多样化:目标宏大,收效有限。(6分,三点即可)
说明:农村复兴运动没有触及农村生产关系的本质问题,如土地制度、剥削制度等,因此无法从根本解决农
村经济的深层次矛盾。(2分)
19.示例1:良好的制度促进社会发展
在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出现为社会发展注人动力。它打破了门阀垄断的局面,让寒门子弟有了改变命运
的机会,促进社会阶层流动。通过公平的考试选拔人才,为国家输送了大量有真才实学的官员,提升官员整
体素养,提高国家管理水平,强化中央集权。科举制度还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学习风气,促进文化教育事业蓬
勃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莫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西方,英国通过光荣革命等一系列变革,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
会的立法权和财政权等。它使国家的决策更加科学民主,避免了因君主个人独断专行而带来的社会动荡。
在民主制度的保障下,英同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经济迅速腾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良好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提取码:30lt41
  • 百度云盘 『 提取码:s2tz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