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5年历史试卷、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二模教学质量检测,教学小助手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浙江省杭州市2025届高三二模教学质量检测,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19.(11分)(1)说法:孟子:强调启因继承禹的贤德.得到百姓拥戴:(1分)韩非子:强调启及党羽发动 政变,武力夺位.(1分) 演进:原始禅让制遭到破坏,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分) (2)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日军进攻英国殖民地缅甸.(2分) 目的:保障滇缅公路通畅和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救援在日军追击下仓皇撇退的英军。(2分】 作用:确保极华物资运输道路的畅通:与盟军配合,牵制了日军在东南亚的扩张力量,促进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3分) 20.(11分)(1)变化:财政收入结构以田赋为主转变为以工商税为主体;财政收人总额大幅度增加.(2分) 背景: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人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日益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工商业经济(洋 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所发展。(4分,答到2点即可) (②)特点:关税政策及海关管理具有完全的独立自主权:以保护国家利益为根本。(2分) 意义: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适应了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对国民经济发展 和对外贸易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或有利于对外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和合作),(3分)】 21.(15)(1)名称:玉米:路径:①④⑤.(3分) (2)特点:范围遍及全世界:商业贸易公司和殖民掠夺相结合:存在相互争夺现象。(3分) 影响:人类社会进人大变革时代: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文化交流国际化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4分】 (3)技术:人工智能技术。(1分) 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发展改变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体力劳动强度诚轻。生活条件相对优 厚:中间阶层增加,阶级矛盾趋向缓和:人类的文化生活出现新模式:人类视野产生新变化,(4分)】 22(15分)(1)主张:·仁”“为政以德”“礼”,(3分) (2)(12分) 【评分标准】 ①标题:有价值判断2分,无价值判断1分,价值判断错误0分。 ②结构:结构分1分,总分总或者分总均可」 ③论述:综述观点1分:史料6分,((一则史料2分,一个角度给一个史料分,必须有三个不同的角度都写, 才可以拿6分;史实表述准确,史实错误不给分】 ④价值升华1分,表述1分,表述分一般不给。 ①古代:3一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 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②近代:16一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 入欧洲,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③现代:20世纪60一80年代,新加坡、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发扬 儒家文化的精华,诸如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 等,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 效率作风等,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如写“孔子学院”及其影响也 可给分】 史实: (1)空间逻辑: ①对中国的影响:古代、近代、现代, ②对东亚文化圈的影响:见示例1. ③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对欧洲,见示例1. (2)社会层面逻辑; 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一以民为本的中华传统政治文化, 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韩国和新加坡现代经济中的儒家文化. ③对世界外交的影响一“和而不同”的思想,“求同存异”的主张,“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④对思想文化的影响一示例1. ⑤对人与人关系的构建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 ①汉朝佛教传人,儒学与佛教、道家理论,发展为宋明理学 ②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中国一些仁人志士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③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开明官员)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儒家思想受到冲击,中华文化增添新因素,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雅典民主政治 A.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B.特别注重从政人员的素养 C:底层百姓更具备从政资格 :D.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局限性 下图为《世界史·近代史编》一书的部分章节目录。其中第四章第四节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目录(节选) 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世纪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二章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三章资产阶级苹命的时代(1776-1849) 第四章 第一节英国工业革命 第二节工业苹命的扩散 第三节工人运动的发展·宪章运动 第四节 ▲ 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六章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世界连接成为整体 A欧美的民族民主运动·改革运动 B.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 C.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D.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6.2024年5月5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发表关于中东局势 的联合声明:“两国元首强调,当务之急是立即实现可持续停火,确保在加沙地带提供大规 模人道主义援助、保护平民。”该材料可以佐证 A.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B.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 C.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D.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十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有史书写到:“逮魏文侯师于李悝,始采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汉萧何加以三篇,通号 《九章》。曹魏刘劭又行汉律为十八篇。晋贾充又参魏律为工木篇。唐长孙无忌等又取汉 魏晋三家,择可行者,定为七二篇,大概皆以《丸章》为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人法典 最、《九章律》最突出的特点是律令儒家化 C,魏晋法律的发展标志中华法系的完备 D.中国古代法律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完善 “边疆内地一体化”是指边疆地区与国家政治实体最主要、最核心、最广泛的政治制度、经济 发展模式和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等呈现一致性居下列举措最能体现“边疆内地一体 化”的是 A.西汉设立“河西四郡” B.北魏朝中统一说汉语 C.明以“土司”管理西南 D.清朝册封“达赖喇嘛” 《新唐书》记载:“唐都长安…故常转漕东南之粟。高祖、太宗之时,用物有节而易赡,水 陆漕运,岁不过二十万石,故漕事简。…(开元)二十一年…凡三岁,漕七百万石g”这 反映了唐朝 A.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 具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状况 C秉持了“与民休息”的治国理念 D.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还在中央根据地时,许多干部就对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逐渐产生怀疑和 不满,随着长征中红军作战的不断失利,这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到湘江战役之后达到顶 点。许多人认为不解决这个关键问题,党和红军就难以摆脱极为被动的困境”。为“解决 这个关键问题”,中共中央 A.实行战略转移 B.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C.召开遵义会议 D.确立“思想建党,攻治建军”原则 黄鹤号和东风号是中国造船业中的里程碑。两者表明我国 "黄鹤号"轮船模型 ·1960年江南造角厂下水的“东风号” A.轮船从购置走向自主研发的历程 B.海防事业取得了进步和发展 C,造船企业正式进人世界造船市场 D.现代造船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使用机器的现代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份额仅为17%,而且以轻工业 为主,为数不多的重工业也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到1978年,我国工业G印P占总 gGDP的份额达到了44.3%,基础工业产品产量迅速上升据此可知 A.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没有自己的工业: 悬工业GDP的增长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 C.1978年我国轻重工业实现了平衡发展 :P社会主兴工业在曲折探索中仍有发展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