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

投稿时间:2025-02-21 12:30:05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添加收藏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2.14-2.15),高中\高三\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下\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历史试卷-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图1)

历史试卷-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图2)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考查先秦政治的特点。材料通过左传的记载以及秦人都城的例子,清晰地展示了宗法观念与城市功能定位之间
的紧密联系,宗庙作为宗法观念的重要体现,直接决定了一个地方是否能成为都城,这反映了先秦时期宗法观念在城市
发展和功能确定方面的重要彩向力,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分封体相关内容,故挂除B项:宗族势力是影响政权
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先秦政权对祖宗的做重,与“宗教”无关,故排除D项
2.C考查汉朝时期内地与云南的经济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铢钱是西汉时期的官方货币,云南地区随葬五铢钱反
映出当时云南与内地存在一定的经济文化交流:但随莽五株钱的现象是沿着人滇交通线,且在部分地区多集中于中下
阶层,这反映出当时云南与内地的经济交流呈现渐进性的特点,做C项正确。材料中“一些地区,中下阶层幕莽出土的
五铢钱数量超过上层阶层慕葬”反映出内地经济对云南影响有限,不足以证明汉朝已经对云南地区实现了有效的控制,
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云南与内地经济交流的影响,不涉及二者经济发展水平的对比,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
随着区戴经济交流,云南部分地区丧葬习俗得到丰富发展,与“丧葬制度变革”无关,故排除D项。
3.A考查宋朝商业活动的致化功能。根据材料可知,宋朝职业性商业讲史活动宜传了一些忠君爱国等故事,影响力较
强,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教化作用,故A项正确。听众采取娱乐而非研究心态听史,且自身文学水平有限,并不能起到迅
速提升文学素养的效果,故排除B项;宋朝职业性商业讲史活动主要服务于市民阶层,反映的是世俗文化旨趣,与士大
夫的价值追求无关,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讲史活动与其他文化宜传活动如戏曲,文学作品等的对比,“主要方式”的
结论无从得出,故排除D项。
4.D考查元朝对西藏的治理。根据材料可知,元朝中央政府助力西藏地区设置驿站,有利于政令传达与西藏与内地的交
往,这体现了共同发展的国家意志,故D项正确。元政府在西藏修建驿站是传统的边疆治理模式,不是治理模式创新,
故排除A项:元朝建立以前便已确立了对西藏的统治,元改府在西藏修驿站意在巩固这一统治,国家统治疆域扩大的说
法有误,故排除B项:元制在西藏建立驿站是根据地方贫富,道路险易、人口多寡等情况来选择合适之地,这种因地制宜
的方式尽量减少了对当地原有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冲击,利于保障当地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使得原有的文化得以在稳
定的社会环境中延续,故排除C项。
5,B考查明朝赋税制度的调整改革。根据材料可知,“十段锦册法”清查土地,可以治理隐瞒田产问题,增加税收:明确徭
役归属与折银代役,为农民开展工商业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激发封建经济的活力,故B项正确。免税阶层的存在致使瞒
报田产现象无法被完全消除,故排除A项:明朝万历年间“一条鞭法”的推行逐渐完成了赋税货币化转型,故排除C项:
“十段锦册法”的推行源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在土地兼并问题加剧、社会人口流动频繁以及商品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共同
作用下,传统赋税制度难以保障国家赋役推派,故排除D项。
6.B考查晚清军事。根据材料可知,晚清军队不仅装备了西式装备,而且还引入西方军事训练模式,这反映出当时军事
变革渐与西方接轨,故B项正跪。材料不涉及经济交流,故排除A项;明清之际西学东渐就已开始,故排除C项:洋务运
动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本身,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闲境,故排除D项。
7.A考查近代医疗与公共卫生。根据材料可知,广告中列出了自新医院的多个诊疗科目,如“产科”“外科”等。这些科目
都是现代医学的范時,与传统中医的全科模式有较大区别,反映出西方医学知识和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自新医院的广
告内容也反映了对现代卫生观念的推广,故A项正确。仅凭《申报》中自新医院的广告无法得出B项结论,故排除;上海
近代工业在鸦片战争后逐渐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自新医院广告本身主要还是在宜传西式医院的诊疗和
收费,设有明确提及中西结合的具体方式和程度,故排除D项。
&.C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史实可知,此时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不
仅遭到日本的封锁,也面临着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封锁,延安生产动员大会的召开有利于调动边区及各根据地社会生产
的积极性,以保障边区及各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故C项正确。生产动员大会为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援,故排除A项:“打
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和“改善军民的生活状况”也是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故排除B、D两项。
9.B考查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根据材料可知,1963年以来,我国通过广交会出口的中药材数额不断增加,但港澳
地区的占比却呈下降趋势,这反映出与我国建立直接外贸关系的国家/地区日趋多元化,即我国外交环境逐步得到改
善,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药材出口与其他物品出口的对比,无法得出A项结论,故排除:材料与对外贸易自主权
无关,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中药材外贸状况,还有通过港澳中转外贸情况,但没有港澳的外贸数据情况对
比,无法得出D项,故排除
10.D考查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而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会侧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会议。这三个会议都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
键节点上召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反映了我国对不断深化改革规律的认识,故D项正确。市场经济改革推动了人民
美满幸福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结果,但并不是这三个会议召开的直接体现,故排除A项: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
设虽然也是我国发展的目标之一,但这并没有直接体现在这三个会议的召开上,故排除B项;从整体发展历程来看,这
三次会议在不同阶段推动了中国自身的改革与发展,面中国的发展进步又使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但这主要是潜在关联,材料无法直接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引领,故排除C项。
1山.A考查波斯帝国的国家治理。波斯帝回通过书信来发号施令,形成文书传递收发体制,保证了信息能够在中央(波斯
国王)和地方(总督)之间有效流通。每个行省有王室文书负责宜读国王诏令,而且诏令权威如同国王亲临。这使得地
方官员必须严格执行诏令内容,增强了中央决策在地方的执行力。这一文书体制是被斯帝国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工
具,使整个帝国在制度和规则上更加规范和统一,提升了回家整体的洽理水平,故A项正确。波斯帝国时期为奴隶制
帝国,不是封建帝回,故排除B项;材料是文书收发体制,侧重政治管理,与“经济交流”无直接关系,故排除C项:材料
反映的是波斯国王通过文书传递体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与扩大帝国统治基础无关,故排除D项
12.D考查中古世界的商业贸易。根据材料“商人不必事事亲力亲为,可以雇用代理人,设立分理处进行经营”可知,商业
经营分工更为细化,不同人员负责不同事务,有助于促进商业经营的专业化,故D项正确。13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尚处
于萌芽阶段,此次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是商业自身发展,商业革命带来的结果,并非成熟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故排除
A项:欧洲商业契约出现的时间早于13世纪,放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才开始连为一个整体,13世纪的这次商
业经营变革远达不到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程度,故排除C项。
13.B考查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初叶,葡萄牙奴隶贩子将玉米传人西非刚果,随后玉米被
迅速传到中非热带雨林地区,这表明了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使得玉米能够跨越大洋传
播,这正是得益于当时海上交通的发展,故B项正确。玉米在非洲的传播与葡萄牙确立殖民霸权没有直接关系,故排
除A项;玉米在非洲的传播有利于改善非洲粮食的短缺状况,但没有解决非洲粮食短缺问题,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
玉米在非洲经济结构中的占比,故排除D项,
14.C考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冲击是导致世界变得更加严醋、
好战和专一的主要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但也带来了对资源
和市场的激烈争夺,从而使得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各国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以及互相瑾撞和冲突,故C项正确。虽
然世界贸易获得巨大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结果,但它本身并不是导致世界变得更加严酷和好成的根本原因,
故排除A项: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于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故排除B项:德国军国主义兴起是材
料现象形成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D项
15.B考查新经济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新经济政策推行后,苏俄粮食播种面积得到快速恢复,这
正得益于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增强了农民对农业生产成果的支配权,允许商品交换等,提高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进而推动农业生产的恢复,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涉及服务业和工业的发展情
况,无法得出A项结论,故排除:此时苏俄粮食福种面积仍未达到1910一1912年的水平,且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展,
苏联又面临新的粮食问题,故排除C项:1925年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才开始,故排除D项。
16.C考查当今国际政治。根据材料可知,当今国际重要组织之一的金砖国家自成立以来,以南非为代表的非洲国家在
其中的影响力逐渐提升,非洲与金砖国家的合作也日益密切,这不仅丰富了非洲国家参与国际治理的机制,也提升了
非洲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故C项正确。金砖国家是面向全球的国际组织,非洲治理只是其一个任务,A项说法
过于夸大,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金砖国家为非洲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机制,提升了其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与非洲
国家走向联合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金砖国家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对比,“主要机制”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D项。
17.(1)历史贡献:内容全面,为研究清朝全方位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素材:汇聚多元史料,有助于后世学者突破单一史料的
局限,开展更立体的清史研究:民俗文化记录,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激发清史研究热度;启发后人拓宽史料搜
集范围,创新史书编察架构。〔6分,任答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2)评价:广取博采,有助于全面展现清朗社会的整体风貌:正史与野史并存,既增强了史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也蕴含
了一定的学术价值:实录与存疑结合,体现了一种较为客观和谨慎的著述态度:忽视实践、轻信书本,不利于历史研究
的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6分,任答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18.(1)不同之处:时代背景不同:清末,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传统封建制度摇摇欲坠,守旧势力依旧顽固,变革阻力极大:日
本,处于明治维新时期,主动学习西方,全面开启近代化改革,整体社会风气倾向于接纳新事物,新思想。争论主体不
同:清末,主要是官方内部不同派别的争论:日本,民间学者、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其中,争论主体多元化。争论焦点不
同:清末,焦点集中于是否要全面引进西方诉讼制度,要不要坚守中国传统礼教原则:日本,重点在于民法典应否如期
实施。结果影响不同:清末,直至清朝覆灭,双方也未达成统一意见,《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未传通过施行,中国近代
法制化进程严重受阻,没能及时建立起新的诉讼法律体系;日本,虽然致使原民法典延期实范,但日本政府迅速在此基
础上绵纂新的民法典,且新法典融合近代法原理与日本传统家族制度,最终在两院顺利通过,推动了日本法制近代化
进程。(6分,任答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2)共同因素:外部列强侵略压力(西方文明的冲击):西学东渐的发展:国内政治,经济变化与法制困境(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政治改革的需要):传统法律文化的根深蒂固(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瑾撞):国内统治存在危机:先进人士的积极
探索。(8分,任客四点即可》
19.(1)原因: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的土改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巩固
新政权的需要: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全回性士改工作的开展。(8分,任答四点即可)
(2)影响: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多样化即农村经济的发展:
彻底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成为农村的主人,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打破了旧有的阶级壁垒,消除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尖锐对立,农村社会关系得到重大
调整,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创造了良好条件:使农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他们不再受制于地
主,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和市场需求自主决定生产活动,增强了农民的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推动了农村社会的思想进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提取码:30lt13
  • 百度云盘 『 提取码:m1rs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