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语文试卷-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

更新时间:2025-03-21 11:00:31

试卷分类:高三语文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说明:开放式免费下载

高中、高三、2025年语文试卷、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语文试卷-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语文试卷-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图1)

语文试卷-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图2)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1.【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原文为“高铁标准本质属于知识,高铁标准·走出去'的过程实质上
是知识转移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交通技术国际转移扩散,更是一种新的国际交往与
合作模式的全球推进过程”,故“从根本上看”的说法有误。
2.【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原文为“这一阶段的另外一个重大成就是中国高铁重新赢得声誉”,
“重新赢得声誉”暗示中国高铁之前也获得了认可和声誉,故“未曾有过”说法错误。
3.【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根据文本内容,材料二列举了中国高铁标准“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和风险,“尤其是中国与发达国家高铁标准竞争激烈,以及东道国政府干预的风
险、高铁标准的本土化适应等问题”,分别与ACD项对应,其中D项是中国铁路总公
司为适应印尼的国情和实际,为雅万高铁量身定制的合作新模式,属于本土化适应问
题:B项是中国高铁的经济效益与价值。
4.【参考答案】
①内容上:读者可以从整体上全面了解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起伏变化和各个阶
段的突出特征:
②结构上:读者可以更清晰、快速地把握按时间顺序表述的文本逻辑和结构:
③心理上:读者可以获得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体验。
[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5.【参考答案】
①中国高铁在硬件标准和软件服务上领跑世界:
②中国高铁标准正式被确定为世界通用标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
③中国高铁推进各国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A项,“所以童年的·我’渴望逃离自然,向往城市的稳定生活”错
误,根据原文“所以我是能体会到自然的原始之美的”“我喜欢紧贴大地,…”“一
个热爱自然的人…”等语句,可看出童年的“我”是很喜欢自然的,并没有想逃离
自然:B项,“写出父母对孩子天性的压抑”错误,父母责问“我”黄昏晚归,并非是
对“我”天性的压抑,而是一般的管教:D项,“展观以儿童视角观照自然的新奇发
现”错误,此处是作者回到故乡长汀后,在开展田野实践活动中对河田鸡的观察和描
绘,发生于作者成年之后,故“儿童视角”不恰当。
7.【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突出如今孩子与自然的隔阁,呼唤回归大自然”有误,通过人描摹树
叶与自然生长树叶的对比,突出大自然神秘、丰富、多样的创造性。
8.【参考答案】
①改变地点:“我”放下城市的编刷工作,回到故乡:
②融人乡村:“我”积极与村民交往交流,获得他们对“我”老乡身份的认同:
③参与劳动:“我”开展建立生态稻田和姜田试验区,养殖除草鸭、河田鸡等田野
实我活动。
[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参考答案】
①内容上:逼仄的城市生活促使“我”产生回归自然生活的想法:
2结构上:“我”的城市生活呼应前文“我”对城市的印象,增加文章的整体感:
③主题上: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活形成对比,突出回归自然的意义,强化文章敏畏
自然的主旨。
[6分,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10.【参考答案】BDG
【试题解析】正确断句为:今驱民而归之农,使天下各食其力,则备积足而人乐其
所,可以富安天下。
11.【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A项,“吾得兄事之”中的“兄”意为像对待兄长一样,也是名词作
状语:B项,“被发行吟泽眸”中的“被”是通假字,同“披”,意为披散:C项,两
句中的“而”均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意为就,然后:D项,“地诚晓矣”中的
“诚”意为确实(理解成如果亦可),是副词(或连词),“陵见其至诚”中的“诚意为真诚,是形容词。
12.【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王夫之认为这样会加大官府与百姓间的贫富差距”有误,由材料二
“奸富者益富,朴贫者益贫”可知,加大的是奸诈的富人和朴实的贫民间的贫富差距。
13.【参考答案】
(1)现在放弃农事而开山采铜的人日益众多,(他们)放下农具,而去烧火炼铜
铸钱。
[4分。弃捐,放弃,抛弃,1分:释,放下,舍弃,1分:大意2分]
(2)如果能够调派最贤能的郡守、县令作为边疆的官吏,放宽对他们的法律要求,
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4分。宽,放宽,放松,1分:俾,使,1分:大意2分]
14.【参考答案】
①迁徙百姓到边境从事农业生产:
2为边塞百姓创造安居条件:
3督促官吏优待迁徙来的百姓:
④考察迁徙之地的居住环境是否合适。
[5分,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答出任意三点得5分。意思
对即可。答具体内容亦可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贾谊劝说汉文帝说:“生产有一定的季节时令,但(如果)使用它没有限度,那么
物资必定会用尽。现在背离农桑本业而从事工商业的人太多了,生产的人少而挥霍浪
货的人却多。大汉建国已近四十年,国库和私人积贮的财物(的数量之少),仍然令人
悲哀痛惜。气候失时,长久不下雨,百姓就像狼一样四处张望。世上有饥荒之年有丰
收之年,这是自然的规律。夏禹时代和商汤时代都曾遭遇过这种情况。积储,是国家
的命脉。现在驱使民众归返农事,让天下人都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那么积储
就会充足而且百姓也会安居乐业,从而使国家可以富足安定。”文帝被贾谊的话打动,
春季,正月,皇帝亲自耕作,为天下臣民微出表率。夏季,四月,(文帝下诏)废除禁
止私人铸钱的禁令,使百姓可以自行铸钱。贾谊进谏说:“现在让平民百姓人人掌铸
币的权利,他们各自隐蔽地铸造钱币,如此要想禁止他们在铸钱时为获厚利而取巧舞
弊,即便是每天都有人因此被判处露刑而被上报上来,这样的形势也禁止不住。现在
放弃农事而开山采饲的人日益众多,(他们)奶下农具,而去烧火炼铜铸钱,质量低劣
的钱币每天都在增加,五谷粮食却没有增加。”文帝不采钠(这些意见)。当时句奴多
次侵扰边境,是错向文帝上书说:“(不如)选一些长期居住在那里的人在那里安家,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语文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