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3月联合测评(T8联考)(河北版)

更新时间:2025-03-29 16:18:36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说明:开放式免费下载

高三、2025年历史试卷、高三部分重点中学3月联合测评(T8联考)(河北版),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3月联合测评(T8联考)(河北版),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历史试卷-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3月联合测评(T8联考)(河北版)(图1)

历史试卷-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3月联合测评(T8联考)(河北版)(图2)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根据图中“普
通居住区”“高级居住区”“宫股区”等,可知当时
社会出现等级分化,故D项正确。根据图中“手
工业生产区域”,可知当时手工业与农业已发生
分离,A项错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属于新石器
时代晚期的中原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已出现
父系氏族社会,而氏族公共慕地出现于旧石器时
代,B项错误。大议口文化时期,私有制已经产生
而龙山文化在大议口文化之后出现,C项错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东汉的兴寝。材料背景是东汉
在政治上对宗室的严格限制使宗室的政治地位
日趋衰落,导致宗室公开对外贼宦官交替擅权以
及自身政治地位日益低下的现状表示不满,并要
求参政,由此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故C项正确,B
项错误。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更有利
于地方上的世家大族,这阻碍了底层民众的上
升,促使社会阶层流动趋于固化,但这与材料主
旨不相符合,A项错误。宗室刘陶向汉相帝上疏
陈事是否得到采纳由材料不得而知,由此无法判
断宗室外贼宦官力量相对平衡,D项错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材料背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的大迁徙使
民族居住地域间的界限被打破,各民族长时间错
居杂处,使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居民之间的联系和
交往日益密切。这一时期所谓“中国”“华夏”“中
华”的含义,已实际上变成了包含多民族在内的
华夏的含义,华夏和四夷各族的关系进一步拉
近,由此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故C项正确。魏晋
南北朝时期民族政权的汉化程度不断加深,而华
夏政权始终限于江南一隔,客观上丧失了其素有
的正统地位,华,夷观念逐渐谈化,面华夷一体的
认识正在形成:华夏正统本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夏同正统渐渐分离,华
夏者非正统,而为正统者又不是华夏族,A项错
误。材料并未提及儒家文化,B项错误。魏晋南
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以后北方统一南
方莫定了基础,D项错误。
【客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法律制度。唐代法律既规
定子孙违犯教令要受罚,又对教令违法等特殊情
况进行区分,体现了礼律结合背景下对伦理秩序
的维护,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家族势力干扰
法律执行的相关内容,A项情误。材料法律条文
并非前后矛盾,而是体现了礼律结合下对不同情
况的考量,B项错误。材料主旨并非强调司法实
践缺乏统一执行标准,而是展示礼律结合的特
点,D项错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的变化。材料表明宋
代佃农享有退佃自由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已经得
到国家祛律的保护,这体现了宋代人身依附关系
的松弛,枚A项正确,D项错误。B项符合史实
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中细农享有退钮自由
权利与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并无必然联系,C项
错误。
【客案】A
【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后期对外贸易和白银货币
化的影响。材料背景是世界经济发生了重要变
化一世界市扬开始出现:世界贸易网络开始建
立,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在此背景下,明后期的
中国处于太平洋贸易的中心,在对外贸易中大量
白银流人中国,因而明后期白银货币化成为普追
现象。白银货币化,使得明朝的商业资本趋于话
氏,手握重资的徽商、粤商、国商等大型商业集
团,在全国范图内开展大宗商品的贩卖,刺激了
商品经济的繁荣,①正确。白银货币化也促进了
赋税制度的改革,使赋税形式由实物和力役向货
币转变,②正确。商品交换的发展,会神击自然
经济:白银在流通和支付领域里的广泛运用,则
动摇了封建经济的基础,并且促进了新经济因素
的产生,③错误。白银的流通刺微了地主阶级对
白银的占有欲,使他们加紧对人民的搜括,加面
了人民的痛苦,因此白银货币化加强了社会阶层
的对立,强烈地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①错
误。故A项正确。
【客案】B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内忧外患和数亡图存。材
料背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将掠夺
中国的路权和矿权作为侵略中国的重要手段:俄
国修筑西伯利亚铁路,引起西方列强普遍恐慌,
英、美等国就西伯利亚铁路间题制造舆论,这些
奥论成为他们与沙俄争夺中国、瓜分中国的信号
与借口,故B项正确,A项错误。俄国争夺中国
东北地区铁路的修筑、投资和经营权,这成为帝
国主义列强抢夺中同铁路修筑,投资和经营权的
起点,也是列强向中回输出资本,巩固和扩大其
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C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
中国狂潮的标志是在三国干涉还辽后,各帝国主
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等行为,这与材
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农武装制据开辟民主革命新
道路。材料表明,中共中央试图通过选举代表的
办法,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故C项正确。国
民革命运动在1927年即已结束,A项错误。革
命工作重心转移,意指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草命道
路,这已经在1928年井冈山斗争期间实现,B项
错误。中国共产党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是在
1935年瓦客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之后,D项错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与人民解放战争
根据“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
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可知毛泽东向
世人公开昭告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国家政权的阶
级属性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故A项正确,自194g
年初起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有步骤,有
计划地开始了建国准备工作,如顺利接管了国民
党统治的各大城市,稳定经济与社会生活,实行
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对外政策,与各民主
党派协商、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构建国家到
权的基本框架与政策体系等,B项错误。对中国
共产党的建国准备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是
949年3月5日至13日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
会,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着手
逐步构建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框架,如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D项错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材料背景是从
1953年开始,中国实施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和高
速度为特征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但是,农民提
供的农产品不足以支持“一五计划时期的大规
模基本建设,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短缺开始
显露端倪,趋于均衡发展的市场调节与优先发
展重工业和高速度的特征发生矛盾。在这种情
况下,党和政府一方面推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另一方面则通过统购统销,加工订货、公私合营
等办法,逐步用计划管理收代市场调节,将资源
配置权逐步控制在政府手中,其结果是在社会
主义改造的同时,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
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是材料现象的结
果,而非材料现象的原因,A项错误。对于经济
落后、人口众多且发展非常不平衡的新中国来
说,这种以单一公有制和行政性计划为特征的
经济体制,不仅使政府缺乏有效的经济管理手
段,而且也不利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发挥个
人的积极主动性,C项错误。“一五”计划时期,
尽管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许多有利条件,如党
和人民的热情高、干劲大,苏联的援助等,但是
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文化
素质低等不利条件却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
的基本因素,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难以避免出现
曲折起伏,从而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
设的难度,D项错误.
【答案】B
【解析】木题考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材料表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共中
央通过总结中外经验教训,试图把对外开放作
为基本国策,把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外
国资源作为中国发展的基本方针,故B项正确,
D项错误。A项属于手段,不是目的。经济体
制改革属于对内改革,与材料借鉴外国对外开
故的意图不相符合,C项错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世界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根据“不论在帝可东部或西部,希腊语或拉丁语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