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精准教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高中\高三\多省联考\2024-2025学年下\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17,【答案】(1)特点:信息记录全面:对土地信息格外关注:分类细致:信息动态更新。 (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 (2)史料价值:该记录直接来源于唐代的实际户籍档案,属于一手史料:对研究唐代 户籍制度、赋役制度有重要意义。(每点2分,共4分) 社会问题:玫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难以推行:政府赋役基础减少(财 政收入减少)。(每点2分,共4分) 18.【答案】(1)主要内容: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与中国的关系 (或是敌是友):社会主义能不能救中国(或对中国杜会改造有何借鉴)。(每点2 分,任答两点4分) 原因: 外因:十月革命后,苏俄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进行巩固政权和经济恢复发展 的探索。(2分) 内因: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 合作后国民革命兴起,大规模革命宜传工作的开展;介绍苏俄情况的报刊书籍大量印 行:游俄归国人士的日益增多等。(任答一点2分) (2)意义: 历史意义(对当时):促进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通合中国因情革命道路的深入探索:为 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和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现实意义(对后世):有利于理解和把握杜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特点:为社会主义过 渡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7分,必须答出两个角度的意义,仅答一个角度最多得 4分) 19.【答案】(1)阶段特征:1949一1952年,城乡平等互助、经济交流(公私兼顾、劳 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1953一1978年,农村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服务、城乡二元分割(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 业,农业养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 1978年以来,逐步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每点2分,共6分) (2)历史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城 镇化进程: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就业和生活条件: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 了基础。(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7分) 20.【答案】示例一: 观点:欧洲帝国主义以“文明等级论”(或“文明优劣论”或“欧洲中心论”)粉饰 殖民扩张活动。(2分) 评述:欧洲帝国主义自诩为先进文明的缔造者和传播者,把殖民扩张视为“文明人 对“不文明人”的馈赠。但是,它们仰仗武力控制被殖民地区的经济命脉,压制其社 会正常发展,以获取更多的利益。它们大谈“文明”帝国给“野蛮未开化”地区带来 自由,另一方面却说“武力强加”不可避免。 这一观念极具迷惑性,冲破殖民统治、获取民族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想真正步入 “文明”国家行列,一是挑战当下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二是扫清殖民主义 的种种痕迹,努力探索近合木国国情和木民族传统价值观的现代化发展道路。(10分) 示例二: 观点:民族主义思潮并非欧洲帝国主义的专利。(2分) 评述:作者认为那些“不文明”地区不配拥有基于民族主义的民族自豪感,他们应该 白附于帝国主义所带来的“文明”。 从新航路开辟到两次工业革命,作随着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进入帝国主义的欧洲列强 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帝国主义殖民扩张活动最强有力的精 神动机就是民族主义。但是,民族主义思湖也激发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 经过不懈斗争,二战后,亚非拉国家彻底推翻殖民体制,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 但要在经济上、文化上彻底摆脱对殖民国家的依赖,仍需独立自主地探索自己的发展 道路。(10分) 【评分标准】 分值 要求 能针对该书中的某个观点,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9-12分 评述过程中能结合唯物史观,通过具体史实支撑或反驳书中观点,且 史实表述准确,分析充分: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能针对该书中的某个观点,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5-8分 评述过程中能结合史实支撑或反驳书中观点,且史实表述较准确,分 析较充分;逻辑较严密,文字较通顺 能针对该书中的某个观点展开评述,但未能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0-4分 评述过程中没有结合史实支撑或反驳书中观点,分析不充分:逻辑不 严密,文字不通顺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