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语文试卷-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2月联考

投稿时间:2025-03-05 13:47:26

试卷分类:高三语文

浏览人数:9人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添加收藏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2025年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高三年级2月联考,高中\高三\湖北省\2024-2025学年下\语文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语文试卷-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2月联考(图1)

语文试卷-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2月联考(图2)


参考答案
1.D(材料二原文说的是“既有…也有…”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
2,D(材料二只有在解放区的特殊历史环境中,普通民众(当时主要是农民和士兵)才真正成为读者
主体。)
3.0(0项解析文章、诗歌应该为现实需要而写,为国计民生服务,符合观点:A项语言没有文采,
则传播不远,强调语言表达必须讲究文采;B项强调想象丰富,不受时空限制;D项强调确定主题思
想和发挥主旨总摄全篇作用的重要性。)
4.①论证结构上,采用层进结构展开论证,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观点鲜明,
严谨周密。②论证方法上,采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思维辩证,有说服力。(每点2分,有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细则】补充:1、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中心论点,引起读者的思考,使于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观点:
2、论证语言上,领袖的讲话用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多用排比,富有激情,多处使用设问句提醒
与会人员,在关键时期起到了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指导革命的作用。
(每点2分,任选两点给满分)
5。①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喜》文从选材上
反映劳动生活,使作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②文学艺术反映的生活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喜》
文着眼于展现袁隆平的科研历程的艰辛,深化了劳动价值,使广大劳动者感奋起来。③文学创作要以
民众为主体,走“群众路线”。《喜》文作为一篇新闻类作品,其社会价值在于号召更多的文艺工作
者深入群众,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生产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每点2分)
【评分细则】5.按照答案评分。每点理论1分,分析1分,其他分析若能联系三点理论,如答“《喜》
文语言平易近人,选取日常生活场景”等,亦可酌情给分。
6。C(句③中“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暗含贬义,文中指的是统治者对老百姓肆意欺凌压迫,对异族
侵路者却谄媚逢迎的国民劣根性。)
7.C(“对比”错误,文中只是将外国人进行分类;“对前者的同情”错误,两者都是一种殖民心态,
作者对此都持批判态度。)
8。①罗素对“轿夫含笑”持赞美态度。因为罗素认为其体现了中国人面对辛苦生活时坚强乐观的精
神。②鲁迅对“轿夫含笑”持批判态度。鲁迅认为其是一种位卑者对位尊者谄媚的笑,反映了弱国子
民对强国欺凌者屈服的奴性心态。(“赞美”1分,“坚强乐观”1分;“批判”1分,“奴性心态”
1分。)
【评分细则】8.①罗素对“轿夫含笑”持赞美态度。因为罗素认为其体现了中国人面对辛苦生活时
坚强乐观的精神。②鲁迅对“轿夫含笑”持批判态度。鲁迅认为其是一种位卑者对位尊者谄媚的笑,
反映了弱国子民对强国欺凌者屈服的奴性心态。(“赞美”1分,“坚强乐观”1分;“批判”1分,
“奴性心态”1分。罗素的态度,“喜悦”“钦佩”等表达不给分;鲁迅的态度,“厌恶”“悲痛”
“漠然”“无可奈何”等表达不给分。)
9。叛逆性:①表达了鲁迅对国民奴性问题的反思,对国民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的批判;②表达了鲁
迅对中国历史的反思,对封建专制主义和愚味主义的批判;③表达了鲁迅对中国青年的呼吁和期盼,
希望人民真正做“人”,掌握自己的命运。(一点2分,任意两点既给4分)异质性:①文白夹杂:
如“常有兵燹,常有水旱,可有谁听到大叫唤么”,“兵燹”为书面语,“大叫唤”为口语,将风格
迥异的词汇灵活嫁接,体现了语言风格的异质性;②庄谐并举(褒义贬用、反语、讽刺等):如“皇
恩浩荡”“万姓胪欢”,本应该批判摒弃的现象用滋美之词表示,加深了讽刺意味,体现了感情色彩
的异质性。(任意一点即给2分)
【评分细则】9.叛逆性:①表达了鲁迅对国民奴性问题的反思,对国民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的批判;
②表达了鲁迅对中国历史的反思,对封建专制主义和愚味主义的批判;③表达了鲁迅对中国固有文明
的反思,揭露出统治者对外国侵略者献媚屈服的丑行;④表达了鲁迅对中国青年的呼呼和期盼,希望
人民真正做“人”,掌握自己的命运。(从文章思想内容作答,一点2分,答任意两点即给4分)
异质性:①文白夹杂:如“常有兵赞,常有水旱,可有谁听到大叫唤么”,“兵赞”为书面语,“大
叫唤”为口语,将风格迥异的词汇灵活嫁接,体现了语言风格的异质性(如有学生提及句式特点一一
“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互交错,也可的情给分);②庄谐并举(褒词贬用、反语、讽刺、
犀利等):如“皇恩浩荡”“万姓胪欢”,本应该批判摒弃的现象用溢美之词表示,加深了讽刺意味,
体现了感情色彩的异质性。(从文章语言特点作答,一点1分,答任意一点即给2分)
10.CEG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翻译:这样一来,其中就
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贯穿着隐密细微的事物。天子和平民就得以上下沟通,天地之气就能彼此相
交,人们的忧乐相同,人人的心意也就达到和乐。
11.B(A“足下蹑丝履”中的“足下”是“脚下”的意思;C“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是“渡
河”的意思:D相同)
12。D(三皇五帝所以按正确的道理去办事,垂衣拱手就把国家治理很好,原因就在于掌握了诗的
义和音,把这作为主要权衡;也辩明了诗的义和言,把这作为主要的法宝。】
13.(1)孔子不向子夏借伞,是为了掩饰子夏的缺点。(“假”,借;“盖”,伞;“短”,缺点;
句意1分)
【评分细则】13.(1)假:借1分;盖:伞1分;短:缺点,翻译短处,短板也可以给1分。
大意1分,翻译保护子夏的短处不给大意分。
(2)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没有比言早的,没有比声近的,没有比义深的。
(“莫”,没有;“乎”,比;“切”,接近;句意1分)
【评分细则】13.(2)按参考答案给分。
14,①嵇康写给山涛的目的是坦白自己的性格志趣趋近老庄无为,无心做官,希望山涛不要委屈他的
意志。②白居易写给元稹是闸明自己的诗歌理论及做文章的意图,回报元稹之前的赠诗,③王安石写
给司马光是说明自己坚持改革的原因,强调自己“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一
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评分细则】按参考答案给分。
【文言翻译】
与山巨源绝交书魏·嵇康
嵇康谨启:过去您曾在山软面前称说我不愿出仕的意志,我常说这是知己的话。但我感到奇怪的是您
对我还不是非常熟悉,不知是从哪里得知我的志趣的?您遇事善于应变,对人称赞多而批评少;我性
格直爽,心胸狭窄,对很多事情不能忍受,只是偶然跟您交上朋友罢了。近来听说您升官了,我感到
十分忧虑,恐怕您不好意思独自做宫,要拉我充当助手,正像厨师羞于一个人做菜,要拉祭师来帮忙
一样,这等于使我手执居刀,也沾上一身腥操气味,所以向您详细陈说一下可不可以这样做的道理,
人与人之间相互成为好朋友,重要的是要了解彼此天生的本性,然后成全他。夏禹不强迫伯成子高出
来做官,是为了成全他的节操;孔子不向子夏借伞,是为了掩饰子夏的缺点;近时诸葛亮不逼迫徐庶
投奔蜀汉,华歆不硬要管宁接受卿相的位子,以上这些人才可以说始终如一,是真正相互了解的好朋
友。您看直木不可以做车轮,曲木不能够当椽子,这是因为人们不想委屈它们原来的本性,而让它们
各得其所。我近来正在学习养生的方法,正琉远荣华,摒弃美味,心情安静恬淡,追求“无为”的最
高境界。我有心闷的毛病,近来又加重了,自己设想,是不能忍受所不乐意的事的。您不要来委屈我,
使我陷于走投无路的绝境。与元九书唐·白居易月日,白居易,微之足下:自从足下被贬到江陵府
到现在,你赠送和酬答我的诗已近一百首了。每逢寄诗来,你还不辞辛苦,有时作序,有时写信,都
冠在卷头。这都是用来阐述古今诗歌的意义,并且说明自己做文章的缘由和年月的先后的。我既然接
受了你的诗,又理解了你这番意图,也就常常想要回答来信概略地谈谈诗歌的基本道理,并陈述自己
做文章的意图,总起来写一封信,送到足下面前。但是,几年以来,为事拖累,很少空暇。偶然有了
空闲,有时想做这件事,又想到我所说的并没有超出足下的见解,所以有好几次都是铺开信纸又做罢
了的。最终没能实现过去的心愿,直到如今。所谓文,起源真是太久远了,三才都有自己的文,上天
的文,以三光为首:大地的文,以五材为首;人间的文,以六经为首。就拿六经来说,《诗经》又是
为首的。为什么呢?因为圣人就是(用诗)惑化人心,而使天下和平的。能够惑化人心的事物,没有
比情先的,没有比言早的,没有比声近的,没有比义深的。所谓诗,就是以情为根,以诗为苗,以声
为花,以义为实的。上自圣贤,下至愚人,微小如豚鱼,幽隐如鬼神,种类有别而气质相同,形体各
异而感情一致。接受声音的刺激而不产生反响,接触到情感的影响而内心不感应,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圣人懂得这个道理,就根据言语的状况,把它纳入六义,按照声音的形态,把它鎔入五音,使之合于
规范。五音有规律,六义有类分,韵律协调言语就通顺,语言顺畅声音就容易动人。类分明确情感就
得以表现,情感得以表现就容易感人。这样一来,其中就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贯穿着隐密细微的
事物。天子和平民就得以上下沟通,天地之气就能彼此相交,人们的忧乐相同,人人的心意也就达到
和乐。三皇五帝所以按正确的道理去办事,垂衣拱手就把国家治理很好,原因就在于掌握了诗的义和
音,把这作为主要权衡:也辩明了诗的义和言,把这作为主要的法宝。因此,听到“元首明,股肱良”
这样的歌,就知道虞舜时代治道昌明。听到五子洛汭这样的歌,就知道夏太康的政事已经荒废。用诗
讽谕的人没有罪过,听到这种讽喻的人可以作为戒鉴。实行讽谕的和听到这讽谕的各尽自己的心力,
15.C(“雪崩腾”是用比喻手法描绘江风吹动江水,使其如雪花崩落般波涛汹涌,并非实指山上
积雪滑落江中。)
16,①对亲友的思念:诗题“寄亲友”直接表达出对亲友的深情,并巧妙地将这份思念融入眼前的夜
景之中,情韵悠长;②对金山夜景的喜爱与赞美:前三联写金山夜景,开阔而清幽,诗人对其喜爱赞
美之情溢于言表:③超脱尘世的向往与无奈(2分):尾联“欲作乘桴计”表达出对超脱世俗羁拌的
向往,“恨未能”却蕴含着深深的无奈与感慨。(每点2分,三点6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的情
给分。)【评分细则】按参考答案给分。
17.(1)喘吰如钟鼓不绝
廒坎镗鞯之声(2)少时棋柝曾联句
叹而今登楼揽镜(3)示例一: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示例二: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语文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