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
高一生物 高一地理 高一历史 高一思想政治

历史试卷-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

投稿时间:2025-03-25 16:11:48

试卷分类:高一历史

浏览人数:22人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添加收藏

免费说明:开放式免费下载

高中、高一、2025年历史试卷、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历史试卷-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图1)

历史试卷-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图2)


1.西周时期,青铜器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铸造技术基本由王室垄断。天子通常会将其中一部分青铜器以
“礼物”的形式赏赐给各诸侯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下可能出土更多西周青铜器文物的地区是()
A,山东
B.浙江
C.湖北
D.四川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理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
据题干“铸造技术基本由王室垄断”“一部分青铜器以‘礼物'的形式赏赐给各诸侯国”,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四省区中出土更多西周青铜器文物的地区是,齐鲁等重要诸侯国分布较多,且与周王室关系紧密的
山东,A项正确:西周时期,浙江一带的诸侯回只有一个吴国,且与周王室距离较远,排除B项:当时分
布在湖北的诸侯国较少,且与周王室的关系较疏远,排除C项:西周时期,受政治、经济和交通等因素彩
响,较少建立诸侯国的四川并非得到周天子赏赐青铜器较多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
2.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
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
A.阶级矛盾变尖锐
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
C.开始出现分封制
D.具有浓厚血缘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天下为家”
表明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私产,“各亲其亲”强调人们各自亲近自己的亲属,这突出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的家族观念,说明“小康”之世注重血缘关系,“大人世及以为礼”意思是诸侯大夫们的权力按血统世代
相传被当作礼,这进一步体现了权力传承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世袭的方式进行,更加强化了“小康”
之世的血缘色彩,D项正确:“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主要是在描述社会权力和家庭
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没有涉及阶级矛盾的信息,排除A项:“小康”之世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等因素而出现
的,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和特点,是社会形态演变的一个阶段,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分封制的相关内容,“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与分封制的概念和特征并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故
选D项。
3.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
争”。这场战争的性质属于()
A.春秋列国争夺霸权的战争
B.刘邦反抗项羽的正义之战
C.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
D.两大集团争夺政权的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结
合所学可知,楚汉相争是是秦朗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
战争,D项正确:楚汉相争是在秦朝灭亡后,不属于春秋时期,排除A项:楚汉相争是西楚霸王项羽、汉
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不属于刘邦反抗项羽的正义之战,排除B项:陈胜
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属于反抗暴秦的斗争,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侯马盟书是山西侯马出土的玉片文物,约有5000余片,记载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轶同卿大夫间举行盟
誓的约信文书,要求参加盟誓者效忠盟主,一致诛讨敌对势力。侯马盟书的出现反映了〔)
A,晋国霸主地位的巩固
B.宗法分封体制的崩溃
C.君主集权体制的确立
D.大国间兼并战争不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晚期(中
国)。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候马盟书反映出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私自盟誓,在西周的宗法分封体制下,
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再分封卿大夫。形成严格等级秩序,各级贵族依据宗法制度确定身份与权力,对上
级有天然的效忠义务。但此时赵鞅却需通过盟誓要求卿大夫效忠并一致对付敌对势力,说明传统基于血缘
宗法和分封形成的等级服从关系已不稳固,原有的宗法分封体制所维系的政治秩序面临瓦解,B项正确:侯
马盟书主要涉及的是晋国国内卿大夫之间的盟誓关系,和晋国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巩固与否并无直接关联,
排除A项:君主集权体制的确立要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排除C项:题干重点是内部权力斗争与势力整合,
并非大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能直接反映大国间兼并战争不断的状况,排除D项。故远B项。
5.北魏孝文帝将鲜卑姓改为汉姓,为皇室取姓元。他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并命令鲜卑族官员一律用汉语,着汉服。孝文帝的做法()
A.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C.导致了南北朗对特局面出现
D.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次圈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的中
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北魏统一北方后,北方各族长期杂居,生产生活方式与汉族差异逐渐缩小。孝
文帝为了巩固统治,增强国家实力,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措施,这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
史趋势,A项正确: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人口南迁密切相关,与孝文帝改革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南
北朝对峙局面在孝文帝之前己形成,孝文帝改革发生于北魏中期(5世纪末),其政策旨在强化统治,排除
C项:北魏太武帝时期(5世纪中叶)己统一北方,孝文帝的改革是巩固已有政权,并非“奠定统一的基
础”,挂除D项。故选A项。
6.隋文帝顾发《开皇律》时说道:“帝王作法,沿革不同,取适于时,故有损益”。这反映了隋文帝
()
A,崇尚法治
B.无为而治
C.注重革新
D,维护公正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根
据材料“帝王作法,沿革不同,取适于时,故有损兰”可知,隋文帝认为法律应随时代变化而调整,结合所
学可知,隋文帝时对法律进行改革,尤其是摈弃了各种残酷的死刑执行方法,C项正确:题干中的作法”
是对法律的改革,而非单纯崇尚法治,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的开皇律、大业律在“帝王作
法,沿革不同,取适于时,故有损益”指导思想下,更多的体现儒家的“仁改爱民”思想,并非无为而治,排
除B项:题干信息强调的是法律要适时而变而非维护公正,排除D项。故选C项,
7.有学者在评论某税制时说:“它舍弃了按人征税的传统人头税,全面开启了按土地和资产征税的税制新
里程,对当时唐朝的统治,以及唐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分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项中对这一税制的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一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一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