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哈三中2025年高三学年第二次模拟考试

更新时间:2025-04-03 11:36:10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高三、2025年历史试卷、哈三中高三学年第二次模拟考试,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哈三中2025年高三学年第二次模拟考试,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历史试卷-哈三中2025年高三学年第二次模拟考试(图1)

历史试卷-哈三中2025年高三学年第二次模拟考试(图2)


中国:焦点问题:治国之道应以德礼为主还是以法令为主,(1分)
主张:孔子:以德治国,强调通过道德教化引导民众:通过克己复礼恢复等级秩序,(2分)
慎到:以法治国,强调通过法令权戚、赏罚分明约束民众:反对复古。(1分)
西方:焦点问题:政治决策是否处决战俘。(1分)
主张:亚里士多德:主张公正与法治,反对屠杀无辜,强调理性决策。(1分)
克里昂:主张严惩叛乱者。强调维护城邦安全与公民利益的必要性。(1分)
(2)历史影响(8分)
中国:孔子的德礼治国思想虽然当时未被接受,但孕育了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为后来儒家思想成为封
建社会主流思想奠定了基础;慎到的以法治国思想虽然适应了社会变革和统治者的需要,但严刑酷法也
加剧了矛盾:自汉代起国家形成外儒内法的治理模式,德治与法治互补成为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4分)
西方:此次辩论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巾人民主权的特点,但公民大会最终采纳了克里昂的主张,暴露出
雅典民主政治中直接民主的局限性,加剧了矛盾,导致了雅典民主制的衰落,为后世民主制度提供了经
验教训.(4分)
18.(1)阶段及其原因:概括经历,抄材料不给分(一个阶段1分,对应原因2分)
①1916-1933年:苦难童年与早期童工阶段:(1分)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人民受内外双
重压迫;传统观念下女性地位低,经济上处于依附地位。(2分)
②1933-1945年:思想觉醒走向革命道路阶段:(1分)原因:日本侵华加剧。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共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步人士传播革命思想:自身思想觉悟提高,(2分)
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投身教有事业阶段(1分)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国家重视教
育,服从组织安排;个人奉献精神。(2分)
(2)认识:中国近现代女性解放是一个渐进曲折的过程,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经济独立是女性自身解
放的必要前提;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思想解放促进女性觉醒。(言之有理,的情给分,满分不超过4
分)
19.(1)特点:济贫范围逐步扩大;由教区济贫转向居家济贫;政府责任加强:济贫工作由混乱状况到国
家统一有序管理: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完善。(5分)
(2)问题:失业率提高,福利支出庞大,政府财政困难;公平和效率尖调:降低人的工作积极性,助长
了人的惰性.(3分)
措施:削诚社会福利开支,开源节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和措施:既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又激发
公民积极性:提高工人素养,增加就业机会,(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4分)
20.示例一1
选择模式一:中原政权覆灭后的民族交融
论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为隋唐大统奠定了基础。(2分)
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迁徙,加速了胡汉文明互鉴,重构了中华文明内核,政治制度
方面,十六回政权仿汉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将游牧部落组织与中原都县制结合:
北周创立府兵制,融合鲜卑部落兵制与汉族户籍制度,成为隋唐军事制度源头,经济形态上,五族内迁
推动中原畜牧业发展,汉人吸收牧区牲畜育种技术:北魏实行均田制,促进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过渡。文化认同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尊儒崇佛,如北魏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汉化佛像:汉人士族与胡人贵族
通婚。社会结构上,鲜卑等民族转变为国家编户,汉人士族与胡人军事贵族共同构成新统治集团“关陇
集团”,成为隋唐统一的军事基础。(8分)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打破了夷夏之辨的狭磁界限,通过制度创新与文化互鉴形成新汉人群体,为
隋唐大一统的重构英定了基础.。(2分】
示例二:
选择模式二:势均力敌下的分裂与统一趋势
论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促进了民族交融。(2分】
阐述:政治上,澶渊之盟后宋辽以白沟河为界,互称“南北朝”,金朝入主中原后白居“中国正统”,辽
朝实行南北面官制,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体现出多元治理的智慧。经济上,宋辽榷场贸易年交易兴盛,南宋向金输出茶叶、丝绸,输人战马。交
子、会子等纸币流通跨越政权边界。文化上,辽、夏、金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金在科举
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在出土的大量西夏文献中,包含了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
军事上,金朝实行猛安谋克制,采用兵农合一的方式,提高军队战斗力,(8分】
综上所述,辽宋夏金分裂时期的制度党争与互动,使边疆治理从羁縻制度转向直接管辖,推动中国概念
突破中原地理界限,为元朝大中国疆域观和清前期大一统理论提供了历史依据。(2分】
示例三:
选择模式三:统一王朝下的民族大交融
论题:统一王朝下的民族交融是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2分)
阐述:秦汉为民族交融格局形成奠定基础,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直道与灵渠促进了边
疆地区的开发,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派张赛出使西域,促进了胡汉互市,打
通了丝绸之路。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开创民族史书写传统,体现“华夷一体”观念萌芽。帝唐
时期构建了多元一体的交融体系,唐太宗因俗而治,实行羁際府州制度,任用突厥等少数民族首领管理
当地:文成公主人藏带去中原生产技术,大昭寺的“唐蕃会盟碑”见证了汉藏交流.长安城胡商云集,
科举制向边疆士子开放,元明清时期完成民族交融制度性整合,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在其他边疆
地区设行省,使边溫与内地一体化趋势加强。清朝推行“改土归流”,将世袭土司钠人流官体系。加强了
中央集权。康乾时期,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收录了少数民族典籍,体现了文化共同体意
识.(8分)
结论:边疆地区在统一王朝的治理下,通过制度创新、经济互通、文化认同实现了民族交隐。这种交融
是多元文化在碰撞中形成和而不同的文明特质,为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了历史基础5.林则徐在编译的《四洲志》中介绍美国时,其中“山则深林,莫知矿处;壤则启辟,
始破天荒”完全属于改写,还凭空加入“不立国王,仅设总领”等内容,并将美国的联
邦制与中国郡县制类比。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林则徐
A放弃天朝上国思想观念
B以传统文化视角解读西方制度
C初步实践中体西用主张
D试图全面学习美国的政治体制
6.哈尔滨市双合盛制粉厂前身是俄国人创办的东方制粉厂。195年,被山东商人张廷阁
购买后,更名为双合盛制粉厂。1916年1月,双合盛正式开工生产,日产量由原来的
3.3万公斤增至4.85万公斤,不久又上升到7.28万公斤,北京政府对此予以嘉奖。双
合盛制粉厂产量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的资本输出加速技术升级
B政府主导工业规模化生产
C民族资本家抓住机遇发展实业
D产业重心向民生领域倾斜
7.下图为长征期间中央红军行军路线示意图。图中显示,遵义会议前红军沿湘江、乌江
突围,路线僵直;会议后突然出现大规模迂回机动,先后四次穿越赤水河,穿插于川黔滇三省。这一变化说明遵义会议A标志战略转移任务最终完成
B从思想上清算“左”倾错误
C调整军事指挥扭转被动局面
D推动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
8.1946年8月,由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编辑出版的《人民》画报创刊,封面以军民集会
的黑白照片为背景图,上方是粗壮的红色大字“人民”。扉页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演
讲的照片,照片背后第2页是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服务”。这体现出当时的中国
共产党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诉求
B通过舆论维护双十协定的成果
C总结土地革命时期的斗争经验
D动员群众强化新民主主义理论
9.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技术出口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
系缓和期间,美国逐步放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这反映了
A中国通过自主研发打破技术壁垒
B中美关系开启正常化新篇章
C美国联合中国应对苏联战略扩张
D改革开放吸引西方参与合作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