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历史试卷、北京丰台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北京丰台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特点:数量增加:范围扩大:文学人口重心下移(平民化、世俗化)。(4分) 原因: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为文学人口增加和重心下移奠定物质基础并提供 消费需求:教有的发展、科举选拔体制的成熟,提升了人口的文化水平,为文学创作与阅读 人口的提升创造条件: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刻书业的发达,为文学传播和阅读人口的增加 提供技术支持。(6分) 17.共12分 答案示例: 材料一的研究认为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对内镇压、对外投降的反动卖国运动,目的是维 护封建专制统治,其直接后果是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学者做出这一评价,是因为新中国 成立后,长期处于冷战的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面临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艰 巨任务。所以,这一时期学者注重以革命史观和阶级立场进行史学研究。这一时期的评价缺 乏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考虑,缺乏对洋务运动经济影响的关注。评价角度相对单一, 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4分) 材料二的研究肯定洋务运动在经济领域积极进步的一面,并进一步提出对洋务运动的评 价既应看到其消极的一面,也应看到其进步与积极的一面,要客观、全面进行评价。学者如 此评价,是因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实行改革开放,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些决策,促使思想解放,史学研究学风 上出现百家争鸣、畅所欲言的局面。基于以上背景,形成对洋务运动的上述认识。这些认识 充分肯定了洋务运动在经济方面的进步作用,肯定其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更具客观、 开放、多元,体现了史学研究的与时俱进。(6分) 总之,学者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角度由单一到多元开放,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反映了中国 社会的发展历程。(2分) 18.共12分 答案示例: 选择特点一:(1)20世纪初,随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电力技术、内燃机、汽车、飞机 化工等的发明与兴起,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铁路运输等行业的技术改造,生产力 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促使社会经济空前繁荣:通过工业革命,一些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商 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发生巨大变革,这些国家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商品物美价廉,交通 出行便利,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报刊书籍发行,文化素养提高。(3分) (2)略。(3分)可选史事:第三次科技革命 选择特点二:(1)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平 衡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微化,形成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集团。1914一1918年,进行 了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以欧洲为主战场,亚洲、美洲一些国家也 被卷入进去。战争致使大量人员伤亡,造成社会巨大动荡,使世界秩序重新规划调整,深刻 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3分) (2)略。(3分)可选择史事:俄国十月革命、2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选择特点三:(1)冷战。二战后,美苏双方因根本利益冲突加之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自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苏为首形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 营,进而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领域进行长期对峙与竞争。冷战中这种意识形态的争 斗影响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进而影响国际政治格局。(3分) (2)略。(3分)可选择史事: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反 战、女权、黑人民权运动的思潮等。 19.共10分 答案示例: 1908年,宪政、圣鉴、上谕、改革、内阁这五个主题词出现频率较高,是社会关注热点 与这一现象出现的相关因素有:面对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国人不懈的探索救国之路。此时, 清政府主导新政、预备立宪这些变革,“宪政”“改革”“圣鉴”“上谕”成为这个时代政治探 讨的主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申报》中的出现频案:预备立宪的实行、责任内阁的政 治改革目标,使得“内阁”主题词在《申报》中屡次出现。(4分) 1917年,宪法、内阁、参议院、参议员四个主题词出现频率较高,关注热度上升。与这一现象出现的相关因素有:随着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曲折前进,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护法运动等政治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申报》中“宪法” “参议院”“参议员”三个主题词的出现频率:同时“内阁”一词在《申报》中的关注程度 仍然较高,应与这一时期继续维护民主共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事件有一定关联,如二次革 命、府院之争等。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被推翻,封建帝制结束,“圣鉴”“上谕”两个主题词出 现频率降低:(5分) 总之,《申报》中政治类主题词的演变,体现了报刊创办者的选择和主观立场,具有较强 主观性。但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时代的政治变迁。(1分) 20.共11分 (1)特点:研究作品大量增加;《论语》研究注重诠释义理:成果丰硕:研究风气浓厚。 3分) 原因:北宋政府重视文治,社会形成重文读书风气:科举考试考查儒家经典;适应儒学 复兴的需要;重塑社会伦理秩序的需要。(4分) (2)影响:对日本:在法律、教育、文学、经济、礼制等方面产生影响,推动儒家文化圈形成。 对欧洲:影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对世界:为当今的全球治理提供借鉴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