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卷】金太阳内蒙古赤峰市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期中联考,高中\高一\内蒙古\内蒙古赤峰市\2024-2025学年\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A2.C3.C4.B5.D6.D7.D8.B9.A10.C11.A12.C13.A14.D 15.A16.B 17.(1)措施:推行郡县制,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免: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4分)】 (2)转变:从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到汉武帝时期削弱诸侯王势力。(2分》 评述: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是对秦朝制度的调整和继承,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汉初局势,但诸侯 王势力膨胀威助了中央集权:汉武帝的措施有效地削弱了诸侯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 制,巩固了大一统局面,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6分) 18.(1)背景: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难以维持:国家财政日益窘迫。(6分) (2)进步性:扩大了收税对象,提升财政收人:减轻了人身控制,增强了社会流动性;转向“以 资产为宗”,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奠定此后历代税制基础。(8分) 19,(1)时代特征:海外贸易繁荣:社会经济活跃:文化多元发展:经济开放。(8分,其他答案言 之成理亦可) (2)历史价值:福建泉州湾后诸港发现的宋代古船船体残部有利于研究宋代造船业的发展情 况(造船技术):古船及其所载物品有利于研究当时的航海事业发展状况;这些史料有利于研 究两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或规模等情况。(6分) 20.示例一 论题:春秋至唐宋儒学内涵不断丰富。(2分) 阐述: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主张“仁”“礼”,其核心是恢复周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 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仁政”学说,主张民贵 君轻,认为统治者要以民为本。荀子则强调“礼”的重要性,同时也吸收了法家的一些思想, 主张礼法并用。到了秦汉时期,董仲舒融合了阴阳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改 造,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等学说,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儒学成为中国 古代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唐宋时期,需学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强调 “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来认识和把握“理”。从春 秋到唐宋,需学不断吸收其他思想的精华,内涵日益丰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8分) 总之,从孔子的“仁”“礼”,到孟子的“仁政”、荀子的礼法并用,再到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及宋 代理学对“理”的闸释,需学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丰富,终成文化精髓。(2分) 示例二 论题:春秋至唐宋儒学社会地位总体上得到提升。(2分) 阐述:春秋时期,儒家学派虽然创立了,但在当时社会动荡、诸侯争霸的背景下,并未受到统 治者的重视。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但处处碰壁。战国时期,需家思想虽然有所 发展,但仍然受到其他学派的挑战,如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等, 6.汉武帝时期,地方官员的权力较大,有时甚至会违背皇帝的命令,导致国家政策无法有效实 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汉武帝 A颁布“推恩令” B.设立中朝 C.实行盐铁官营 D,设置刺史 7.东汉时期,张衡提出了浑天说,制成浑天仪来模拟天体运行。他还研究了气象学,水文学等方 面的问题,为后世的科学研究莫定了重要基础。这些成就能够 A彰显东汉科技有完备体系优势 B说明古代天文成就最为突出 C.反映古代科技重综合发展态势 D.体现古代科技实用性的特点 8,有学者指出,成书于南朝刘宋时期的丹阳记记载了刘宋王朝都城建康存在着的四个大型市 场,分别是孙权时设立的大市和东市,孙休时设立的北市以及晋宋之际设立的斗场市(南市), 前三处市场在孙吴时期设置,一直沿用至刘宋时期。材料意在说明 A.南朝经济普遍优于北朝 B.孙吴对建康经济的奠基 C,建康商业市场管理规范 D.南方社会利于经济发展 9.《剑桥中国隋唐史评述道:“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 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评述主要在 A.肯定隋朝统一意义 B.肯定隋朝文化随合 C,强调隋朝制度创新 D.突出隋朝帝国结构 10.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交河故城大佛寺的沙土时, 出土了一件双面文书(图1),文书正面写有汉字,背面有 一些类似图像的墨迹。后经整理考证,文书内容是有关 我不 唐朝中央十六卫将军袍服制度的规定,背面是当地僧人 南彩/面 绘制的佛教图像。这可以说明,唐代交河故城 A.是唐代管辖西域的重要治所 图1《唐开元二十玉年(737年)礼部式》 B.成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重镇 C受到中外文化交融的影响 D.逐新发展为独立的地方政权 11.唐代后期,范越撰写的云溪友议》有载:“纥干尚书,泉苦求龙虎之丹,十五余稔。及镇江右, 乃大延方术之士,乃作刘弘传》,雕印数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烧炼之者,”这说明当时 A.雕版印刷术得到大规模应用 B.雕版印刷术主要用于传播宗敦 C.雕版印刷术在民间应用广泛 D,需学失去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 12.有学者认为:“从宋代开始,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经处于绝对的上风。在地方行政 规划的设置和地方官员的管理体系中,可直接窥见其端倪。”下列选项中可以论证这一说法 的是宋代 A.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B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C,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 D.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13.金熙宗即位后,废除了女真旧制中的勃极烈制度,改用辽、宋汉官制,在中央设立尚书省、元 帅府、御史台,在中原地区,地方治理沿袭宋朝的路、府、州、县四级制。这一改制 A.推动了金朝封建化进程 B.反映了对中原正统的认同 C,缓和了民族紧张的局势 D.体现了金朝政治的二元性 14.辽朝皇帝大都进行过与臣下在朝堂之上、军前行营或其他地方的“问”“对”活动,“问”“对”的 形式有专“问”、专“对”和群“问”、群“对”,“问”“对”内容涉及国策制定及民生、临时所遇的军 政问题、选拔任用官员等方面。辽朝的“问”“对”活动 A.扩大了行政管理范围 B体现了二元政治模式 C,确保了决策科学有效 D.体现了统治方式的灵活 15.1286年,元代规定,按察司在编的八名官员中,除二人留司坐镇外,其余官员均分巡郡县, “每年二月出巡,十月还司”:1291年,按察司更名为肃玫廉访司后,每道仍设官八员,除二使 留司外,其余六人仍分临所部进行监察,“每年九月分司,次年四月还司”。这些举措 A旨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确保了行政分工的明确 C.遏制了官僚系统的腐败 D.加剧了蒙汉官员的差异 16.宋代民俗题材绘画基本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图2、图3分别为王居正的《纺车图》和 苏汉臣的《秋庭戏樱图》。这些绘画作品 圆2王展正《纺车图】 图3苏汉臣《秋庭戏琴图】 A,反映出社会阶层的流动 B.蕴含了一定的历史信息 C体现了文化权力的下移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泰始皇航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夹集权,在全国大力推行那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 那,那下设县,地方长官由中央直楼任竟,大大刷弱了地方的权力。同时,秦始皇还统一文宇 为小篆: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线:统一度量衡,规定了统一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这 些举措加强了国家的统一 材料二 汉初,刘邦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分封宗室子弟拱卫中央,于是,他在实 行即县制的同时,又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诸侯王势力膨账,严重威 胁到中央集权。至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思令”等措施,诸侯王只能将封地分树给子弟,其封 地越来越小,这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绍候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地方治理政策的转变,并予以评述。(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盖口分、世业之田杯而为兼并,租魔调之法坏而为两税。 一摘编自[宋]宋祁、歌阳修等《新唐书·食货志》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