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2025年化学试卷、安徽省蚌埠市毛钽厂实验中学高一下3月月考,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化学试卷-安徽省蚌埠市毛钽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3月月考,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1.B浓硫酸能将纸张中H,O原子以2:1的形式脱去,体现了浓疏酸的脱水性。 2DS单质的氧化性比较弱,只能将变价金属氧化为低价态的物质,所以S分别与Au,Ag,Fe反应时依次生 成A山S、AS,FS,S氧化Cu应该生成低价的C山hS,D错误 3.A 4.B 5C铝,铁与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纯化,因此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A正确:稀 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表现氧化性,稀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表现氧化性,B正确:浓硫 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硝酸不具有,C错误: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 料,D正确 6.A 7.B硫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B错误, &ANOH固体溶于水放热,氨水易挥发,产生的氨气和浓盐酸挥发出的HCI反应生成氯化俄固体,反应现 象是产生白烟,A正确: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B错误:氨气与氯化物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氢氧化物,如使氯化物溶液变浑浊,可能生成难溶性氢氧化物,但不一定为Mg(OH):,也可能为A1(OHD,等 沉淀,C错误,氨气为非电解质,不属于碱,D错误 9.CA项中OH厂与Fe+、Mg+不能大量共存:B项中Ba与S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SCN与Fe+不能 大量共存。 10,B当铜丝与浓硫酸接触时才能反应,当往上抽动铜丝时,铜丝与浓硫酸不接触,反应停止,故可通过上下移 动铜丝控制S)的量,A正确:Cu与浓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十2H:S)(浓)二CuS0十S0,↑+2HO,Cu 是还原剂,2个硫酸分子中有1个是氧化剂,故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错误:为 加快反应速率,可将铜丝下端卷成螺旋状,C正确:由于试管中有剩余的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 的热,且浓硫酸密度大于水,将水加人浓硫酸时会引起液体飞藏,所以应将试管中的液体慢慢倒入水中,观 察溶液的颜色以确认CuSO,生成,二者顺序不能颠倒,D正确。 11,BS),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后不稳定,加热后恢复原来颜色,证明生成了S0,A正确:KMO有强氧 化性,S)使酸性KMO溶液褪色,说明S)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若D中产生淡 黄色固体,说明发生反应SO,十2HS一3S,+2HO,则固体为硫单质,C正确: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 装置E用于吸收二氧化硫尾气,防止其污染空气,D正确。 CS在足量的O,中燃烧,产物是SO,A正确:浓硫酸可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NH和HS,B正确:O,不 是酸性氧化物,C错误:通常情况下,浓硝酸被还原为NO:,稀硝酸被还原为NO,D正确。 C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生成NO,不产生H,A错误:CHCO0H是弱酸,写分子式,B错误:次 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与少量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氯化钙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 +SO+HO+3C1 OCaSo¥+CT+2HCO.D错i误 D试管I中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然后NO与氧气反应生成浅红棕色气体NO,,试管Ⅱ中红棕色气 体为NO,硝酸被还原生成,A错误;3 mol Cu消耗8mol稀硝酸,1 mol Cu消耗4mol浓硝酸,期等质量的 Cu完全溶解时,Ⅱ中消耗的硝酸更多,B错误:常温下A1遇浓硝酸发生饨化,则试管Ⅱ中反应不明显,C错 误:二氧化氨为红棕色气体,则Ⅱ中反应后溶液颜色与试管I中的不同,是由于溶有N),D正确。 D不确定是标准状况,112mL,N的物质的量未知,不能计算转移的电子数,A错误:体积未知,无法求出 0.5mol·L的Cu(NO):溶液中含C+的数目,B错误:随着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变小,反应不再进行,转 移的电子数小于2N,C错误:1个CO分子.O分子中均含有2个氧原子,标准状况下,560mL由C0,与 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则含氧原子的数日为0.05N,D正确。 Cn(Cu)=0.25mol、(H)=0.1LX2mol·L×2+0.1L×1mol·L=0.5mol、n(N0)=0.1L X1mol·1.1=0.1mol,根据反应方程式3Cu十8H十2NO万一3C2+十2N0◆十4H0可知,NO万不 B c D 10.下列关于铜和浓硫酸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A.上下移动A中的铜丝可控制SO:的生成量 B.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螺旋状的铜丝可增大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D.为确认CuSO生成,反应后将A中溶液慢慢倒入水中,观察颜色 11.依据实验现象,所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A若B中溶液褪色,且加热后溶液红色恢复,证明生成了SO2 B.若C中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C.若D中产生淡黄色固体,可推测固体为疏单质 D.E中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 12.氨、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I中浅红棕色气体为NO2,是硝酸被还原生成的 B.等质量的Cu完全溶解时,试管I中消耗的HNO,更多 C,换成A1之后重复实验,依然是试管Ⅱ中反应更剧烈 D.试管Ⅱ中反应后溶液颜色与试管I中的不同,是由于其溶有NO: 设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2mLN与足量Mg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03NA B.0.5mol·L-的Cu(NO):溶液中含Cu+的数目为0.5Na C.含1molH2SO,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560mL由CO2与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的数目为0.05Na 实验室现有含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100mL,其中硫酸的浓度为2mol·L1,硝酸的浓度 为1ol·L',现向混合溶液中加人16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 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896 mL B.1792mL C.2240ml D.4 480 mL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52分。 (12分)火山喷发是一种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喷发出的火山气体中H2O 占60%~90%,此外还含有HzS、SO2等,火山口附近游离态的硫元素与铁和铜通常以硫化 物形式存在。火山喷发可引起环境污染,也可使某些地区的土壤增加营养成分。回答下列 问题: (1)FeS是黄铁矿的主要成分,其中S的化合价为 硫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HzS与S02发生反应生成 (3)火山气体中的S02与O2在粉尘的催化下反应生成S0的化学方程式为 (4)火山喷发造成酸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随时间的增长,酸雨的 pH (填“增大”“诚小”或“不变”)。 (1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