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历史试卷-江西省八所重点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

投稿时间:2025-04-11 14:10:19

试卷分类:高三历史

浏览人数:3人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添加收藏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高三、2025年历史试卷、江西省八所重点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教学小助手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江西省八所重点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历史试卷-江西省八所重点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图1)

历史试卷-江西省八所重点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图2)


【解析】周人灭唐后,将唐国末君“叔虞”之名移植给成王之弟,并设姬姓封国,体现了对异族名号
的借用和政治秩序的重构,B项正确。材料提到古唐国末代君主叔虞可能仍被周王礼遇,且周公灭唐后
封弟于唐,说明周人并未完全排斥异族,而是采取兼容策略,A项错误:唐晋变革包含族姓更替、制度
整合,是西周政治深化的体现,绝非单纯名称变,排除C项:叔虞方鼎铭文争议表明,青铜器铭文需
与文献互证,不能孤立作为册封证据,且器主身份未定,D项绝对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汉初列侯的封地被称为“食邑”或“奉邑”,《史记》中记载列侯分封、废免时也
又用“爵邑”一词,并未提到“国”。而临淄封泥中出现的“侯邑”字样,如“广侯邑丞”、“祁侯邑丞”,
进一步表明列侯的封地并非独立的“侯国”,而是以“食邑”形式存在。因此,D项“列侯仅有食邑,
未形成独立侯国”最符合材料主旨。A项,材料未体现地方权力制衡机制,故错误。B项,“《史记》与
封泥记载存在明显冲突”与材料不符,因两者并无矛盾:C项,材料未提及列侯封地威胁中央集权,
故错误。
【答案】C
【解析】刘劭的理论代表精英阶层的理想建构,而《世说新语》反映世俗社会的多元标准,二者形成
鲜明对比,C项正确。A项“重神轻形”:片面化。材料中潘岳因“形”受追捧,曹操因“神”被称道,
说明“形”“神”并重,非单一取向。B项“操纵品鉴”:过度推断。材料未直接体现门阀士族操控评
介以强化身份,且谢道韫(士族)与王戎(士族遭讥)的例子反而显示评价的客观性。D项刘劭理论以
需家五常为内核,魏晋思想实为儒道融合,选项D错误。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乾隆评价《柳鸦芦雁图》,题诗赞其景物布局合理有序。这直接体现了徽宗作品对技法
规范的严谨追求,选择C选项。宋代绘画虽有一定写意性,但材料重点在于“法度”而非文人情怀,A
项错误:B项与题目要求评价无关:乾隆推崇的是宋代绘画的技法规范,而非宋代文人画的写意风格,排除D项。【解析】徐光启把改历比作盖一座房子,设计的规范尺寸都要按原有的大统历旧制,唯砖瓦木石之类
的建筑材料是用西方的。徐光启的这番言论表明,在他的西学翻译活动中,儒家思想居于基础地位,
西学处于补充地位,以“西”补“儒”,故选择A项。徐光启目标是单向吸收西学以实现“超胜”,材
料未涉及双向互鉴,排除B项:徐光启的“会通”并非平等融合,而是以中国固有体系为根基吸收西
学,如“规范尺寸,一一如前”强调传统框架不可动摇,C项排除:徐光启通过改造传统实现会通超胜
其主张具有革新性,而非单纯维护传统,排除D项。
【答案】A
【答案思路】材料明确指出日本争夺的是中国“财减所出之土地”,官员主张通过防守而非主动出击来
保护领土,隐含以陆地防侮为根本,故选A。官员认为海战胜败风险不对等(“伤一二船”与“据我土
地”),反对轻率海战,而非主张发展海军,选项B错误:材料仅强调“海疆之事”需守,未提及陆防
与海防并重,排除C项:选项D中官员讨论战略选择而非制度变革,材料无“彻底改革”相关表述。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林惠贞的留美背景和西医技术,通过广告宜扬医学技术,她将女性定义为“科学受益
者”和“职业实践者”,科学的发展为女性提供了多元选择,故选D项。广告仅体现局部技术应用(止
痛注射),且中医体系在近代仍广泛存在,选项夸大事实,A项错误。林氏以职业医生身份公开推广技
术,并在通商口岸(上海)实践,表明20年代女性职业化已局部突破传统束缚,故B项与材料矛盾。
虽然材料包含技术革新(止痛注射)和性别因素(女性医生),但“突破成见”的核心动力是科学权威
对传统性别秩序的桃战,而非单纯的技术与平等的互动,林惠贞的诉求依赖于医学专业话语的支撑,
而非直接呼吁性别平等,排除C项。
【答案】C
【解析】茨坪公卖处的设立背景是国民党经济封锁导致苏区物资短缺,集体经济形式直接体现中共动
员群众参与经济活动,打破封锁的群众路线原则,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经济是抗战时期提出的系统理
论,包含国营、合作社、私营等成分,而茨坪公卖处仅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局部探索,未形成完整经济
结构,挂除A项:土地革命核心是土地分配与阶级动员,题干聚焦经济封锁下的贸易政策调整,未涉
及土地政策转变,排除B项:公卖处反对垄断,允许群众参与市场交易,与计划经济全面管控的特征
相悖,D项错误。
【答案】A
【解析】题目中提到的1954年6月23日英国外交大臣艾登的言论,以及英国工党领轴艾德礼和苏联
莫洛托夫的类似言论,都强调了在解决朝鲜间题时需要中国的同意。这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和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被视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国际力量。因此,选项A“中国的国际影响
力得到一定认可”是正确的。选项B“和平共处原则成为各国共识”虽然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但
题目中的材料并没有直接体现这一点。选项C“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了广泛支持”虽然可能是事实,但
题目中的材料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支持这一点。选项D“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地增强”虽然可能是事实,但题目中的材料并没有直接涉及中国的综合国力,【解析】B项“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既体现了对1979年经典动画的传承,又突出了《哪吒2》在
特效和内容上的创新,符合题意。A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只强调了保护与传承,未能体现《哪
吒2》在经典基础上的创新:C项“文化产品的商业化发展”只强调了商业化,未能体现文化传承与
创新的核心特点。D项“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只强调了科技因素,未能全面反映文化传承与发展的
内涵。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埃及与巴物斯坦、两河流域存在物品交流及文化相似性,体现文明交流促进文化融
合,B正确。区域文明有交流融合并非单一性,A错误:贸易往来影响文化但非决定,C错误:材料
强调相互交流,并非埃及文明影响广,D错误。该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文明交流现象的分析理解,培
养历史解释素养。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查理曼帝国解体后,就已经形成了多国并立的分裂格局,英、法、德等国都是互
不统属的平等独立的主权政治实体”可以看出,西欧在这一时期处于多国并立的分裂状态,政治格局
动荡不安,呈现多元化的政治格局,A项符合愿意。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世俗政府对天主教会草控各国教
会的挑战,并未明确表明教会权威和世俗权力的高低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明确
说的是多国并立的分裂格局,而不是趋于稳定统一,与材料内容相悖,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任何
关于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觉醒的相关内容,属于无中生有,故D项错误。
【答案】C
【解析】烟草从美洲传入欧洲后,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欧洲殖民者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大
力推广烟草种植和贸易,推动了烟草文化的传播和本士化。这一过程体现了经济利益在物种跨文化传
播中的重要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宗教改革主要涉及宗教领域的变革,虽然对社会生活有一定影响
但与烟草从药用转向大众消费品这一现象无直接关联,A项错误。启蒙思想强调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
对消费观念有一定影响,但在16至17世纪,启蒙思想尚未成为主流,对烟草文化的形成影响有限,B
项错误。欧洲社会对美洲文化的接受是有限的,烟草文化在欧洲的本土化过程中,已经融入了欧洲自
身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烟草文化。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欧洲社会对美洲文化进行了全
面接受,故D项排除。
4.【答案】B
【解析】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意志帝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从农业为主转向
工业为主,工业、商业和交通等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增加。这一变化促使更多女性进入劳动力市
场,导致女性就业率上升,故B项符合题意。1882一1907年期间,德意志帝国并未进行显著的政治改
革以推动男女平等,且材料中未提及政治改革对男女就业率变化的影响,故A项错误。虽然这一时期
工人运动有所发展,但材料中未提及工人运动对女性就业率变化的直接影响,且工人运动的主要目标
是改善工人阶级的整体权益,而非专门针对女性,故C项错误。1882一1907年期间,德意志帝国并未参与大规模战争,男性劳动力数量并未因战争而显著减少,故D项错误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三历史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