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2025年语文试卷、重庆市名校联盟第二期第一次联合考试,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语文试卷-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度第二期第一次联合考试,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度第二期第一次联合考试 语文答案(高2025届) 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秉笔直书是史家的优 良传统,故…”因果颜倒,正是有这些良史的垂范,才逐淅形成“直书”的传统。B 材抖二看不出任…可当事人赵盾和后来的评判者孔子以至以后的读者,都认为董孤是在 秉笔贬义,原文“董狐写的并不是直接的历史事实,而是在强调赵盾所应永担的历史贵直 书,是书法不隐。显然在这里客观史实与主观认定已出现了一定的间隔”,可见选文更多 是客观陈述,且不是对董孤的评价,而是对他人认定董孤秉笔直书这个现象的评价。C “严格写实”错,“真实”有一定的弹性,出于“求善”的不真实,也能够对社会产生积 极作用。故选D。 2.B【解析】B.“认为它体现了史学的求实传统和经世传统在总的趋向上的一致性” 错,根据原文“金朝女真族统治者金世宗的话或许更有深意,他说:‘近览《资治通鉴》, 编次累代废兴,甚有鉴戒,司马光用心如此,古之度史无以加也’”中的“编次累代废兴, 甚有鉴戒”可知,这个例子只能印证史学的经世传统。故选B。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主要讨论的 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两个优良传统:求实(秉笔直书)和经世致用,并强调了这两个传统在 史学发展中的主流地位。A指向史学的继承与创新。B.对《史通》内容及地位的评价。 C.体现了史家在写史时的直笔批评,正好符合求实(秉笔直书)的传统。D.意指史学讲求 真实也讲求文采。故选C。 4,①《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通过分析六国“不战而强弱胜 负已判”的结局,体现了“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审时度势的道理。②《六国论》旨 在通过探究六国灭亡的缘由来警示当朝。体现了“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借古鉴今的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的能力。 材料二第一段提到了贾谊的史学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时度势,观察历史发展 趋势并据此制定政策;二是以史为鉴,通过历史经验来指导现实政治。 5.①材料一指出“直书”是“致用”的基础,材料二认为两者互相促进,也会有矛盾 冲突。②材料一认为“直书”是客观真实地记录史实,不掩其瑕。材料二认为“直书”有 时未必记录了客观史实,可能是主观认定或者让步于“求善”。(一点3分,两点6分, 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 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小孩子的慌张”错,原文“两只手拉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 “舞动细柄缺镇,把缺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这些关于打缺的描写体现的是 劳动的垠辛,也体现小铁匠的技艺娴熟。故选B。 7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我'大快朵颐”错,“过屠门而大嚼”意思是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 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文中也有“仔细看看”,说明并未真正吃到。而“大快朵顾” 指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故选C。 8.①运用儿童视角。以儿童的视角观察上学路上的多元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和 细节描写让原本平常的事物变得新鲜有趣。②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风箱当作人来写,发 出吼声,单调中不失乐趣,生动形象地再现打铁细节,表现了作者童年的好奇心和探索精 神,使得这条普通的上学路充满了“新鲜”之感。③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想象小饭铺的大 竹筒发出引诱主顾上门的声音,突出小孩天真有趣,极具想象力,又自然贴切。④刻画了 鲜活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群像。他们是磨针的老人、腆若肚皮的皮匠、呆呆的剃头师傅、 小腰白齿的苗妇人等,民国乡村底层人民的形象跃然纸上。(一点2分,两点4分。言之 成理即可) 9.①上学既学知识,也培养社会责任感,使知识分子充满社会关怀。沈从文在上学 途中走向芸芸众生,观察人生百态,“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②少年求学经历 给人以精神和思想上的满足,成为心底的基石。沈从文趣味盎然、自由自在的上学之路 成就了其精神的丰盈,也成为其文学创作的精神底色。(一点3分,能够结合两个文本 的内容分析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0.【答案】BFH。【解析】:刘知远任命宰相,竟是从军队幕府中执笔的幕像中 挑选,天下人都轻视和厌恶他们,侮辱和蔑视他们。 11.【答案】B。【解析】:卜,选择。 12.【答案】B。【解析】:李克陈述魏成功绩,虽确实表明翟璜功绩不如魏成,但 这并不是翟璜不能胜任国相之职的原因,翟璜不能胜任国相之职的原因是他不如魏成贤 能。 13.【答案】(1)翟璜后退几步,拜了两拜,说:“程璜我是一个见识浅陋的人, 讲话失礼,希望终生当你的弟子!”(采分点:再拜:拜两拜:鄙:见识浅陋:璜,鄙人 也:判断句;卒:终生,一直)(每点1分,共4分) (2)亲族和贤臣的得失,与国家命运的长短,难道不正与符券吻合完全相同吗?(采 分点:亲贤:形容词作名词,亲族和贤臣;国祚:国家命运;岂:难道;一如:完全相同) (每点1分,共4分) 14.【答案】①李克强调不视俸禄为私产的贤明以及在招纳人才上的贡献: ②王夫之重视亲族的同时,也重视人臣的贤明。 15D(最后两句,诗人只希望在对酒当歌时,皎洁的月光能常照杯中,让他尽情享受。 表达的是及时行乐的情感。) 16.①相同:宇宙自然永恒。无论张若虚的江月年年相似,还是本诗的古人今人“共看明月皆如此”,都显示出自然永恒。②不同:张诗侧重作为整体的人类永恒/绵延不绝,“人 生代代无穷已”,是说人类一代一代,不断繁衍,整个人类就永恒。本诗侧重个体生命短 暂,“古人今人若流水”,与月亮的“皆如此”(永恒不变)形成对比,可见作为个体的 个人生命短暂。(要点1分,分析1分,本题满分6分) 17.①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基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18.①可以谅解宽容②他的遭遇放在别人身上 19.①“垃圾人”特定称调,形象生动写出具有负面情绪人的特点。②“垃圾”特 殊含义,这里指懊恼、愤怒、失望等负面情绪。③“藏之深山,以待来人”直接吲用, 使文章论述更真实,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 2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文中“累点”指的是疲劳的租度、界限。A.“槽点”指让人吐槽、批评的地方。B “痛点”指用户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扰、问题,“点”表示具体的问题或突破口。C.“盲 点”指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没有认识到的地方,“点”表示没有认识到的区域。D.“笑 点”指引发人发笑的程度界限,与文中“累点”指疲劳的程度界限意思相近。故选D。 21.A.昏昏欲睡 B.神清气爽(或轻松自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此处是白天的状态,与后文“夜晚却辗转难眠”相反,夜晚难眠,白天却犯困, 可填“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想睡觉、精神萎靡或困倦的状态。B。从前文“压 力得到媛解”可知,此处形容压力媛解后整个人轻松的状态,可填“神清气爽/轻松自 如”。“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轻松自如”:指做事或活动不感 到有负担。 22.①改为:极端的清淡饮食不仅会导致体质下降,而且更容易让人生病。 ⑤改为:便会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D、E的缺乏,引发干眼、骨质疏松等症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 ①语序不当,“不仅…而且”表达递进关系,而“让人生病”程度更高,改为“极 端的清淡饮食不仅会导致体质下降,而且更容易让人生病。 ⑤结构混乱,“引发…的出现”中“引发”即包含“出现”的意思,删掉“的 出现”。 23.立意: ①“有用”与“无用”的相对性:探讨在不同情境、不同评价体系下,“有用”与“无用”是 如何相互转化的。例如,某些技能或知识可能在当前社会看似无用,但在特定时刻或未来可能发挥巨大作用。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