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三化学 高三生物 高三地理 高三历史 高三政治

语文试卷-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

投稿时间:2025-02-24 13:07:18

试卷分类:高三语文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2024年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联考,高中\高三\浙江省\2024-2025学年下\语文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语文试卷-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图1)

语文试卷-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图2)


2024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参考答案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首命题:温州中学
次命题兼审校:舟山中学
审核:镇海中学玉环中学
1,B(原文表述为“通过亲友间的信任,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触达在外生活的离乡者”,可知亲友间
的信任不是传播信息针对性强的结果和目的,二者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2.C(原文表述为“我们当下所说的地方感,已经从认识的层面扩展到行动与情感的层面”,可知
并未离开认识层面)
3.A(新型“人一地”关系以数字媒介为中介,A项无法体现。)
4.①“线上归乡路”“虚拟在场”两个词都凸显了数字媒介打破了空间区隔,使离乡者在线上产生
沉浸式的情感体验的作用,论证了数字媒介怀乡的积极意义。
②“线上归乡路”“虚拟在场”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形象性,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关注与兴趣,有
效提升读者对观点的理解和接受度。
评分标准:共2点,每点2分。
5.①让离乡者体验在线故地重游,并同频见证家乡繁荣发展的图景。
②为离乡者提供安全感,舒缓游子焦虑不安的情绪,加强他们与家乡的情感联结。
③帮助离乡者寻找文化的归属感,帮助他们在异乡生活中产生身份认同感。
④使故乡以技术嵌入的方式重现,并成为某种“物质一文化”景观,被传播、关注、延续。
⑤建构“个人一媒介一地方”的新型地方感,抵抗现代社会的高流动性对人地关系的破坏。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满分。
6.C(“背起二胖走呢还是击退了敌人再说”“肩上像卸落了千斤重载”说明马庆龙主要是为“二胖
的得救”而感到狂喜,)
7.B(从文中的几个句子一“即使在这样遥堪的境况中,也还表示满足的笑着的农民式的脸”“他
一面揩擦脸上的水渍,一面做出笑容一一既然发现了敌踪,尖兵的职责业已完成”“马庆龙看了看
在狼狈到这般的境况中还现出无限满足的那人的样子,便打了个手势,嘲弄说:‘我想你一定是怕
了罢。’二胖听了,脸一直红到了耳根”一一可看出作者写“看牵牛花”细节主要为表现此时的二
胖更易于满足现状,并不想搏命,也与马胡子形成对比。而《百合花》的细节,却为表现战士的
诗意情怀。两者的表达目的存在差异,)
8.①“有些地方”指马胡子还具有对战友不离不弃的侠义心、为国家而战斗的大无畏精神,在这
些地方他是个值得他人尊敌的好人:
②马胡子一方面是坏蛋,一方面是好人,体现了人性的丰富和复杂。
③表现出二胖对马庆龙情感态度的转变,从原先的看不起、邵夷转为敬重。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得4分。
9.①马庆龙的视角。马庆龙以战斗者的身份注视整个过程,真实展示战斗行动和心理,给读者带
来身临其境之感。
②二胖的视角。二胖在战斗现场见证马庆龙高超的战斗技巧,感受其自豪自负的心理,使马庆龙
的形象更加丰满。
③故事叙述者(“旁观者”)的视角。评价马庆龙高超的战斗技巧,启发读者思考战斗的结局,强
评分标准:总共3点,每点2分,答对祝角得1分,答对每个视角的艺术效果得1分。如果
单纯用“全知视角”或“有限视角”来套,最高得分不超过4分。
10.C D G
11.B(二者意思相同,都可译为“判罪)
12.B(是鲁谒居“暗中指使”别人上书告发李文,并未讲张汤“暗中指使”鲁谒居上书告发)
13.(1)减宣曾经和张汤有嫌隙,等到办这件事时,就穷究这件事的经过,还没有上奏皇上
评分标准:部,嫌隙。及,等到。穷竟,穷究。1点1分,句意通顺1分。
(2)我所做行为,商人常常先知道,多多画积财物,这好像有人把我的计划泄漏给商人。
评分标准:辄,常常、总是。居,图积。类,像。1点1分,句意逗顺1分。
14.术的内涵:在人与人交往时隐藏自身真实意图,采取欺瞒、诡诈的手段。(2分)
事实:①似智:张汤在“导官”审理囚犯,见到鲁谒居之弟,想要暗中帮助他,表而上却装
作不认识:(1分)②贼智:由于张汤隐瞒事实,鲁谒居的弟弟不知道张汤的用意,怨恨并控告张
汤,张汤最终被处死。(2分)
(若学生答“似智:张汤知道李文获罪是鲁谒居告发却不上奏;贼智:事情败露后反而被天
子贵问”也可)
评分标准:术的内福,只要能答到诡诈或欺诈、隐瞒真实意图中的任意一个给2分。事实部
分,“似智”1分,“贼智”2分。浙睿talk
15.D(“在谋篇布局方面也极为相近”理解有误,《客至》通篇叙述自己待客的过程,而《贫居自
警(其三)》后四句则在表达自己对于贫苦生活的看法。习
16.其一:①颈联写“宁渴”“尽寒”也不会赊酒借衣,借典故表现出诗人即使再贫苦也要守护
节操(道)的决绝坚毅。②尾联强调自己只要身体强健,只要能享受卧风坐约的精神快乐即可。
两联都表现出诗人安贫乐道的精神。其三:③颈联主张“力穑”“不忘俭”,否定“堆金”,认为一
味追求金钱可能导致精神的匮乏,从中可见其对“道”的看重。④尾联借批评世俗只以生活境遇
来评判人,而不能深味贫中之乐来表明自己对于安贫乐道的状态的认同。
评分标准:①②中答出任意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③④中答出任意一点2分,答出两点3
分。
17.(1)辟邪说难壬人
(2)大珠小珠落玉盘幽咽泉流冰下难
(3)示例一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示例二: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示例三:青山遮不住毕竞东流去(辛弃疾《苦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东流去的是清江水,
所以写此二句亦可)
18.答案一:顿号。①顿号停顿较短,词语快速闪现,更能使人感受到窗类型的多样和图案的丰
富。②使用顿号,在节奏上,可与后文“拙政园”形成由张而弛的层次感。
答案二:逗号。①逗号延长了停倾,舒缓了节奏,让读者关注到每一个列举项,强调每一类窗和
每一种图案的独特性,具有画面感:②可与后文“拙政园”等三句的节类保持一致。
评分标准:每点2分。
19.①“形”应为“型”:②“源”应为“飘”:③“质”应为“致”④“俱”应为“具”。
20.A.目不暇接、目不暇给、应接不暇(“眼花缭乱”不给分)
B.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不给分)
21,①改为:窗,不仅是建筑的元素,更是园林的灵魂之眼。③改为:每每令人赞叹之余,又会引
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甲)窗也隔离了内部和外部空间/窗同时也是一种隔断
评分标准:“富”1分,“隔离”或“隔断”1分。
(乙)但它又不是彻底的“隔”
评分标准:转折1分,“彻底的“隔’”残“完全的‘隔’”“真正的‘隔'”1分。
23.作文评分标准:
(1)此作文要求必须扣住“向往”来写,若未扣住“向往”来写,不超过36分.
(2)此题中的“向往”是指对现在未得且跟现在对立的事物的向往,若论述时未扣住“向往”在
此题中的特殊含义,而是泛化理解,甚至将其理解为普通的对于理想的追求等,不超过42分。
(3)没有明确观点,没有回应这种“向往”是苦还是乐,不超过42分。
(4)基准分45分,凡能正确理解“向往”的含义,并能有理有据地分析它是苦还是乐的,视情
况来定,尽量打到45分以上。
(5)学生立意为此“向往”为苦,或此“向往”为乐,或此“向往”既为苦又为乐,均可,但必
须要正面回应。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元狩元年冬天,天子国为伍被平日的言辞常常赞美汉朝,想不杀他。廷尉张汤说:“伍被是戴
早为淮南王筹刻反叛计策的,他的罪不可放免。”就杀了伍被。待中庄助一向和淮南王被此交好,
私下曾一起讨论过国事,淮南王把丰厚的财物赠逃给庄助:皇上减轻庄助的罪,想不杀他。但张
汤力争,认为:“庄助出入宫禁门户,是天子心腹大臣,却在外和诸侯私交到这种地步,不杀他的
话,恐怕以后就不好执法了。”庄助最终被判新杀弃市。
元鼎二年冬天,十一月,张汤有罪自杀。
起初,御史中丞李文和张汤有嫌隙,张汤所厚待的属吏鲁冯居暗中派人上书皇上急告李文图
谋作乱,事情交给张汤办,张汤把李文判成死罪。张汤心知是鲁谒居干的,当皇上问说:“告发李
文困谋作乱一事是怎么引起的?”张汤还假装惊讶地说:“那大概是李文的故友怒恨他而告他的。”
谒居生病时,张汤亲自为他按摩脚。赵王一向怒恨张汤,就上书告皇上说:“张汤是个大臣,
居然为属吏按摩脚,我怀疑他们可能有大阴漾。”事桥文给廷附办。谒居病死了,事情牵连到谒居
的弟弟。弟弟被暂时拘留在导官的官署里,张汤也在导官处办理其他素件,看到了谒居的弟弟,
要暗中帮助他,但假装不认识。谒居弟弟不跳得张汤心意,就卷很张汤,派人上书给皇上,告张
汤和鲁谒居一起计刻共同诬告李文。事情交给减宣办理,减宣曾经和张汤有嫌隙,等到办这件事
时,就穷究这件事的经过,还没有上奏皇上。
正好有人盗挖孝文帝陵园理藏的金钱,丞相庄青瞿上朝时,和张汤先约好一起向皇上谢罪,
到皇上面前时,唯独张汤不谢罪。皇上派御史调查丞相,张汤想以“丞相知道事实故意放纵”的
律文使丞相得罪,丞相很担心。丞相的长史来买臣、王朝、边通都是以前的九卿,官禄二千石,
他们做官都比张汤早。张汤好几次代理丞相事务,知道三长史一向尊贵,故意欺凌新辱他们,将
他们看作相府的低级小吏一般,所以三长史都很怒恨张汤,想置张汤于死地。就和丞相计划,派
属吏去拘捕调查商人田信等人,说:“张汤要向皇上奏请施行什么法令时,田信常常先知道,所以
他围积物质待价而洁,以至成为大富,把所得和张汤平分。”这些话,皇上听得很清楚,皇上就问
张汤说:“我所做行为,商人常常先知道,多多四积财物,好像有人把我的计刻泄部给商人。”张
汤不谢罪,又假装惊讶地说:“本来就会有人泄漏的。”减室色上奏谒居等人害李文的事件。天子
认为张汤内怀诈心,当面欺诬,就派赵禹严厉责问张汤,张汤才上书谢罪,说:“陷害大臣的人,
是丞相三个长史。”就自杀身死。张汤死后,家产价值不过五面金。兄弟和儿子们要厚葬张汤,张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 提取码:rfj2
下载插图

高三语文最新

更多>>

高三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