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二生物 高二地理 高二历史 高二思想政治

历史试卷-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

投稿时间:2025-04-13 10:40:41

试卷分类:高二历史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添加收藏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高二、2025年历史试卷、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教学小助手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历史试卷-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历史试卷-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图1)

历史试卷-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图2)


【详解】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由材料“天理就被‘人欲’所取代”可知,该思想是
程朱理学,他们在方法论上主张格物致知,C项正确:知行合一是陆王心学,排除A项:存天理灭人
欲是世界观不是方法论,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重新构建儒家精神道统,也并非方法论,排除D项。
故选C项。
2.【答案】B
【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壁画描绘了福田‘广施七法'
中的旷路做井、架设桥梁等画面。”这反映出印度的佛教文化中国化的历程事件,据所学知识可知当
时佛教的传播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播至中国的敦煌地区,并且成为敦煌当地的重要文化,这体现了
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B项正确: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开始通过敦煌传入内地”的说法不符合史
实,排除A项:本题主旨为“路上丝绸之路”,而“民众的生活与商品关系密切”与主旨不符,排除C
项:“儒商”出现于明清时期,时间与材料的要求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依据题干可知,明朝中后期,随着外国传
教士来华,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西学东渐有利于开拓中国人的视野,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中
西精神文化交流而非物质文化交流,排除A项:中因传统古典科技并未遭受到巨大冲击,排除B项:
西学东渐为传统科技注入了一定的活力,但并没有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排除D项。故选
C项。
4【答案】D
【详解】本题时空是古代至近代世界。根据材料“无视欧洲人创造古希腊一罗马一拜占庭文化的作用
和在近代欧洲文化启蒙、文艺复兴与产业革命时期对全人类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是何等荒谬…以
及阿拉伯人对古代和中世纪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也同样是荒谬的”可知,该学者对欧洲人、东方
各族人民以及阿拉伯人在人类历史上的贡献都予以肯定,这说明其肯定肯定世界文化多样性及其历史
作用,D项正确:世界各民族开明的对外政策不符合史实,且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主旨不是
以国际视野来看待人类文明,而是肯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排除B项:对亚欧不
同民族文明的肯定,并不能印证古代亚欧统治范围的扩大,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D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波斯帝国)。据材料“与大军同行的一
部分希腊人是来做生意的。”,可知,波斯帝国征服埃及的过程中,一部分希腊人是来做生意的,说明
波斯帝国的征战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贸易范围,D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贸易范围的扩大,并不是文化
交流,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并不会疆域版图的扩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贸易范围的扩大,并
未提及增强了波斯的经济实力,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C
【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南美)。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秘鲁出土了来自秘
鲁南方、智利北部、厄瓜多尔沿海等地的物品,说明古代南美文明存在长途迁徙或者交流,C项正确:
多元一体就是说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立发展性,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但是,同时又是一体
的,就是有很好的整合性,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代南美文明存在长途迁徙或交流,没有强调其多元
一体的特征,排除A项:材料没有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古代南美文明与其
他地区文明进行对比,无法得出率先进入文明时代,排除D项。故选C项。【详解】根据趣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赫梯王国。由材料“国王、王后和王子等统治阶
层在节日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可知,赫梯王国的节日庆典由王室贵族做主导,“巡幸京畿”与“四方
来贺”逐渐演变为节日庆典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节日庆典有利于彰显王室权威,B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节日庆典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宗教信仰,无法得出这些节日庆典推崇宗教信仰,
排除C项:材料与笼络社会上层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希腊人通过迁徙等方式,
助推了文化交流及生活方式的扩散,说明的是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动态截体,D项正确:古
希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非世界经济文化中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西亚对区域文明交融的
贡献,排除B项:材料与希腊化世界不断扩大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近代以来的世界。从时间和人口迁移数量两项可知时间跨度大,
迁移数量多,①正确,从迁出地和迁入地两项判断出是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③正确,C项正确:
非洲是落后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②错误,排除A、B项:美洲有美国等国家不属于发展中国家,
欧洲属于发达国家,④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世纪(意大利)。据材料可知中世纪欧洲对希腊古典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为
古典文化的复兴奠定基础,体现了文明的历史传承,A项正确:14-15世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
项:“希腊化”时代是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排除C项: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称为“科学革命”排除D项。故
选A项。
11.【答案】A
【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世界)。根据材料可知,随若海外贸易的发展,
大量的外来商品进入英国,英国民众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A项正确:光荣革命后英
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等级差别依然存在,茶叶从上层社会的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并不意味着
等级差别消失,排除B项:题干中商品在英国的流行主要是输入量的大幅增加,价格下降,不是收入
提高,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商品的输入英因,不是输出,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C
【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可知,拿破仑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
势力,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C项正确:
中世纪时期,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己经逐渐兴起,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推动欧洲开始由专制
向民主过渡,“开始”一词说法错误,排除B项:拿破仑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但无法判
定各国资产阶级力量是否增强,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D
【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总可知准确时空是:1965年(美因)。根据材料可知,美国的移民法主要是从
科学和艺术方面考虑,还若眼于保护国内人们的职业稳定,体现出美国该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D项
正确:美国没有受到二战巨大创伤,因此材料所述规定与恢复和重建战后的美国无关,排除A项:材
料中没有提及种族歧视的取消,排除B项:美因“滞胀”问题出现是20世纪70年代,排除C项。故选D项。【详解】本题的时空是:1964年世界。据材料“古迹保护与修复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
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可知,古迹保护与修复强调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
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体现了古迹保护强调真实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坚持实用原则”相关信
息,排除A项:材料本意是完整保存古迹的美学价值,强调真实性和完整性,而非艺术性,排除B项:
材料强调古迹修复的完整性,但未提及以此为根本目标,排除D项。故选C项。
15.【答案】C
【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5年(新加坡)。根据材料可知,新加坡将儒家的“忠”
“仁爱”“礼义”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更好的为国家、社会和个人服务,反映了新加坡努力创作现代
的东方文化,C项正确:“摒弃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
新加坡努力创作现代的东方文化,与“周边国家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新
加坡努力创作现代的东方文化,未涉及政府公信力等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16.【答案】A
【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末以来(俄罗斯)。根据材料可知,中国茶文化具
有儒雅之风,而俄罗斯茶文化受到本地气候的影响,发展出了自身的特点,体现了茶文化在传播过程
中发展,A项正确:“重构”说法夸大,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茶文化在借鉴中发展,材料未反映文化
传播的地域性,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茶文化在借鉴中发展,从材料看不出时代特色,排除D项。故
选A项。
二、非选择题
17.参考答案:
内容:扫尘(腊月清洁,除旧迎新):守岁(除夕夜团聚守夜):祭祀祈福(官方与民间祭祀活动):
贴春联(书写吉语,驱邪纳祥)。(4分)
文化内涵:(4分)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时序,如扫尘对应岁末清洁):家国情怀(官方礼仪与民间习俗融合,如明清
祭祀):崇德尚礼(通过仪式传递伦理规范,如守岁强调家族凝聚):趋吉避凶(春联、祈福反映对美
好生活的追求):和合理念等
价值:增强人的生活幸福感;利与家庭和谐:促进文化认同,凝聚民族共同体意识(6分)
给分提示:按照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角度(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答出均可给
分
18.参考答案:
1.相同:
对外交流均持开放态度主动交往:以贸易为主要载体(海陆丝绸之路贸易频繁)、中国和阿拉伯
文化相互影响(中国输出瓷器丝绸,输入阿拉伯仪器和设备)、均影响欧洲近代社会到来:文化的交
流传播中均有官方和民间参与:(答出三点给5分)
差异:
对外来文化输入:阿拉伯文化接纳外来文化,既有传承还有创新如发展出代数学理论:中国更多
直接运用如阿拉伯的仪器和药方:对外文化输出上:中国文化更具本土性(瓷器丝绸)、包容性(阿
拉伯人社区):阿拉伯与西方联系更密切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答出两点给4分)
2.对当今文明互鉴的启示(3分)
开放包容的态度:平等交往、和平交往:重视文化的转化创新
19.【答案】
(1)战争特点(包括2分,任答2点得4分,只是列举看到的现象不能得满分):
非人道性:针对平民的无差别轰炸(结合材料一死亡人数及画面中母亲、婴儿形象):
破
坏性:文明载体(小镇)的毁灭与人体肢解符号化呈现(断剑、残腿等视觉元素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下载插图

高二历史最新

更多>>

高二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