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 投稿
高一生物 高一地理 高一历史 高一思想政治

地理试卷-甘肃省酒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5-02-24 09:31:58

试卷分类:高一地理

浏览人数:

来自会员:未来

收藏操作:

免费下载:开通【普通会员

2024-2025学年甘肃省酒泉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高中\高一\甘肃省\甘肃省酒泉市\2023-2024学下\地理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地理试卷-甘肃省酒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图1)

地理试卷-甘肃省酒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图2)


酒泉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
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5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
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是太阳活动峰年。10月10日境间到11日境间,出现强磁暴现象,12日出现了小到中等的磁
暴,随后逐渐恢复平静。据此完成下西小题。
1.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可能是()
A.2028-2029年
B.2030-2031年
C.2035-2036年
D.2039-2040年
2.此次磁暴爆发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是()
A,导致地表温度明显升高
B.干扰天宫空间站与地面通信
C.直接导致作物停止生长
D.造成太阳大气层结构改变
【答案】1.C2.B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活动周期即太阳活动强弱变化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2024年是太阳活动高峰期。从2024年开始,
加上11年,得到的是2035年。但由于太阳活动周期是一个平均值,并且存在一定的波动,大致可以判断
下一个峰年在2035-2036年这个范围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太阳活动主要影响的是地球的高空大气层和电磁场,对地表温度的直接增加影响很小,A错误:太阳活动
会产生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粒子进入地球的高空大气层后,会干扰地球的电磁场和电离层,影响无
线电短波通信,天宫空间站与地面的通信可能会受到这种干扰,B正确:太阳活动对地球生物的影响主要
是通过影响电磁场和辐射环境,而不是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并不会直接导致作物停止生长,C错误:太
阳活动的爆发不会改变太阳的大气结构,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的标志主要包括黑子和耀斑。黑子位于光球层,由于温度比周围区域低,显得暗淡。耀
斑则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表现为大而亮的庭块,是太阳大气中能量高度集中的释放过程。
2024年11月4日凌晨,印度尼西亚勒沃托比火山发生刷烈喷发,大团炽热的火山灰混着7,石块、岩
浆喷涌而出,蔓廷的火山灰导致周围多个机场临时关闭,仅11月13日一天,航空公司就取消了90多个
航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地壳
B.岩石图
C.地核
D.地慢
4.火山操发后对当地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昼夜温差减小
B.太阳活动减少
C.地面辐射增强
D.极光现象增加
【答案】3.D4.A
【解析】
【3题详解】
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慢上部,D正确:地壳一般为固体岩石,并没有
岩浆,A错误: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的上地慢项部和全部地壳,并不包括软流层,B错误:地核在地幔
之下,并不是岩浆的主要来湖地,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火山爆发后会有大量的火山灰喷发至空气当中,削弱太阳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昼夜温差减小,A正
确:地面辐射增强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有关,火山灰会削弱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会减弱,C错误:火山
爆发后不会影响太阳活动,极光现象是太阳带电粒子流轰击地球高层大气出现的,与火山灰关系不大,
BD错误。故选A。
【点晴】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图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慢(莫
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
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滤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
2024年7月,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古生物研究团队通过化石研究,确定了一种暴龙类恐龙的新属种,
命名为“徐氏亚洲暴龙”,徐氏亚洲暴龙的生活年代距今已有7200万年至6600万年。图1示意徐氏亚洲暴
龙头骨化石,图2示意部分地质年代表。完成下面小题。
图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寒武氮肉陶妃志留纪能盆纪石美配二叠纪三叠配保罗妃白竿记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54148544,4384.192358929892.52172.0131.450.600.230300258距今年数〔亿年)
图2
5.徐氏亚洲暴龙最可能生活在()
A·侏罗纪早期
B.侏罗纪晚期
C.白垩纪早期
D.白垩纪晚期
6.推测该恐龙的生存环境最可能是〔)
A.冷湿的湿地
B.暖干的草原
C.湿热的森林
D.寒冷的冰原
【答案】5.D6.C
【解析】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徐氏亚洲暴龙的生活年代距今已有7200万年至6600万年,结合地质年代表,白垩纪的时间
是距今1.45亿年到0.66亿年,D正确,C错误:侏罗纪的时间是距今2.013亿年到1.45亿年,AB错误。
故选D.
【6题详解】
该恐龙主要生存于白墅纪晚期,此时,全球气候温暖湿润,利裸子植物繁盛,故该恐龙的生存环境最可能
是湿热的森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晴】古生代是鱼类时代、蕨类植物时代:中生代是爬行动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新生代是哺乳动物
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人工智能(A)广泛应用于场景生成。下图示意AI技术生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7.参与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
①化学溶蚀②风力吹蚀③冰川刨蚀④重力崩塌⑤流水侵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8.图示景观处于()
A,石笋为主的时期
B.石芽为主的时期
C.峰林为主的时期
D,残丘为主的时期
【答案】7.C8.D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是受流水侵蚀、化学溶蚀可溶性石灰岩而形成,山体在峰丛、峰林、孤
峰、残丘等形态的演变过程中伴随着重力崩塌作用,故参与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化学溶蚀、重
力崩塌、流水侵蚀,①④⑤正确:该地貌区流水作用强于风力作用,且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风力、冰川
作用关系不大,②③错误。综上所述,C对,排除ABD。故选C。
【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笋是溶涓中的景观,是属于喀斯特地貌的地下地貌。而图片中是喀斯特地貌的地表
地貌,A错:可溶性岩石表面沟壑状溶蚀部分和沟间突起部分形成石芽,高大石芽常高达数十米,成为石
林,峰林是喀斯特地貌中高耸林立的碳酸盐岩石峰群,都与图片不符,B、C错:孤峰是指山间平地中残
留的孤立山峰,数量不多彼此间距离较远,残丘是指孤峰进一步被溶蚀后残留的孤立石峰,比孤峰规模
小、坡平缓,读图可知,图中有较大面积的平地,平地上有孤立的山峰、山丘,因此该景观处于孤峰、残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云盘共享,不承担任何版权及质量等问题,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来信证明你的权利,本站将来24小时内断开链接。

下载地址

  • 腾讯云盘
  • 百度云盘 『 提取码:qv5j
下载插图

高一地理最新

更多>>

高一下载榜

更多>>

最新课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