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一诊考试,高中\高三\四川省\2024-2025学年下\四川省巴中市\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四川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2022级高三”一诊"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题号 1 2 3 5 6 8 9 10 答案 D 8 A D A B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D B A 17.(18分)【答案】 (1)特点:历史悠久,广泛应用新科技:冷兵器为主向冷热兵器并用转变:技术长期 领先于世界;外传后对世界发展影响深远: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国家高度重视: 为国家安全提供保障。(每点2分,任答3点6分) (2)简评: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工企业是清政府以自强为目的,采用西方机器生产 的官办军事工业。(2分)增强了清王朝国力,推动了中国工业和军事近代化: (3分)但过度依赖外国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无法形成完备的近代军工体 系,最终未实现“自强“目标。(2分) (3)启示:国家应注重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赋能军事工业核心驱动力:国家应重 视军事科技人才培养,提升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军事科技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维护 和平与发展,应确立以战止战的发展理念,不能穷兵黩武,(每点2分,3点5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18,(12分)【答案】 示例一: 判断:未来大国关系将呈现出对抗与合作并存的状态 分析:当今时代,国际形势粉繁诡谲。一方面,局部冲突烈度较高,以美国为首的西 方国家在逆全球化思维下,不仅公然退出部分国际组织、发动贸易战,更在涉及 大国利益的局部地区挑起冲突,导致全球不安定因素日益增多,大国之间的对抗 越发明显。另一方面,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力量也使大国之间始终没有直接的正 面军事对抗。两次世界大战不仅带给世界深重的灾淮,也导致直接卷入战争的强 国多数衰退。冷战期间,美苏的对抗与克制,为大国在均势背景下进行斗争与妥 协提供了经险。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以及第三 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国际间深度合作,都是大国之间直接冲突的重要阻滞力。中国 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际关系与国 际治理理念,为解决国际争议、争端的处置提供了中国智慧,有助于国际间和诺 秩序的增长。 综上所述,大国之间因为国家利益和发展思路不同,彼此之间的对抗会长期 存在,但由于国际上的和平势力不断发展壮大,大国之间关系将在对抗与合作中 长期并存。 示例二: 判断:美饿关系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分析:美俄关系已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发展和稳定的极重要关系之一。冷战时期,以美 国和苏联为首分别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尖 锐对立使双方在军事、经济、科技甚至文化领域展开全方位竞争。美国陆续实行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成立北约组织,试图遇制苏联,而苏联相应建立共 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和组建华约,以保证自身地缘安全。1962年爆发 古巴导弹危机,两国一度在核战争边缘排徊。苏联解体后,美国在国际关系处理 上继续推行冷战思锥,遏制潜在的竞争对手,试图建立一个由美国人主导“单极 世界“。而俄罗断继承大部分苏联遗产,军事实力仍然强大,是美国推行全球霸 权的主要对手之一。美国不新主导北约东扩,威胁到俄罗斯国家安全。近年来, 美俄对抗日趋激烈,在欧洲、中东、和亚太竞争尤为突出。乌克兰问题即是美俄 地缘政治对抗的核心,也预示着美俄关系可能走向恶化。 综上所述,美俄基于自身国家利益、民族性格以及国家发展传统等多方面因 素的影响,美俄关系可能会在末来日益恶化。 19.(22分)【答案】 (1)有利因素:工业革命持续推进: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推动:科学技术和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工业中心与贸易中心形成与发展:国际贸易规则逐渐完善,国 际金融货币的发展。(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4.唐前期,政府重视马的杂交改良,不仅从西域输人大批的良马以改良马种,也通 过互市引进异域良马,史载:“大唐接周隋乱离之后,仅得牝牡(雌马和雄马) 三千,从赤岸泽徙之陇右。肇自贞观,成于麟德。四十年间,马至七十万六千匹。” 据此推知唐前期 A.民间畜牧业发展较为成熟 B.国家的军事体制得以完善 C.注重与周边地区经济交流 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5.宋代人们可以随时到官府纠举刑事案件,而民事诉讼则限于农闲时期。政府规定: “所有论竞田宅、婚姻、债务之类,取十月一日以后,许官司受理,至正月三十 日住接词状,三月三十日以前断遣须毕。”这表明宋朝 A.灵活与务实的执政理念 B.司法活动渗透经济功能 C.注重社会治理的时效性 D.政府行政效率日益低下 6. 元初北方汉族士人对辽朝延续儒家文脉,承继唐朝遗韵,以及武力功业予以肯定, 又认为辽朝仅是因袭前制,儒学、科举等并无创新,存在种种弊端。这种认知体 现了北方士人 A.对王朝变迁的矛盾心态 B.对元朝政权的隐约期许 C.与新兴政权的积极合作 D.文化心理认同有待加强 7.图2是中国古代某朝代经济循环示意图(局部)。 白物奔是乐 昏本储屏耐 图2 对图2承载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①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初具规模 ②政治中心北移拖累经济发展 ③银丝贸易成就朝贡贸易体系 ④“人口爆炸”条件逐渐具备 A.①② B.②3 C.③④ D.①④ 8.1907年,清政府试图通过改革地方行政制度“裁抑督抚之权限”,将“财政及兵 马之事权,悉收回于中央政府”,因遭到大部分督抚反对,收效甚微。这反映出 A.晚清汉族官僚集团的崛起 B.中央与地方关系日趋紧张 C.清政府丧失自我革新能力 D.中国政治近代化步伐加快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