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2025年地理试卷、广西省南宁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教育小助手通过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Word版资源文件:地理试卷-广西省南宁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若想获取Word版资源,请点立即下载!更多试题详解、参考答案、解析应有尽有,并且有海量历来真题,家长想要孩子提优就来下载打印刷真题吧
B 北欧森林资源丰富,原料充足,故原料不属于我国的优势:北欧UPM是世界著名的纸和 纸制品生产商,其技术更先进,该集团在我国建厂主要是看中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我国虽然 劳动力丰富,但造纸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造纸废渣中含有一定的毒害物质,不可直接用作动物饲料,①错误:灰渣等固体废弃物, 经脱水、干燥后,可与水泥混合制成轻质砖或路基材料,②正确:填埋处理属于传统固废处置, 与材料信息“生产过程固废100%都能被有效循环利用”不符,③错误:将树皮、木屑等木质固 废作为原料回收,可用于纸浆再生产,④正确 ,护岸工程生态化设计体现为由混凝土护岸改为多空隙、透水性材料护岸,其主要目的是 增加生物量、增强对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多孔结构较混凝土结构粗糙程度大,水流摩擦阻 力增大,一定程度减缓水流速度,因此护岸生态化设计的主要目的不是增强行洪能力:护岸工 程生态化设计不改变原有的河道弯曲程度 该河位于深圳市,为城市雨源型河流,受降水影响,河流水位变化明显,从河岸到岸顶植 物群落的多层次建构(水生一湿生一乔灌草)首要作用是适应河岸水位变化,即适应河岸的干 湿交替环境。优化水生生物食物链、创建安全的亲水环境、生态与美学的融合是河岸植被多 样性取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零净迁线上的省份不一定是高迁人率与高流出率相抵消,例如四川省和山东省:河南省 的净流动率约为一6%。,意味着流动人口流出大于流人:浙江省的户籍净迁移率约为7.5% 净流动率约为4%,与其他省份相比,户籍净迁移率与净流动率数值均较高,属于机械快增 型:湖北省的户籍净迁移率约为一7%,净流动率为约3%(流动人口流入大于流出),选项中 “流动人口流失较多”描述不正确 。广西作为我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且产业结构逐渐优化,近年来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吸引部分外省人才落户,而农业现代化与制造业升级可能加剧低技能劳 动力外流,使得户籍人口迁入与流动人口流出形成动态平衡: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 土地流转实施对户籍人口回流影响有限,且无法解释其户籍净迁率与净流动率相抵的机械平 衡状态 读图可知,1978一1985年和1985一1995年两个时间段居住空间比较紧密,村内没有工业 用地、村落建设用地规模较小且向外扩张缓慢,处于缓慢发育阶段:1995一2005年新建住宅 沿主要道路向村外扩展、出现工业用地并沿着村落边缘布局、聚落空间快速扩张,处于快速成 长阶段:2005一2018年乡村非农化进一步发展、楼房住宅改变了居住空间格局、加剧了农村 住宅闲置化,聚落内部空间进人加速重构阶段 2005一2018年为该村村落转型的加速重构阶段。读图可知,该时期新建电缆厂的面积及 数量增多,可见该村落的生产逐步走向专业化:增多的电缆厂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非 农总收入增加:土地集约化整治、功能区趋向集中属于聚落空间转型特点 D 当水汽充足时,冷气团温度过低会提升降水概率(低温有利于水汽凝结),而冷气团移动 速度加快则易形成比此次更强降水:北方冬季取暖活动加剧颗粒物排放,导致暖气团携带更 多凝结核:冬季华北地区气候干燥,暖气团本身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难以形成大规模降雪 A从图中信息可知,该日大风经过渤海后强度增强:风经过渤海后,下垫面性质发生变化 由陆地转为海洋),所受摩擦力变小,导致风力增大 B寒潮带来的雨雪天气有利于土壤增墒蓄墒,补充土壤水分,为作物的后续生长提供水分 条件:目前北方地区尚未进人春播期:此时未到春小麦播种期:农作物的生长期与积温有关, 而非单次极端降温事件影响,本次寒潮未改变区域积温累积趋势,不会缩短其生长期。 C结合其所处纬度位置可知,南赤道暖流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抵达珊瑚海海域,导致珊瑚 海表层海水形成两个反向洋流系统。 C根据秘鲁寒流减弱可推测,该地所受盛行风一东南信风减弱,汇入珊瑚海的南赤道暖流 减弱,珊瑚海表层海水温度降低。 C冰砾卓阶地是冰川两侧的冰水堆积物在冰川消失之后形成的阶地。“冰水堆积物”指明 形成过程存在堆积作用,“在冰川消失之后”说明冰川全部融化之后再形成冰砾阜阶地,因此 ①和②发生的时间较③和①晚。③④两句解释冰融水形成的过程,冰川两侧冰体融化较快, 然后冰融水向冰川两侧汇集,④发生的时间比③早:①②两句描述冰水物质的堆积过程,冰 融水带来了冰水物质,然后冰水物质堆积在冰川谷两侧,①发生的时间比②早 D冰砾阜阶地是冰碛物经过冰融水的再搬运、再堆积形成,冰碛物受冰川作用影响,磨圆 度和分选性较河流沉积物差:由材料可知,冰砾阜阶地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受内力作用不 明显:冰砾阜阶地多见于古冰川谷地两侧,海拔位置较高。 B冰砾卓阶地通常由松散的冰碛物组成,坡度较大,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滑坡或崩塌等 地质灾害:风力侵蚀通常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冰砾阜阶地多分布在冰川作用区,风力 侵蚀的影响较小:冰砾阜阶地的沉积物孔隙度较大,可能成为地下水的重要储水层,但这并 不意味着地下水位高或易发生盐碱化:冰砾阜阶地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地质过程,其形成过 程中可能会破坏原有植被,但地貌形成稳定后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都市圈建设的政策扶持: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科 研力量雄厚,人才资源丰富:构建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形成高科技产业集 群: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协作及对外开放程度高。(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纳入经济实力较强的芜湖、马鞍山、滁州,显著提升合肥都市圈的地位和影响力,更好地 参与区域竞争与合作:通过产业转移和资源共享,带动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促进合 肥都市圈区域内的均衡发展:有助于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的互联互通,加强都市圈之间 的联系。(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3)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避免都市圈言目扩张:“瘦身”调整可将资源集中于中心城市及其周 边核心区域,能够进一步提升合肥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核心功能,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缩 小城市圈的范围,可促进周边县域更好地承接中心城市的功能转移和产业外溢,提升县域经 济的发展质量。(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1)春夏季气温升高,冰川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地表径流(季节性溪流)汇人湖泊:该地年 降水量约300一400毫米,湖区降水是湖泊补给水源之一:夏季表层冻土融化释放部分地下 水(形成地下径流),通过地下裂隙缓慢渗人湖中。(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4分) (2)湖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流域年降水量的提升增加了流域径流量:湖区年平均气 温总体上升(气候变暖),冻土中固态水融化为液态水,使得入湖水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 (每点2分,共4分) (3)南部:(2分)原因:湖泊南部距离流域边界远,地势较缓:南部有河流注人,河流携带大量 泥沙在湖区沉积,导致水深较浅。(每点2分,原因共4分) (4)湖泊水域面积扩张,蒸发量增大,湿度增加,温差缩小,改变局地小气候:湖水位上升加剧 冻土热融滑塌,释放更多温室气体(如甲烷):藏羚羊等动物饮水区扩大,但湿地扩张可能淹 没原有草场:以淡水为主的补给水源增多,湖泊盐度降低,影响水生生物生存,可能诱发滑坡 或塌岸,改变湖岸线形态。(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1)变化趋势:“非粮化”整体呈上升趋势。(2分) 原因:种植粮食作物经济效益低下,农民收人较低:随着城镇化发展,城市对蔬菜、水果 等非粮农产品需求增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导致耕地“非粮化”,部 分县域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不到位。(4分) (2)论点: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2分) 论据(6分):(要结合广西采取的措施论述) 粮食安全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划定水久基本农田并实行特殊保护,确 保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的稳定,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推广多季种植模式(如“早 稻十晚稻十马铃薯”)增加了粮食产量:鼓励工商资本开展粮食加工流通服务,有利于延长产 业链,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保障了区域粮食自给能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耕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通过加强耕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严禁在主要粮食产地进 行污水灌溉、非法取土等破坏耕作层的行为,有效防止了耕地资源的破坏和退化,维护了土 壤肥力和生态系统功能,为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提供了保障。 通过引导和规范工商资本到农村开展良种繁育、粮食加工流通和农地托管,农机服务等 粮食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农民提 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人,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防止耕地“非粮化”不仅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更是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维度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